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铜熔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377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钢铜熔合材料的生产工艺,首先将钢坯加工成所需形状的主体,预熔合面,可加工成普通光滑面,也可加工成螺纹面等,以提高熔合层的比表面积;然后进行除油-酸洗-涂挂熔合剂,涂挂熔合剂是在该工件的受摩擦工作面上,即准备熔合铜合金的工作面上,涂层最好在2-3mm之间。然后进行浇注-升温-加热离心-冷却-退火,经加工后即得到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熔合层钢铜之间铁、铜及各种微量元素原子之间的置换和迁移扩散,获得新的高强度组织,铜钢之间的熔合层厚度为1~3mm,铜基体组织细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双金属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具有高强度、高致密的特点,广泛的应用于高压、高安全性的特殊场合中,同时减少铜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基金属熔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钢铜双基金属熔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在高压、无润滑油、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工作场合中,最常用的减摩耐磨材料 为铜合金,其次为镍奥氏体球墨铸铁。但这两种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各自存在缺点如铜 合金,铜资源稀缺,成本较高,虽然减摩性好,但强度较钢件要低,普通铸造方法获得 的零件致密性差,并容易产生内部缺陷,安全隐患较大,在要求强度高、安全性高的场 合不能单一使用;而镍奥氏体球墨铸铁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并且镍的价值非常高,导致 成本非常高,并在加工时存在严重的加工硬化现象,要求尺寸精确的零件无法保证,难 以推广。基于这些问题,业界推出了铜钢复合材料及生产工艺。如中国专利CN1122268A, 公布了一种铜-钢双金属材料的生产方法和中国专利CN1389319A,公布了一种铜 钢复合工件的制备方法,但这两种工艺生产的复合材料,生产周期长,铜钢复合时没有 压力,铜钢之间无熔合层,只是靠两种材料之间无间隙的配合而复合,两种材料容易分 层,复合后合成材料抗剪强度差;且铜的组织致密性差,对要求高压、高强度、高安全 性的特种场合无法应用。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铜熔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钢坯加工成所需形状的主体,主体内腔壁为预熔合面;(2)清理预熔合面;(3)热风预热:利用热风将主体加热至80~100℃;(4)涂挂熔合剂:将主体放入硼砂液体中浸泡至少五分钟,然后将浸泡的工件放到电阻炉内加热,炉温300℃-350℃,主体呈暗蓝色即可,逐件取出在预熔合面上涂敷熔合剂,涂层厚度为2~3mm;(5)浇注:涂敷完成后向主体内腔浇注3/4高度的铜液,铜液上面再覆盖一层熔合剂,然后覆盖;(6)升温:电阻炉温度达到900℃-1000℃时将浇注完的工件放入保温10-15分钟;(7)加热离心、冷却退火:将工件取出,立即放置在离心机上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铜熔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钢坯加工成所需形状的主体,主体内腔壁为预熔合面;(2)清理预熔合面;(3)热风预热利用热风将主体加热至80~100℃;(4)涂挂熔合剂将主体放入硼砂液体中浸泡至少五分钟,然后将浸泡的工件放到电阻炉内加热,炉温300℃-350℃,主体呈暗蓝色即可,逐件取出在预熔合面上涂敷熔合剂,涂层厚度为2~3mm;(5)浇注涂敷完成后向主体内腔浇注3/4高度的铜液,铜液上面再覆盖一层熔合剂,然后覆盖;(6)升温电阻炉温度达到900℃-1000℃时将浇注完的工件放入保温10-15分钟;(7)加热离心、冷却退火将工件取出,立即放置在离心机上离心,离心的同时向工件中心喷氧气乙炔火焰,温度2000℃-2500℃,持续15-25秒后撤离,同转速下离心冷却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仕勇李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沂源县源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