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射线成像装置的闪烁探测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14938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射线成像装置的闪烁探测器,包括:闪烁体阵列,其用于接收放射性射线并发出闪烁光;光导元件,具有接收面和输出面,所述的接收面连接至的闪烁体单元,其用于接收并传输该闪烁体发出的闪烁光;探测器,其连接至所述光导元件的输出面,用于接收光导元件传输的闪烁光;光导元件的接收面和输出面具有形成“井”字形状的切缝,且每条切缝中填充了对闪烁光具有反射能力的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比较简单的光导元件设计改善光导元件边缘的传输效率,提高探测器的位置分辨,且加工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探测器,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射线成像装置的闪烁探测器
技术介绍
射线成像技术是放射性射线(如X射线和Y射线等)作为媒介,获得以图像形式展现的检测对象的结构或功能信息,为相应行业提供各种对所观察对象进行诊断、检测和监测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和高端制造业等行业。探测器是射线成像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探测放射性射线的探测器一般有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等类型,其中闪烁探测器的使用最为广泛。 闪烁探测器一般由闪烁体和光电探测器组成。闪烁体接收射线,与其发生作用并将之转化为闪烁光,光电探测器将接收到的闪烁光信号转化为易被识别和处理的电信号。闪烁体常见的形式为不同形状的独立闪烁体或由闪烁体单元组成的闪烁晶体阵列。闪烁探测器中闪烁光的产生、传输、探测过程是实现射线探测成像的关键过程。在大型射线成像设备中,为解决探测死区问题,一般会在闪烁晶体阵列与光电倍增管之间加一光导元件。如中国专利(CN1740819A)中所公开的射线成像装置的闪烁探测器中在光闪烁单元I和光电探测器2之间使用一光纤光导元件3,如图I所示,然而由于光纤光导元件3的制造工艺限制了光纤光导元件3两端面积不能相差很大,否则光纤光导元件3的透光均匀性变差,边缘与中间的透光率相差较大,从而降低位置分辨。且光纤光导元件的制作工艺及成本较大。又如日本专利(2007078567A)中涉及一种可实现高分辨、高图像质量的辐射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光导元件3设计如图2所示,光导元件3将较大面积的闪烁晶体阵列I和四个分立的较小面积的光电探测器2,光导元件3的侧面为双斜度的平面。光导元件3与闪烁晶体阵列I耦合的一面插入多条光反射材料,其中靠近光导元件3的侧面的一条与耦合面成一定角度;光导元件3的另一面通过耦合材料与光电探测器2耦合。这样设计的光导元件3通过侧面和插入的反射材料,改变了闪烁光4在光导元件3中的传输路径,实现对闪烁晶体阵列I中不同晶体条的区分,并通过反光材料插入位置、插入角度及侧面倾斜角度的设计,改善光导边缘由于闪烁光传输分散带来的问题,提高了探测器的位置分辨。但是由于光导元件3侧面侧斜角度和插入反射材料角度受闪烁晶体单元I和光电探测器2的尺寸的限制,并且光导元件3在与光电探测器2耦合一端需要分设不同的传输区域,以与相应的光电探测器2耦合,由此导致光导元件3加工比较复杂,且这种光导元件设计受限于光电探测器2的使用,降低了探测系统的可靠性。由此,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射线成像装置的闪烁探测器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射线成像装置的闪烁探测器,包括闪烁体阵列(1),其用于接收放射性射线并发出闪烁光;光导元件(3),具有接收面(31)和输出面(32),所述的接收面连接至所述的闪烁体单元(1 ),其用于接收并传输该闪烁体发出的闪烁光;探测器(2),其连接至所述光导元件(3)的输出面(32),用于接收光导元件(2)传输的闪烁光;所述光导元件(3)的接收面(31)具有第一组切缝(311),所述光导元件(3)的输出面(32)具有第二组切缝(321),每组切缝包括四条切缝,四条切缝两两平行,并与其余两条切缝垂直,形成“井”字状;第一组切缝(311)与接收面(31)垂直,切向输出面(32)且并不贯穿;第二组切缝(321)与输出面(32)垂直,切向接收面(31)且并不贯穿;且每条切缝中填充了对闪烁光具有反射能力的材料。所述光导元件(3)为接收面(31)和输出面(32)相对且为形状相同的矩形,而四周面为形状相同矩形的六面体;或者,所述光导元件(3)为接收面(31)和输出面(32)相对且为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矩形,而四周面为形状相同的梯形的棱台状六面体。第一组切缝(311)和第二组切缝(321)的深度介于光导元件(3)厚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所述反射材料为漫反射材料或镜面反射材料。所述的反射材料与所述的光导元件(3)采用空气耦合或光学胶耦合。所述光导兀件(3)的侧面设置有反射材料。所述光导元件(3)侧面的反射材料与所述光导元件(3)采用光学胶耦合。所述光导元件(3)的接收面(31)的面积大于所述光导元件(3)的输出面(32)的面积。所述光导元件(3)的侧面为光滑平面。本专利技术通过光导元件的特殊设计,实现了将闪烁体阵列中各闪烁体单元所产生的闪烁光均匀分配至光电探测器各探测单元的目的,使探测器所得到的信号较好地保留了射线的位置信息,能量信息和事件信息;并且该设计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有利于降低探测器和整机系统的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一种闪烁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另一闪烁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射线成像装置的闪烁探测器的光导元件俯视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射线成像装置的闪烁探测器的光导元件侧视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射线成像装置的闪烁探测器的结构。参见图3a和图3b,其不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光导兀件的一具体结构。图3a为光导兀件的俯视图,图3b为光导元件的侧视图。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射线成像装置的闪烁探测器具有闪烁体阵列I、光电探测器2以及光导元件3。闪烁体阵列I由多个闪烁体单元组成,用于接收放射性射线并发出闪烁光。光导元件3由光传导性能良好的材料构成,如有机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等。光导元件3是上下端面(接收面31和输出面32)为形状相同的长方形(含正方形)、四周面为形状相同的长方形(含正方形)的六面体。或是上下端面为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长方形(含正方形)、四周面为形状相同的梯形的棱台状六面体。光导元件3的接收面31与闪烁体单元I匹配,接收面31与闪烁体阵列的光输出面相连,且面积相同;光导元件3的输出面32与光电探测器2的接收面相连。光导元件3的接收面31具有第一组切缝311,输出面32上具有第二组切缝321,切缝311、切缝321都由四条切缝组成,四条切缝两两平行,并与其余两条切缝垂直,形成“井”字形状。接收面31的切缝311与接收面31垂直,切缝311切向输出面32,其深度介于光导元件3的厚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且不贯穿;输出面32的切缝321与输出面32垂直,切缝321切向接收面31,其深度介于光导元件3的厚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且不贯穿。光导元件3的侧面33为光滑平面。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射线成像装置的闪烁探测器的光导元件3的接收面31上的切缝311中,形成的井字形的中心面积可以大于输出面32上的切缝321形成的井字形的中心面积,也可以小于输出面32上的切缝321形成的井字形的中心面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射线成像装置的闪烁探测器的其他结构和作用与现有技术的结构·和作用以及其他结构与光导元件3之间的连接方式皆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a所示,光导元件3的接收面31面积与闪烁体阵列的闪烁光输出面形状及面积相同,其上的切缝311 (图3a所示的实线构成的“井”字形状为接收面31上的切缝311 —端的面)和输出面32 (图3a所示的虚线321 —端的面)的切缝321深度同为光导元件厚度(光接收面31与光输出面32的距离)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切缝311的四条切缝深度同一尺寸,切缝321的四条切缝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射线成像装置的闪烁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闪烁体阵列(1),其用于接收放射性射线并发出闪烁光;光导元件(3),具有接收面(31)和输出面(32),所述的接收面连接至所述的闪烁体单元(1),其用于接收并传输该闪烁体发出的闪烁光;探测器(2),其连接至所述光导元件(3)的输出面(32),用于接收光导元件(2)传输的闪烁光;所述光导元件(3)的接收面(31)具有第一组切缝(311),所述光导元件(3)的输出面(32)具有第二组切缝(321),每组切缝包括四条切缝,四条切缝两两平行,并与其余两条切缝垂直,形成“井”字状;第一组切缝(311)与接收面(31)垂直,切向输出面(32)且并不贯穿;第二组切缝(321)与输出面(32)垂直,切向接收面(31)且并不贯穿;且每条切缝中填充了对闪烁光具有反射能力的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龙李婷李道武张天保刘军辉章志明马创新帅磊唐浩辉黄先超王英杰柴培刘彦韬张译文庄凯朱美玲王晓明姜小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