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亚平专利>正文

医用安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764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1:20
医用安全注射器由注射针组件及针尖自动回收装置和注射器组成。其特征是:拉杆、弹簧与前塞串连旋接,装入推杆内腔,前塞紧固在推杆前端内孔中,拉杆穿过推杆侧缝并悬挂在外筒手柄的侧壁开缝中;注射时按推杆使前塞移动,可将弹簧延长;注射结束,再次按推杆使推杆前端环壁将阻尼圈前移,使针座脱离嵌固,同时,前塞膨大部与针座内孔环突嵌合,压力使前塞脱离推杆前端内孔限制,弹簧收缩带动前塞、针座、针尖回到推杆内腔,因拉杆、弹簧、前塞、针座、针管总长度小于推杆内腔的长度,注射针被完全屏蔽、不能脱出外露;由于推杆后端的开缝的燕尾狭窄部越过拉杆横突,使推杆限位在该处,不能再次拉出;以及针座被毁型,均限制注射器的重复使用。因针座与针尖自动回收装置分离的结构,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使用前随需要更换注射针;为临床使用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对人体组织的穿刺过程及其在穿刺后向组织给药或抽取组织标本的医用安全注射器。(二 )
技术介绍
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现了塑料制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以来,由于不能限制其被重复使用,由此造成了血源性疾病的大量传播,尤以艾滋病、丙肝、乙肝为严重;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使用“一次性使用自毁注射器”,技术人员与企业就在如何防止、禁止注射器的重复使用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但是,由于造成血源性疾病传播的根本原因是注射针头在医疗过程对医护人员及病人(交叉使用注射针)再次穿刺或刺伤导致的,而非注射器本身;所以,WHO于1998年就重新提出“一次性使用安全注射针头”的要求,要求技 术人员与企业研究生产“安全注射针头”,以彻底解决针刺伤害造成的疾病传播;但是限于注射针是注射器的辅助工具,须与注射器配合(同时)使用,且由于注射针结构过于简单,实现安全自毁技术难度较大,技术人员多把它们(注射针和注射器)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使其在共同使用后,相互作用,实现自毁和安全防护的目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各种结构(主动自毁式或被动自毁式)的自毁注射器,能实现注射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医用安全注射器,由注射针组件、注射器组件、注射针自动回收保护装置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注射针自动回收保护装置由前塞(7)、弹簧(8)与拉杆(9)组成;又注射针组件由外箍(10)、针管(1)、针座(2)、密封圈(3)共同组成;又注射器组件由外筒(4)、推杆(6)、活塞(5)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平吕作文刘壮
申请(专利权)人:张亚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