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耀琮专利>正文

减重式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500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减重式散热器,其包含有多个散热条及一固定装置,该各散热条具有一实心段及一中空段,该固定装置具有一固定孔以供套设于该多个散热条实心段的端部,故该多个散热条的实心段集中呈束状,另中空段则呈放射状,如此一来该各散热条邻近实心段的端面即构成一热接触面,因此将该热接触面热接触地固定于发热的电子元件上,即可使该各散热条从热接触面吸收该热能,从实心段传导至各散热条的中空段,通过与空气的热能交换,即可达到散热的目的,其中,因各散热条分别具有中空段,故可大幅减轻散热器的重量,以达到减重式散热器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可大幅减轻重量的减重式散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的运算能力也随之突飞猛进,然而电脑内部的电子元件运行时,多半伴随着相当程度 的热能,故如何快速地将热能带离,是多年来努力的课题。一般电脑的热能多半由中央处理器(CPU)、主机板上的晶片组、显示卡、记忆体、硬碟及光碟机等发出,其中又以中央处理器、显示卡及主机板上的北桥晶片组发出的热能最为大宗,故多半是通过在其上固定散热装置,以供快速地散热。常见的散热装置多半具有一基座,且在基座顶面上设有多数个散热鳍片,因此将该基座的底面热接触地固定在会产生热能的电子元件上,此时该基座会吸收该热能,并传导至散热鳍片上,通过散热鳍片与外部空气接触并通过热能交换,即可将该热能散逸至空气中,如此即可将该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能散发至空气中,以达到散热效果。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鳍片呈片状体,且分别固定于基座上,又为达到优选的散热效果,多半是增加该多个散热鳍片与空气中接触的面积,即该散热鳍片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愈大,则其散热效果愈佳,故使用具有更多散热鳍片且体积更大的散热器,以达到更佳散热效果的目的,但此方式会另衍生出该散热装置过重的问题,且每两个散热鳍片之间愈来愈密集,反而会累积过多的热能,进而造成热能转换效率不佳,鉴于所述问题,实有必要解决,并谋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重式散热器,主要通过特殊设计的散热条,以兼顾散热效率与重量减轻的目的。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令所述散热器包含有多个散热条,该各散热条分别呈条状,其一端为一实心段,该各散热条以实心段集结成束,并以邻近实心段的一端面共同构成一热接触面;该各散热条另一端具有一中空段,且展开呈放射状;一固定装置,其具有一固定孔,以供束套于所述该多个散热条呈束状的一端。依照所述构造所构成的散热器,主要通过该固定装置的固定孔固定该多个散热条的一端,并以该各散热条一端面构成的热接触面与发热的电子元件热接触并吸收其热能,通过该各散热条将该热能传导至各散热条的中空段,以此通过各散热条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并与之热能交换,即可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其中,因该各散热条的一端为中空段,故可达到减轻此散热器整体重量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条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一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一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一仰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0、10’散热条11中空段12实心段20、20 ’、20 ” 固定装置21固定座22穿孔30、30”热接触面40传导层50迫紧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关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请配合参阅图1,该散热器包含有多个散热条10及一固定装置20,其中该多个散热条10分别呈条状,且两端分别为一中空段11及一实心段12 (如图2所示),又各散热条10的实心段12集结成束,且各实心段12的端面共同构成一热接触面30(如图4所示),另各中空段呈放射状,在本实施例中,各散热条10的实心段12可与散热条10 —体成形构造,或进一步在各散热条10实心段12内设有一金属,且该金属的热传导系数大于等于该多个散热条10的热传导系数,所述散热条10主要通过该热接触面30吸收热能后,通过实心段12传导至各散热条10的中空段。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该固定装置20具有一固定孔,以供套设于所述该多个散热条10邻近热接触面30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装置20呈环形状,且该固定孔为圆形状,故该多个散热条10通过固定装置20固定时,该热接触面30随即构成一圆形状,请配合图I或图3所示,该固定装置20下端周缘以垂直角度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固定座21,且在固定座21上形成有多个穿孔22,以分别供一螺丝穿设(图中未示),又该固定座21底面与所述热接触面30位于同一平面(如图4所示),该热接触面30主要通过与发热的电子元件热接触,以均匀地吸收其热能。依照所述构造所构成的散热器,其主要通过各散热条10的实心段12集中呈束状,并通过该固定装置20套设固定,再以该多个散热条10的热接触面30与产生热能的电子元件构成热接触,且利用螺丝分别穿设该固定座21的穿孔22,并螺合于电子元件所在的电路板上,即可以此利用该热接触面30吸收电子元件的热能,并将热能传导至各散热条10的中空段,以此与外界空气接触并进行热能交换,如此即可达到散热的效果,其中,因各散热条10分别具有中空段11,故可达到大幅减轻散热器重量的目的。关于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5所示,其基本架构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具有多数个散热条10,且其一端为一中空段11,相对地另一端为实心段12,又各散热条10的实心段12呈束状,并通过一固定装置20套设固定该多个散热条10的实心段12的端部,且该固定装置20下端周缘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固定座21,且在固定座21上形成有多个穿孔22,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是该固定装置20的固定座21底面与各散热条11底端部所构成的一热接触面30进一步覆设有一传导层40,该传导层40可使用焊锡为之,其主要目的是令该传导层40的底面构成一平整的平面,而相对地另一侧面与固定座22及各散热条10的实心段12端部固定,因此即可方便各散热条10固定于固定装置20上,通过传导层40的底面与发热的电子元件热接触,进一步将热能传导至该热接触面30及各散热条10的中空段11,以此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关于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请配合参阅图6及图7所示,其基本架构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多个散热条10与固定装置20’之间进一步套设有一迫紧环50,其中该迫紧环50的外径由下而上逐渐递减内缩(如图7所示),该固定装置20’的内径由下往上逐渐递减内缩,且与该迫紧环50的外径匹配,如此一来,当迫紧环50迫入该多个散热条10束状端及固定装置20’之间时,该迫紧环50可更进一步地令该多个散热条10束状端部更为束紧,以此使该多个散热条10与固定装置20’更为紧固。关于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如图8所示,其基本架构与所述各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为该固定装置20”的固定孔是一矩形状,故该多个散热条10’的实心段12呈束状并固定于固定装置20”时,该实心段12端面所构成的热接触面30”即构成一匹配该固定孔的矩形状,如此一来即可得知此一散热器的热接触面30”通过该固定装置20”的固定形状而可构成任一多边形形状,以便应用于不同的需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重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多个散热条,该各散热条分别呈条状,其一端为一实心段,该各散热条以实心段集结成束,并以邻近实心段的一端面共同构成一热接触面;该各散热条另一端具有一中空段,且展开呈放射状;一固定装置,其具有一固定孔,以供束套于所述该多个散热条呈束状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耀琮
申请(专利权)人:董耀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