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体和瓶盖的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310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瓶体和瓶盖的分离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滚筒和滚筒驱动装置,滚筒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滚筒异向旋转,每个滚筒的外壁上分别排布有若干个锯齿状的凸出部,两个滚筒的凸出部之间存在间隙,并且间隙小于瓶盖的直径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使塑料瓶体和瓶盖实现分离,其通过两个滚筒旋转时产生的撕咬力,瞬间将瓶盖和瓶体分离,而且不管瓶子的大小,不管是瓶盖还是瓶子尾部那个先进入滚筒撕咬区域,都能瞬间将瓶盖和瓶体分离,瓶盖分离率达到99.9%,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回收的
,尤其涉及到一种能使塑料瓶体和瓶盖实现分离的装置。
技术介绍
废旧塑料瓶回收后,瓶体是透明塑料,瓶盖是有色塑料,如果不分拣的话,混色塑料经济利用价值不高,因此必须将瓶盖和瓶体分开利用,才能提高废旧塑料的经济利用价值。传统的手工分离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目前国内生产的瓶盖分离机,它的结构包括桶体、主轴、滚筒、剥盖摩擦片、滤网、皮带轮和驱动电机,其中,主轴贯穿在滚筒内,摩擦片焊接在滚筒上,主轴的两端贯穿设置在桶体的侧壁板上,滤网设置在桶体的下端,其中主轴的中心线低于桶体的中心线,使得桶体内的空间由上而下变得越来越窄,皮带轮设置在 主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驱动电机相连接。工作时,启动电机,滚筒在皮带轮的带动下旋转,塑料瓶从上部进料口进入,边往下掉落边向前输送,当瓶盖掉落到下方滤网中时,通过滚筒的旋转和挤压将瓶盖和瓶体分离。这种结构,只有当瓶盖朝下时才有效,如果瓶盖朝上的话,要等到瓶体转到空间大的地方,瓶体转向后才能有效进行分离,而且当桶体内填充满瓶子后,瓶体反向的概率非常低,生产效率低;还有当破碎大的塑料瓶时,由于瓶体比较大,瓶盖无法下落到瓶盖分离的有效区域,使得瓶盖不能分离,导致不能分离大体积瓶体的瓶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瓶盖分离率较高的塑料瓶体和瓶盖的分离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塑料瓶体和瓶盖的分离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滚筒和滚筒驱动装置,滚筒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滚筒异向旋转,每个滚筒的外壁上分别排布有若干个锯齿状的凸出部,两个滚筒的凸出部之间存在间隙,并且间隙小于瓶盖的直径尺寸。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箱体,所述两个滚筒设置在箱体内部,位于滚筒两侧的箱体上分布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两个滚筒沿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异向且向内旋转。所述的滚筒驱动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每个滚筒两端的滚筒轴,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座,每个轴承座中均设置有调心滚子轴承,滚筒一端的滚筒轴穿设在调心滚子轴承中,滚筒另一端的滚筒轴穿过调心滚子轴承并且其端部穿出轴承座,在滚筒轴的穿出部分上设置有被动链轮,机架上还设置有变频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机架上还设置有张紧座,张紧座中设置有张紧轮,主动链轮、张紧轮与两个被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接,其中一个被动链轮与链条的内侧相啮合,另一个被动轮与链条的外侧相P齿合。所述的锯齿状的凸出部为呈网状分布的凸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塑料瓶体和瓶盖的分离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两个滚筒旋转时产生的撕咬力,瞬间将瓶盖和瓶体分离,而且不管瓶子的大小,不管是瓶盖还是瓶子尾部那个先进入滚筒撕咬区域,都能瞬间将瓶盖和瓶体分离,瓶盖分离率达到99. 9%,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滚筒,3、凸出部,4、箱体,5、进料口,6、出料口,7、滚筒轴,8、轴承座,9、调心滚子轴承,10、被动链轮,11、变频电机,12、减速机,13、主动链轮,14、张紧座,15、张紧轮,16、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塑料瓶体和瓶盖的分离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I、图2所示,塑料瓶体和瓶盖的分离装置,包括机架I,机架I中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滚筒2和滚筒驱动装置,滚筒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滚筒2异向旋转,每个滚筒2的外壁上分别排布有若干个锯齿状的凸出部3,两个滚筒2的凸出部3之间存在间隙,并且间隙小于瓶盖的直径尺寸。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架I上设置有箱体4,所述两个滚筒2设置在箱体4内部,位于滚筒2两侧的箱体4上分布设置有进料口 5和出料口 6,两个滚筒2沿进料口 5至出料口6方向异向且向内旋转。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滚筒驱动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每个滚筒2两端的滚筒轴7,箱体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座8,每个轴承座8中均设置有调心滚子轴承9,滚筒2 —端的滚筒轴7穿设在调心滚子轴承9中,滚筒2另一端的滚筒轴7穿过调心滚子轴承9并且其端部穿出轴承座8,在滚筒轴7的穿出部分上设置有被动链轮10,机架I上还设置有变频电机11和减速机12,减速机1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13,机架I上还设置有张紧座14,张紧座14中设置有张紧轮15,主动链轮13、张紧轮15与两个被动链轮10之间通过链条16相连接,其中一个被动链轮10与链条16的内侧相啮合,另一个被动轮与链条16的外侧相啮合。另外,两个滚筒2也可以分别由电机驱动来实现异向旋转,但是考虑到结构和成本问题,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较简单、成本也较低。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锯齿状的凸出部3为呈网状分布的凸点。其中所述的锯齿状的凸出部3也可以为条状的环形凸条等,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变频电机11通过减速机12后驱动两个滚筒2异向旋转,从进料口 5进入的塑料瓶在经过两个滚筒2时,由于塑料瓶的瓶体较软,受到两个滚筒2向内的撕咬力而挤压变形,但是塑料瓶的瓶盖较硬,并且两个滚筒2的凸出部3之间存在间隙,并且间隙小于瓶盖的直径尺寸,使得瓶盖会与瓶体脱离,而且不管瓶子的大小,不管是瓶盖还是瓶子尾部那个先进入滚筒2撕咬区域,都能瞬间将瓶盖和瓶体分离,瓶盖分离率达到99.9%,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权利要求1.塑料瓶体和瓶盖的分离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中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滚筒和滚筒驱动装置,滚筒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滚筒异向旋转,每个滚筒的外壁上分别排布有若干个锯齿状的凸出部,两个滚筒的凸出部之间存在间隙,并且间隙小于瓶盖的直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瓶体和瓶盖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箱体,所述两个滚筒设置在箱体内部,位于滚筒两侧的箱体上分布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两个滚筒沿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异向且向内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瓶体和瓶盖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驱动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每个滚筒两端的滚筒轴,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座,每个轴承座中均设置有调心滚子轴承,滚筒一端的滚筒轴穿设在调心滚子轴承中,滚筒另一端的滚筒轴穿过调心滚子轴承并且其端部穿出轴承座,在滚筒轴的穿出部分上设置有被动链轮,机架上还设置有变频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机架上还设置有张紧座,张紧座中设置有张紧轮,主动链轮、张紧轮与两个被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接,其中一个被动链轮与链条的内侧相啮合,另一个被动轮与链条的外侧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塑料瓶体和瓶盖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锯齿状的凸出部为呈网状分布的凸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瓶体和瓶盖的分离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滚筒和滚筒驱动装置,滚筒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滚筒异向旋转,每个滚筒的外壁上分别排布有若干个锯齿状的凸出部,两个滚筒的凸出部之间存在间隙,并且间隙小于瓶盖的直径尺寸。本技术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塑料瓶体和瓶盖的分离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中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滚筒和滚筒驱动装置,滚筒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滚筒异向旋转,每个滚筒的外壁上分别排布有若干个锯齿状的凸出部,两个滚筒的凸出部之间存在间隙,并且间隙小于瓶盖的直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生严袁涛钱晓科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白熊科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