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425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该种换向片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安装部和工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安装部的上端面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安装部的上端面设置凹槽,电木粉填充进入该凹槽内,增加了换向片与电木粉的接触面积,使得安装部的上端面与电木粉充分结合,两者之间的附着力强,结合牢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换向片的改进专利技术,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
技术介绍
换向片排片后填充电木粉,而后压塑成型,即为换向器。由于电木粉与换向片的热收缩系数不同,电木粉与换向片安装部的端面之间会产生微小间隙,因此换向片与电木粉的结合不够牢固,即换向片与电木粉之间的附着力小,特别是换向片的上端,该部分较重,离心力大,电机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换向片就会产生跳片、飞片的现象,因而电机产生的火花等级会增加,甚至会烧毁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电木粉结合更加牢固的换向片,从而避免跳片、飞片现象的发生,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方案来实现的该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安装部和工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安装部的上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为梯形。本技术在安装部的上端面设置凹槽,电木粉填充进入该凹槽内,增加了换向片与电木粉的接触面积,使得安装部的上端面与电木粉充分结合,两者之间的附着力强,结合牢固;所述凹槽的截面为梯形,这样填充进入凹槽内的电木粉就更难脱落,进一步保证两者之间牢固结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换向片与电木粉结合不够牢固的问题,消除了换向片的跳片、飞片现象,延长了换向器及电机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有关细节。图I为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该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包括有本体3,所述本体3包括安装部4和工作面5,所述安装部4与电木粉I结合,所述本体的安装部4的上端面设有凹槽2,通过凹槽2使换向片与电木粉I充分结合,所述凹槽2的截面为梯形,这样压塑成型后,电木粉I就难以从凹槽2内脱离,如此也进一步保证换向片与电木粉牢固结合,参照图I。本技术通过安装部上端的凹槽2,使换向片本体3与电木粉I充分结合,在电机在高速运转时,也能保证换向片与电木粉牢固结合,避免了
技术介绍
中因换向片与电木粉结合不牢固出现跳片、飞片现象的发生,从而延长了换向器及电机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包括有本体(3),所述本体(3)包括工作面(5)和安装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安装部(4)的上端面设有凹槽(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截面为梯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该种换向片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安装部和工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安装部的上端面设有凹槽。本技术在安装部的上端面设置凹槽,电木粉填充进入该凹槽内,增加了换向片与电木粉的接触面积,使得安装部的上端面与电木粉充分结合,两者之间的附着力强,结合牢固。文档编号H01R39/04GK202662952SQ20122038086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陈秀福, 张仕兮 申请人:浙江利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包括有本体(3),所述本体(3)包括工作面(5)和安装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安装部(4)的上端面设有凹槽(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福张仕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利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