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移出钢管轧制线的芯棒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安装在轧制线上的芯棒支撑装置不能快速移出轧制线的问题。包括在C形支撑架(1)内设置的由第一支撑辊摆臂(3)、第二支撑辊摆臂(6)、第三支撑辊摆臂(12)、第一L形连接摆臂(5)和第二支撑辊摆臂(6)组成的支撑芯棒机构,在C口上方的C形支撑架(1)上设置有支撑摆柱铰轴(14)和摆柱(15),在C口下方的C形支撑架(1)上设置有台阶面(17),第二L形连接摆臂(10)是由带倒L形连接头的上连接体(19)和带L形连接头的下连接体(20)通过活动销轴(21)穿接在一起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使轧卡堆钢事故得到快速处理节约了人力和节省了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金企业无缝钢管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无缝钢管设备中的连轧机中的芯棒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冶金企业的无缝钢管连轧生产设备中,连轧机组是无缝钢管生产的主要设备之一。芯棒支撑装置是安装在连轧机的机架之间,用于支撑芯棒。芯棒支撑装置一般由三个支撑辊组成,当支撑辊夹紧时,起支撑芯棒的作用,避免轧辊划伤芯棒;当支撑辊打开时,可使毛管顺利通过。在钢管的轧制过程中,有时会发生轧卡堆钢事故,这时就需要先将芯棒支撑装置移离轧制线后,解除支撑装置与轧制线之间的妨碍后,才能处理轧卡堆钢事故。现有的安装在轧制线上的芯棒支撑装置不能快速移出轧制线,支撑装置与轧制线之间的空隙又有限,使得处理轧卡堆钢事故时缺少操作空间,导致处理轧卡事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移出钢管轧制线的芯棒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安装在轧制线上的芯棒支撑装置不能快速移出轧制线,导致处理轧卡事故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 一种可快速移出钢管轧制线的芯棒支撑装置,包括C形支撑架,在C形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铰轴、第二固定铰轴和第三固定铰轴,第一支撑辊摆臂的中部通过第一固定铰轴与C形支撑架连接,第二支撑辊摆臂的中部通过第二固定铰轴与C形支撑架连接,第三支撑辊摆臂的中部通过第三固定铰轴与C形支撑架连接,第一 L形连接摆臂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铰链与第一支撑辊摆臂的尾部铰接,第一 L形连接摆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铰链与第二支撑辊摆臂的中部上端铰接,第二 L形连接摆臂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铰链与第二支撑辊摆臂的中部下端铰接,第二 L形连接摆臂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铰链与第三支撑辊摆臂的尾部铰接,在C 口上方的C形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摆柱铰轴,在C 口下方的C形支撑架上设置有台阶面,摆柱的顶端铰接在支撑摆柱铰轴上,摆柱的底端设置有楔形面,摆柱活动设置在C形支撑架上设置的台阶面上方,在摆柱的底端设置的楔形面与台阶面之间设置有楔形块,所述的第二 L形连接摆臂是由带倒L形连接头的上连接体和带L形连接头的下连接体通过活动销轴穿接在一起的。在摆柱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螺纹孔,螺丝拉杆从楔形块的上端凸起处穿过与螺纹孔螺接在一起,顶丝从楔形块的上端凸起处穿过与摆柱的外侧面顶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为处理轧制线上的轧卡事故带来了足够的空间,使轧卡堆钢事故可以有效的快速的处理,从而节约了人力和节省了时间。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 L形连接摆臂10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楔形块18与摆柱15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可快速移出钢管轧制线的芯棒支撑装置,包括C形支撑架1,在C形支撑架I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铰轴2、第二固定铰轴7和第三固定铰轴13,第一支撑辊摆臂3的中部通过第一固定铰轴2与C形支撑架I连接,第二支撑辊摆臂6的中部通过第二固定铰轴7与C形支撑架I连接,第三支撑辊摆臂12的中部通过第三固定铰轴13与C形支撑架I连接,第一 L形连接摆臂5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铰链4与第一支撑辊摆臂3的尾部铰接,第一 L形连接摆臂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铰链8与第二支撑辊摆臂6的中部上端铰接,第二 L形连接摆臂10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铰链9与第二支撑辊摆臂6的中部下端铰接,第二 L形连接摆臂10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铰链11与第三支撑辊摆臂12的尾部铰接,在C 口上方的 C形支撑架I上设置有支撑摆柱铰轴14,在C 口下方的C形支撑架I上设置有台阶面17,摆柱15的顶端铰接在支撑摆柱铰轴14上,摆柱15的底端设置有楔形面16,摆柱15活动设置在C形支撑架I上设置的台阶面17上方,在摆柱15的底端设置的楔形面16与台阶面17之间设置有楔形块18,楔形块18活动顶在台阶面17的内侧的台阶侧面,摆柱15的底端设置的楔形面16与楔形块18的顶部楔形面配合,将摆柱15固定。所述的第二 L形连接摆臂10是由带倒L形连接头的上连接体19和带L形连接头的下连接体20通过活动销轴21穿接在一起的。在摆柱15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螺纹孔22,螺丝拉杆23从楔形块18的上端凸起处穿过与螺纹孔22螺接在一起,顶丝24从楔形块18的上端凸起处穿过与摆柱15的外侧面顶接在一起。这样一顶一拉使摆柱15牢固固定。当发生轧卡堆钢事故时,首先拆开摆柱15底端与楔形块18的顶部的楔形配合,使得摆柱15处于自由旋转状态,然后,拔除活动销轴21,使得第二 L形连接摆臂10分为两段,此时的第三支撑辊摆臂12就会处于自由状态。最后,松开芯棒支撑装置的锁紧机构就可以将芯棒支撑装置从连轧机的侧面移离连轧机主机。权利要求1.一种可快速移出钢管轧制线的芯棒支撑装置,包括C形支撑架(1),在C形支撑架(I)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铰轴(2)、第二固定铰轴(7)和第三固定铰轴(13),第一支撑辊摆臂(3 )的中部通过第一固定铰轴(2 )与C形支撑架(I)连接,第二支撑辊摆臂(6 )的中部通过第二固定铰轴(7)与C形支撑架(I)连接,第三支撑辊摆臂(12)的中部通过第三固定铰轴(13)与C形支撑架(I)连接,第一 L形连接摆臂(5)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铰链(4)与第一支撑辊摆臂(3 )的尾部铰接,第一 L形连接摆臂(5 )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铰链(8 )与第二支撑辊摆臂(6 )的中部上端铰接,第二 L形连接摆臂(10 )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铰链(9 )与第二支撑辊摆臂(6)的中部下端铰接,第二 L形连接摆臂(10)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铰链(11)与第三支撑辊摆臂(12)的尾部铰接,其特征在于,在C 口上方的C形支撑架(I)上设置有支撑摆柱铰轴(14),在C 口下方的C形支撑架(I)上设置有台阶面(17),摆柱(15)的顶端铰接在支撑摆柱铰轴(14)上,摆柱(15)的底端设置有楔形面(16),摆柱(15)活动设置在C形支撑架(I)上设置的台阶面(17)上方,在摆柱(15)的底端设置的楔形面(16)与台阶面(17)之间设置有楔形块(18),所述的第二 L形连接摆臂(10)是由带倒L形连接头的上连接体(19)和带L形连接头的下连接体(20)通过活动销轴(21)穿接在一起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快速移出钢管轧制线的芯棒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摆柱(15)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螺纹孔(22),螺丝拉杆(23)从楔形块(18)的上端凸起处穿过与螺纹孔(22)螺接在一起,顶丝(24)从楔形块(18)的上端凸起处穿过与摆柱(15)的外侧面顶接在一起。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移出钢管轧制线的芯棒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安装在轧制线上的芯棒支撑装置不能快速移出轧制线的问题。包括在C形支撑架(1)内设置的由第一支撑辊摆臂(3)、第二支撑辊摆臂(6)、第三支撑辊摆臂(12)、第一L形连接摆臂(5)和第二支撑辊摆臂(6)组成的支撑芯棒机构,在C口上方的C形支撑架(1)上设置有支撑摆柱铰轴(14)和摆柱(15),在C口下方的C形支撑架(1)上设置有台阶面(17),第二L形连接摆臂(10)是由带倒L形连接头的上连接体(19)和带L形连接头的下连接体(20)通过活动销轴(21)穿接在一起的。本专利技术使轧卡堆钢事故得到快速处理节约了人力和节省了时间。文档编号B21B25/02GK102873101SQ20121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速移出钢管轧制线的芯棒支撑装置,包括C形支撑架(1),在C形支撑架(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铰轴(2)、第二固定铰轴(7)和第三固定铰轴(13),第一支撑辊摆臂(3)的中部通过第一固定铰轴(2)与C形支撑架(1)连接,第二支撑辊摆臂(6)的中部通过第二固定铰轴(7)与C形支撑架(1)连接,第三支撑辊摆臂(12)的中部通过第三固定铰轴(13)与C形支撑架(1)连接,第一L形连接摆臂(5)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铰链(4)与第一支撑辊摆臂(3)的尾部铰接,第一L形连接摆臂(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铰链(8)与第二支撑辊摆臂(6)的中部上端铰接,第二L形连接摆臂(10)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铰链(9)与第二支撑辊摆臂(6)的中部下端铰接,第二L形连接摆臂(10)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铰链(11)与第三支撑辊摆臂(12)的尾部铰接,其特征在于,在C口上方的C形支撑架(1)上设置有支撑摆柱铰轴(14),在C口下方的C形支撑架(1)上设置有台阶面(17),摆柱(15)的顶端铰接在支撑摆柱铰轴(14)上,摆柱(15)的底端设置有楔形面(16),摆柱(15)活动设置在C形支撑架(1)上设置的台阶面(17)上方,在摆柱(15)的底端设置的楔形面(16)与台阶面(17)之间设置有楔形块(18),所述的第二L形连接摆臂(10)是由带倒L形连接头的上连接体(19)和带L形连接头的下连接体(20)通过活动销轴(21)穿接在一起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