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本剑专利>正文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1014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污泥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腔室、转轴、驱动装置、传热风箱、搅拌器;所述传热风箱呈中空壳体状,其内设有烟腔、以及与烟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该传热风箱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和干燥污泥;所述传热风箱上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孔,且传热风箱内还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隔板,该出料隔板将传热风箱烟腔与出料孔隔离开;搅拌器,设有刮刀。在干燥过程中,热烟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至传热风箱烟腔内,并将其热量供给传热风箱,污泥在传热风箱的上表面受热、蒸发水分,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因此,可避免污泥与热烟气直接接触,减少热烟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干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污泥干燥装置一般包括干燥腔室、横向设置在干燥腔室内的滚筒、以及设置在滚筒上的刮刀。而工作时,将热烟气从干燥腔室下端的进风口直接通入至干燥腔室内,通过刮刀的搅拌可将干燥腔室内的污泥打碎并使其与热烟气充分混合,从而达到均匀干燥的目的。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污泥与热烟气直接接触,导致污泥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热烟气中,从而对热烟气造成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旨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在干燥过程中,通过将热烟气的热量传递给传热风箱,并利用传热风箱对污泥进行干燥,因此,可避免污泥与热烟气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热烟气的污染。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旨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包括 干燥腔室,设有上料口和下料口 ; 转轴,安装在干燥腔室内;该转轴的轴线方向与干燥腔室的高度方向一致;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转动; 传热风箱,其固定在干燥腔室内;所述传热风箱呈中空壳体状,其内设有烟腔、以及与烟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该传热风箱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和干燥污泥;所述传热风箱上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孔,且传热风箱内还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隔板,该出料隔板将传热风箱烟腔与出料孔隔离开; 搅拌器,安装在转轴上,并位于传热风箱的上方,且其上还设有若干把沿转轴径向排列,并用于将传热风箱上表面的污泥推动至出料孔处的刮刀。所述干燥腔室内沿其高度方向排列有若干层传热风箱,而任意一层传热风箱的上方均设置有搅拌器;任意相邻的两层传热风箱的出料孔相互错开;所述传热风箱上表面为一平面,相邻的两层传热风箱的两个出料孔在其中一层传热风箱上表面的投影为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所述搅拌器上的若干把刮刀的运动轨迹在该传热风箱上表面的投影为若干条曲线,至少有一条曲线同时穿过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所述传热风箱内设有供转轴穿插的管腔,所述传热风箱内设有从传热风箱的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管道隔板,所述管道隔板将烟腔与管腔隔离开。该出料孔位于管道隔板的外侧,且该出料孔从传热风箱的边缘延伸至靠近管道隔板处;所述出料隔板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出料隔板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所述传热风箱的外轮廓呈圆弧状,所述管道隔板呈圆柱状,且其中心轴与传热风箱的中心轴重合;所述传热风箱烟腔内设有沿管道隔板中心轴圆周排布的若干个用于热烟气导向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左侧与传热风箱内侧壁连接,右侧与管道隔板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导向板的右侧与管道隔板的外壁连接,左侧与传热风箱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交替排列。所述搅拌器还包括多把沿转轴径向排列的搅拌棒,所述刮刀和搅拌棒分置于转轴的两侧。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该电机输出轴联接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联接; 所述上料口和下料口分别设置在干燥腔室的上下两端,且该污泥干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口上的污泥破碎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干燥装置、干燥风机、干燥回风机、与干燥回风机连接的气体回收装置、下料装置、进料装置、位于下料装置下方的传输带;所述污泥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腔室,设有上料口和下料口 ; 转轴,安装在干燥腔室内;该转轴的轴线方向与干燥腔室的高度方向一致;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转动; 传热风箱,其固定在干燥腔室内;所述传热风箱呈中空壳体状,其内设有烟腔、以及与烟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该传热风箱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和干燥污泥;所述传热风箱上还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孔,且传热风箱内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隔板,该出料隔板将传热风箱烟腔与出料孔隔离开; 搅拌器,安装在转轴上,并位于传热风箱的上方,且其上还设有若干把沿转轴径向排列,并用于将传热风箱上表面的污泥推动至出料孔处的刮刀; 其中,传热风箱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连接至干燥风机,其出风口通过回风管连接至干燥回风机或气体回收装置上,该下料装置设置在下料口上,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上料口的上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干燥过程中,热烟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至传热风箱烟腔内,并将其热量供给传热风箱,污泥在传热风箱的上表面受热、蒸发水分,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因此,可避免污泥与热烟气直接接触,减少热烟气的污染;而且,该污泥干燥装置的结构简单,干燥效率高,有利于广泛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污泥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2为污泥干燥装置中搅拌器的结构示意 图3为污泥干燥装置中传热风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相邻两层传热风箱出料孔投影的位置关系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污泥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 其中,I、干燥腔室;2、转轴;3、传热风箱;31、出料孔;32、管道隔板;4、搅拌器;41、刮刀;42、搅拌棒;5、导向板;51、第一导向板;52、第二导向板;6、减速机;61、电机;71、干燥风机;72、干燥回风机;73、气体回收装置;74、下料装置;75、进料装置;76、传输带。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路。如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污泥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腔室I、传热风箱3、搅拌器4、转轴2、以及用于驱动转轴2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干燥腔室I上设有上料口和下料口。工作时, 污泥从干燥腔室I的上料口进入其腔室内,并从下料口出料。具体的,所述上料口和下料口分别设置在干燥腔室I的上下两端,且该污泥干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口上的污泥破碎装置。通过采用污泥破碎装置的设计,可便于将进入上料口的污泥预先打散、破碎,从而便于污泥的干燥。如图I、3所示,所述传热风箱3固定在干燥腔室I内,该传热风箱3呈中空壳体状,其内的烟腔,可供热烟气流入。所述传热风箱3上还设有与烟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传热风箱3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和干燥污泥,该传热风箱3上还设有从传热风箱3的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孔31,所述传热风箱3上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隔板,该出料隔板将传热风箱3烟腔与出料孔31隔离开。例如,可在传热风箱3上开设有呈圆柱形的出料孔31,则出料隔板则可设置为圆筒状,以将出料孔31与传热风箱3的烟腔隔离开。而此时,所述烟腔由传热风箱3的内壁与出料隔板的外壁围成。通过采用出料隔板的设计,可避免热烟气从出料孔31流至干燥腔室I内,从而减少污泥爆燃的机率。在干燥过程中,热烟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至传热风箱3烟腔内,并将其热量传递至传热风箱3,从而使污泥在传热风箱3的上表面受热、蒸发水分,达到干燥的目的。而且,其可避免热烟气与污泥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对热烟气的污染。通过采用传热风箱3的设计,可便于增大其传热面积,提高其干燥效率。此外,该污泥干燥装置通过热烟气干燥,无需配置加热元件,可便于降低其制作成本,而且,还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根据公知常识的,该传热风箱3可由铁等材料制成,以便于热烟气的热量传递。如图2所示,所述转轴2安装在干燥腔室I内,且其轴线方向与干燥腔室I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腔室,设有上料口和下料口;转轴,安装在干燥腔室内;该转轴的轴线方向与干燥腔室的高度方向一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转动;传热风箱,其固定在干燥腔室内;所述传热风箱呈中空壳体状,其内设有烟腔、以及与烟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该传热风箱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和干燥污泥;所述传热风箱上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孔,且传热风箱内还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隔板,该出料隔板将传热风箱烟腔与出料孔隔离开;搅拌器,安装在转轴上,并位于传热风箱的上方,且其上还设有若干把沿转轴径向排列,并用于将传热风箱上表面的污泥推动至出料孔处的刮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本剑
申请(专利权)人:冯本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