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线束加工领域中的压接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端子压接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管状端子的压接方法只能用手工压接或由设备来压接不同平方数的端子,手工压接效率低且质量无法保证,特别是在压接一些大平方数的端子时,人易疲劳。而现有的端子压接设备在功能上只能是单一模具压接单一规格的端子,机动性差,价格昂贵,且高度无法调整,无法适应多种线材压接。而在线束加工领域中,管状端子种类繁多,通常一根线束的生产需压接很多种规格的管状端子,而现有的设备虽能压接,但每压接不同规格的 端子必需更换一次模具,这样造成了生产工时的增加,对应的效率就会降低,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压接模具功能单一,只能压接单一规格的端子,每压接不同规格的端子必需更换一次模具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端子压接模具,可满足不同规格的管状端子在同一设备上完成压接工序,生产效率较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子压接模具,具有底座和提拉杆,底座上安装有模具主体,模具主体上部开有滑道,滑道内安装有上压接模块,底座上设有与上压接模块对应的下压接模块,上压接模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子压接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底座和提拉杆,底座上安装有模具主体,模具主体上部开有滑道,滑道内安装有上压接模块,底座上设有与上压接模块对应的下压接模块,上压接模块上部空腔内安装有弹性体,上压接模块顶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有一个U形孔,提拉杆的一端穿过固定板的U形孔与弹性体接触,且提拉杆这一端的端部具有圆形凸起,所述圆形凸起直径大于U形孔的直径,提拉杆的另一端与压接设备上的伸缩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继平,刁忠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