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动态系统,提供了一种动态监护传输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动态采集器及可对动态采集器发出阈值设定指令的终端控制器,所述动态采集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及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且用以采集用户的生理参数的采集模块、用以实现动态采集器向终端控制器发送或接受数据的通信模块、用以实现数据存储的存储模块、用以产生警示信号的报警模块、以及使用户向终端控制器发出请求或根据终端控制器的指令使用户对动态采集器做出阈值修改的控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很好实现医生为病人远程地监护及治疗病情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理监护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社区医疗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医疗系统的快速发展,各种医疗服务已越来越多的 走进人们的生活。例如便携式医疗监护仪、医疗检测仪、医疗护理仪等。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住院成本的加大,各种复发性病症不能长期留在医院治疗,为了使病人的病情能实时得到医生的监测,更多的人们选择了将便携式医疗器材带入家中,通过与社区医疗中心的医生的无线远程连接,实现医生对病人病情的掌控。以医疗监护仪为例,现有的医疗监护仪根据功能分为三类床边监护仪、中央监护仪、离院监护仪(遥测监护仪)。其中,床边监护仪是设置在病床边与病人连接在一起的仪器,能够对病人的各种生理参数或某些状态进行连续的监测,予以显示报警或记录,它也可以与中央监护仪构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工作。中央监护仪又称中央系统监护仪,它是由主监护仪和若干床边监护仪组成的,通过主监护仪可以控制各床边监护仪的工作,对多个被监护对象的情况进行同时监护,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完成对各种异常的生理参数和病历的自动记录。离院监护仪(遥测监护仪)使病人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电子监护仪,可以在医院内外对病人的某种生理参数进行连续监护,供医生进行非实时性的检查。然而,现有的三种监护仪不适合社区医院使用,主要原因首先,床边监护仪,中央监护仪是大医院针对重症病人设计的,体积较大,价格较高昂,携带不方便;其次,离院监护仪只能进行连续的生理参数的采集和发送,不能接受医生的相关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不具备智能报警的功能,病人不能根据医生的相关指令做出相应调节,因而,社区医疗动态系统存在很大的弊端。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智能,可实现病人和医生良好互动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态监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有对比单元的动态采集器及可对动态采集器发出报警阈值设定指令的终端控制器,所述动态采集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及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模块组,所述模块组包括用以采集用户的生理参数的采集模块、用以实现动态采集器向终端控制器发送或接受数据的通信模块、用以实现生理参数数据存储的存储模块、使用户向终端控制器发出报警阈值/上门请求或根据终端控制器的指令使用户对动态采集器做出报警阈值修改的用户模块、及当对比单元判断出被采集到的生理参数达到所设定的报警阈值时,受中央处理单元触发并用以产生警示信号的报警模块。对比单元用户模块对比单元优选的,所述对比单元设在中央处理单元中。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还包括用以建立动态采集器与终端控制器之间数据连接的移动通信装置。优选的,所述采集模块包括血氧采集模块、心率采集模块、体温采集模块、血压采集模块等。 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为GPRS或Wi-Fi等无线通讯网络。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电源模块。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显示模块。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为单片机。优选的,所述终端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的模块单元,所述模块单元包括用以发送/接收数据的发送/接收模块、用以发出警示信号的警示模块及用以实现数据存储的记忆模块。一种动态监护传输系统的方法,其方法包括步骤I,启动动态米集器,动态监护传输系统完成初始化;步骤2,动态采集器判断是否已经设置过报警阈值,如果没有设置,则跳到步骤3,如果有,则跳到步骤4;步骤3,动态采集器的用户模块通过通信模块向终端控制器发送报警阈值设定请求信号,终端控制器接收到请求后,对动态采集器的用户模块发送报警阈值设定信息,用户根据报警阈值设定信息对动态采集器设定报警阈值,跳到步骤4 ;步骤4,动态采集器的采集模块开始采集用户的生理参数,并发送至终端控制器,跳到步骤5 ;步骤5,动态采集器的对比单元判断当前采集到的生理参数数据是否达到报警阈值,如果满足,则跳到步骤6,不满足,则跳到步骤4 ;步骤6,动态采集器的报警模块开始工作,同时给终端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跳到步骤7 ;步骤7,用户选择是否需要上门服务,如果需要,跳到步骤8,如果不需要,跳到步骤9 ;步骤8,动态采集器的用户模块向终端控制器发送请求上门服务的讯号,终端控制器接收到该请求讯号后,向动态采集器的用户模块发送确认信息;步骤9,判断用户是否超过规定时间内没有做出选择,如果是,跳到步骤7,如果不是跳到步骤10 ;步骤10,关闭系统。优选的,步骤3中,终端控制器内设有用户的历史数据,所述终端控制器接收到动态采集器的请求后还包括终端控制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保存,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优选的,所述终端控制器根据用户的历史数据及用户的年龄、身体状态、疾病信息等对动态采集器发出合适的报警阈值。优选的,所述报警阈值包括连续时间门限和数值门限。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还包括用以建立动态采集器与终端控制器之间数据连接的移动通信装置。优选的,步骤8中,所述终端控制器向动态采集器发送的确认信息包括利用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给用户提供语音服务或输入医嘱信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动态监护传输系统包括动态采集器和终端控制器,以医生为终端控制器的操控者,病人为动态采集器的使用者,由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生理情况设定相应的测量阈值,并传递给动态采集器,使病人能根据医生的阈值指令更改其时间门限及数值门限,以便医生通过接收动态采集器所采集到的病人生理的相关数据与当前设定的阈值做对比,或当病人存在危险时,向医生的终端控制器发出报警信息,从而,医生会选择以短信通知或语音播报或上门服务的方式为病人治疗。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动态监护传输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动态监护传输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监护传输系统,该系统可用于社区医疗机构,实现社区医生对病人病情的无线监护及治疗。该系统包括动态采集器及可对动态采集器发出阈值设定指令的终端控制器,其中,动态采集器与病人随身携带,终端控制器为社区医生所操控的,带有终端控制软件的计算机。动态采集器与终端控制器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连接并传输数据。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动态监护传输系统100,其包括动态采集器10及终端控制器20,动态采集器1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1及与中央处理单元11相连且用以采集用户的生理参数的采集模块12、用以实现数据连接的通信模块13、用以实现数据存储的存储模块14、用以产生警示信号的报警模块15、用以向该动态采集器IOa供电的供电模块16、用以显示相应参数信息的显示模块17、以及供病人发出请求信号或更改相关数据的控制模块18。终端控制器20包括起中央控制作用的控制模块21、用于接收动态采集器10的数据或向动态采集器10发送数据的发送/接收模块22、用以将发送/接收模块22接收到的数据存储的记忆模块23、通过发送/接收模块22将动态采集器10的报警模块的15的警示信息接收,并提示给医生的警示模块24、及用以将病人的数据显示出来供医生看的显现模块25。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单元11为价格低廉的单片机,当然,也可以为嵌入式芯片或其它微处理器。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监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有对比单元的动态采集器及可对动态采集器发出报警阈值设定指令的终端控制器,所述动态采集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及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模块组,所述模块组包括:用以采集用户的生理参数的采集模块、用以实现动态采集器向终端控制器发送或接受数据的通信模块、用以实现生理参数数据存储的存储模块、使用户向终端控制器发出报警阈值/上门请求或根据终端控制器的指令使用户对动态采集器做出报警阈值修改的用户模块、及当对比单元判断出被采集到的生理参数达到所设定的报警阈值时,受中央处理单元触发并用以产生警示信号的报警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如意,廖京生,方翔,白长虹,倪平强,李抱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