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离装置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改进型连续收糊机。
技术介绍
将浆糊(一种流动性较差的膏状物)从水或不相溶的液体中分离出来,传统的方法是浆糊水混合物装于一个容器中静置一定时间,然后用人工的方法,将上层中的糊收集,从而实现糊水分离。这种收糊方法的缺点是1、这是一种开放式收糊,收糊不卫生,特别是对于中药材加工,不能达到卫生要求。2、收糊时需浆糊水混合物静置,不能实现连续收糊。3、人工收糊工人劳动环境差。4、收糊率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收糊率低。5、工作效率低下。虽然目前有公开号位20094837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收糊机,其生产时,糊层一般有30-40厘米厚最为理想,但是糊层达到厚度后,当收糊刮板作旋转刮糊时,往往糊层整体旋 转,尤其冬季气温较低时,糊粘为一体,无法收糊,响正常生产。因而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连续收糊机,四周斜切板的定向调节,糊向上浮的同时也向容器中部移动,减少了糊在壁的粘附,在旋转桨叶作旋转刮糊时,由于斜切板阻挡糊的旋转,保证了正常生产,尤其冬季气温较低时,糊粘为一体,也能保证正常生产。为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连续收糊机,包括筒体、进液管、旋转桨叶、传动轴、出料槽、挡板、溢流装置、集渣斗、排渣口,所述旋转桨叶固定于传动轴上,进液管设于筒体上,集渣斗设置于筒体下部,排渣口设于集渣斗下方,传动轴安装于筒体的上部,挡板与旋转桨叶处于同一高度,且与筒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溢流装置通过溢流管与筒体贯通,溢流装置设有一排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2?5层的斜切板,每层斜切板由2?8块小板组成,第一层的位置高于进液管10?15厘米;上一层的斜切板高于下一层的斜切板10?15厘米,每层斜切板与下层斜切板错位20?30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万岭,周定志,樊平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通世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