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移动式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系统用的漏液回收装置,涉及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的两外侧边,还分别设置有漏液回收装置;所述的漏液回收装置包括漏液收集总管、二根以上的漏液收集支管、漏液排放阀和漏液收集容器,漏液收集支管9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箱体外侧边的下部、且与箱体内腔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漏液收集总管连通;漏液排放阀的两端分别连通漏液收集总管和漏液收集容器;具有漏液在内腔底板面上的暴露面积较小、暴露时间较短,漏液的危害程度较小等特点,与现有的移动式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系统配套使用,可用于回收暂时贮存的各类实验室废弃物的漏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移动式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系统用的漏液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实验室废弃物大多是由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产生、并逐渐积累而成,由于其具有有毒有害、易产生有毒废气和有毒废液等特性,因而,在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理之前,通常需要将其暂时存放在容器中。同时,这些实验室废弃物在储存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漏液。而现有的实验室废弃物存放容器,其内腔底板大都设计成一个平面、且该平面倾斜到箱体的一角处,然后由该处引出回收,这就导致漏液在内腔底板面上的暴露面积过大、暴露时间过长,无形中增强了漏液的危害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漏液在内腔底板面上的暴露面积较小、暴露时间较短,漏液的危害程度较小的漏液回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移动式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系统用的漏液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在所述箱体1的两外侧边,还分别设置有漏液回收装置;所述的漏液回收装置包括漏液收集总管2、二根以上的漏液收集支管9、漏液排放阀5和漏液收集容器,漏液收集支管9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箱体1外侧边的下部、且与箱体1内腔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漏液收集总管2连通;漏液排放阀5的两端分别连通漏液收集总管2和漏液收集容器。所述的漏液收集容器包括进液管7、储液桶6、漏液收集池3和漏液收集池盖4;储液桶6安装在漏液收集池3中,漏液收集池盖4安装在漏液收集池3上,进液管7的两端分别连通漏液排放阀5和储液桶6。在所述箱体1内腔底板11上,铺设有中间高、两边低的防腐地板10。所述防腐地板10呈前高后低状,其坡度为0.8-3%。所述防腐地板10的坡度为1-2%。所述防腐地板10的坡度为1.2%。本技术的移动式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系统用的漏液回收装置,相对于现有同类技术,其有益效果是:一是在箱体的内腔底板上铺设中间高、两边低的防腐地板,引导漏液流向防腐地板的两侧,避免漏液在防腐地板上到处乱流,大大减小了漏液在内腔底板面上的暴露面积;二是设置了多根漏液收集支管,将漏液适时地引出箱体,从而,大大减小了漏液在内腔底板面上的暴露时间;三是设置了双重密封的漏液收集容器,大大减小了漏液二次泄漏的机率,因而,将漏液的危害程度降到了最低限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沿A-A轴线的右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沿B向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K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H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N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是箱体,2是漏液收集总管,3是漏液收集池,4是漏液收集池盖,5是漏液排放阀,6是储液桶,7是进液管,8是货架或货柜,9是漏液收集支管,10是防腐地板,11是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采用例举的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本实施例的移动式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系统用的漏液回收装置是由箱体1和分别安装在箱体两外侧边下部的漏液回收装置构成。箱体1的构造与现有同类产品基本相同,其内腔两侧(见附图2所示)为货架或货柜8,中间为走道。中间高、两边低的防腐地板10,铺设在箱体1的内腔底板11上;防腐地板10中间的走道向上凸出20-40mm(本例设计为30mm),且走道面呈龟背状,该龟背状走道面的中间与两边的高差通常设计为10-40mm(本例设计为25mm)。防腐地板10呈前高后低状(即附图1所示的左高右低),其坡度设计为1.2%(也可将箱体1呈左高右低状安装,此时,防腐地板10同样会呈现前高后低状,此方案应该为本技术的等同变换)。漏液回收装置是由漏液收集总管2、多根(具体数量是根据箱体1的长短而定,通常为每0.5-2米设置一根,本例按照每1米设置一根的标准,设置七根)漏液收集支管9、漏液排放阀5和漏液收集容器构成。防腐蚀的漏液收集支管9,其一端安装在箱体1外侧边的下部、并与箱体1内腔底部连通(包含两种方案:一是漏液收集支管9的一端直接从箱体1下部穿进外侧边与箱体1内腔底部连通;二是漏液收集支管9的一端直接从箱体1的下部穿进箱体1内腔底部,再从箱体1外侧边的下部折出,此时有点像地漏的形式),另一端与防腐蚀的漏液收集总管2连通;防腐蚀的漏液排放阀5的两端分别连通漏液收集总管2和漏液收集容器。漏液收集容器是由进液管7、储液桶6、漏液收集池3和漏液收集池盖4构成。防腐蚀的储液桶6带有防腐蚀的密封盖,安装在防腐蚀的漏液收集池3中,防腐蚀的漏液收集池盖4安装在漏液收集池3上,防腐蚀的进液管7(通常为软管)的进口端连通漏液排放阀5,另一端穿进漏液收集池盖4和储液桶6的密封盖,进入储液桶6中。漏液收集池3低于箱体1的底部,便于漏液收集支管9将漏液导入储液桶6中(实际应用时,是在箱体1右端部两边的地上各挖一个坑,将漏液收集池3安装在坑中)。使用过程中,当货架或货柜8中的实验室废弃物产生了漏液、并下渗到防腐地板10上时,由于防腐地板10的中间高、两边低,因而,所渗漏的漏液会流向防腐地板10的两边,并通过漏液收集支管9流向漏液收集总管2,进而由漏液排放阀5、进液管7排向储液桶6中。当所渗漏的漏液较多,流经一根漏液收集支管9时尚没有完全流进该根漏液收集支管9,则剩余的漏液继续向右流(附图1所示),进而由相邻的漏液收集支管9收集。由于储液桶6是安装在漏液收集池3中,形成了双重密封,因而,漏液后收集后的密封性较好,可以有效地防止漏液的二次泄漏。本技术的移动式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系统用的漏液回收装置,与现有的移动式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系统配套使用,可用于回收暂时贮存的各类实验室废弃物的漏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系统用的漏液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1)的两外侧边,还分别设置有漏液回收装置;所述的漏液回收装置包括漏液收集总管(2)、二根以上的漏液收集支管(9)、漏液排放阀(5)和漏液收集容器,漏液收集支管(9)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箱体(1)外侧边的下部、且与箱体(1)内腔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漏液收集总管(2)连通;漏液排放阀(5)的两端分别连通漏液收集总管(2)和漏液收集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系统用的漏液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1)的两外侧边,还分别设置有漏液回收装置;所述的漏液回收装置包括漏液收集总管(2)、二根以上的漏液收集支管(9)、漏液排放阀(5)和漏液收集容器,漏液收集支管(9)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箱体(1)外侧边的下部、且与箱体(1)内腔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漏液收集总管(2)连通;漏液排放阀(5)的两端分别连通漏液收集总管(2)和漏液收集容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系统用的漏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液收集容器包括进液管(7)、储液桶(6)、漏液收集池(3)和漏液收集池盖(4);储液桶(6)安装在漏液收集池(3)中,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权,刘荣华,张永祯,郭金山,吴赛,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永乐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