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熔融金属的模具铸造系统,其用于铁和非铁模具的铸造。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其通常使通过冷却剂排放孔或阻遏件的进气流率保持大致相等,同时减少了在铸件的分式(fractional)表面部分的热传递或冷却作用,从而减少了锭卷曲(butt curl)和/或在铸件和金属的铸造期间任何其它不合乎要求的影响。
技术介绍
金属铸锭、铸块和其它铸件通常通过铸造工艺而成形,该铸造工艺采用位于大铸坑之上的垂直取向的模具,该铸坑在金属铸造设施的地面高度之下,但是,本专利技术也可用于水平模具。立式铸造模具的下面部件是启动块。当铸造工艺开始时,启动块在模具中位于其最上面的位置。当熔融金属注入模具孔或型腔内并(通常通过水)进行冷却时,启动块在预定速度下通过液压缸或其它装置而缓慢下降。当启动块下降时,固化的金属或铝从模具底部显露出来,并形成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铸锭、圆料或铸块,这里也称为铸件。虽然本专利技术一般而言适用于金属的铸造,包括但不限于铝、黄铜、铅、锌、镁、铜、铁等,但是,所给出的实例以及所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是针对铝的,因此,即使本专利技术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多种金属,但是为了一致起见,在整个全文中使用用语“铝”。虽然具有多种方式来实现并构造立式铸造装置,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一种实例。在图1中,通常在工厂地面高度以下,在铸坑内进行铝的立式铸造。沉箱103直接位于铸坑地面101a之下,在沉箱中放置了用于液压缸的液压缸圆筒102。如图1所示,位于铸坑101和沉箱103内的所示典型立式铝铸造设备的下部分的部件是液压缸圆筒102、推杆106、安装底座壳体105、冲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带模具型腔的直接激冷式铸造模具系统的冷却系统,所述模具系统构造成用于模制金属铸件,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构造成用于定位在模具型腔周边周围的冷却框架,所述冷却框架包括:第一多个冷却剂排放孔,其构造成在第一端以第一冷却剂流率来接受冷却剂,并且构造成在第二端以第一冷却剂排放速度朝着正在模制的铸件的第一分式表面部分来排放第一排放冷却剂流;第二多个冷却剂排放孔,其构造成在第一端以第二冷却剂流率来接受冷却剂,并且构造成在第二端以第二冷却剂排放速度朝着所述铸件的第二分式表面部分来排放第二排放冷却剂流;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剂流率大约等于所述第二冷却剂流率;并且所述第一冷却剂排放速度小于所述第二冷却剂排放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4-2-28 10/789,3911.一种用于带模具型腔的直接激冷式铸造模具系统的冷却系统,所述模具系统构造成用于模制金属铸件,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构造成用于定位在模具型腔周边周围的冷却框架,所述冷却框架包括第一多个冷却剂排放孔,其构造成在第一端以第一冷却剂流率来接受冷却剂,并且构造成在第二端以第一冷却剂排放速度朝着正在模制的铸件的第一分式表面部分来排放第一排放冷却剂流;第二多个冷却剂排放孔,其构造成在第一端以第二冷却剂流率来接受冷却剂,并且构造成在第二端以第二冷却剂排放速度朝着所述铸件的第二分式表面部分来排放第二排放冷却剂流;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剂流率大约等于所述第二冷却剂流率;并且所述第一冷却剂排放速度小于所述第二冷却剂排放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冷却剂是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冷却剂包括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冷却剂是水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分式表面部分是中心部分,而所述第二分式表面部分是四分之一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分式表面部分是中心部分,而所述第二分式表面部分是三分之一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分式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分式表面部分围绕模具型腔的周边而彼此相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分式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分式表面部分围绕模具型腔的周边而彼此间隔开。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模具系统构造成可铸造铸锭形状的铸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剂流率在所述第二冷却剂流率的4%以内。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剂流率在所述第二冷却剂流率的8%以内。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剂流率在所述第二冷却剂流率的12%以内。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从所述铸件至所述第一排放冷却剂流的热传递小于至所述第二排放冷却剂流的热传递。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排放冷却剂流小于所述第二排放冷却剂流。15.一种用于带模具型腔的直接激冷式铸造模具系统的冷却系统,所述模具系统构造成用于模制金属铸件,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构造成用于定位在模具型腔周边周围的冷却框架,所述冷却框架包括第一多个冷却剂排放孔,其构造成在第一端以第一冷却剂流率来接受冷却剂,并且构造成在第二端以第一冷却剂排放速度朝着正在模制的铸件的第一分式表面部分来排放第一排放冷却剂流;第二多个冷却剂排放孔,其构造成在第一端以第二冷却剂流率来接受冷却剂,并且构造成在第二端以第二冷却剂排放速度朝着所述铸件的第二分式表面部分来排放第二排放冷却剂流;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剂流率大约等于所述第二冷却剂流率;并且所述第一排放流率小于所述第二排放流率。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剂排放速度小于所述第二冷却剂排放速度。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冷却剂包括水。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冷却剂是水和气体的混合物。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分式表面部分是中心部分,而所述第二分式表面部分是四分之一部分。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分式表面部分是中心部分,而所述第二分式表面部分是三分之一部分。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分式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分式表面部分围绕模具型腔的周边而彼此相邻。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分式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分式表面部分围绕模具型腔的周边而彼此间隔开。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模具系统构造成可铸造铸锭形状的铸件。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剂流率在所述第二冷却剂流率的4%以内。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剂流率在所述第二冷却剂流率的8%以内。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剂流率在所述第二冷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