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充电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4182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充电插头,包括壳体和活动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插脚座,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定位中轴,所述插脚座底部设置有一中轴滑动槽,所述定位中轴对应位于中轴滑动槽中,且插脚座可沿定位中轴轴向移动,所述中轴滑动槽的两侧各设有一金属插脚,该金属插脚的后端套置有绝缘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壳体内设置有可使插脚座轴向滑动的定位中轴,使插脚座能够灵活快速的推出和缩进;在金属插脚的后端套置有绝缘护套,避免了用户将插头插入插座中时,手指与金属插脚接触,插头与插座连接时,外伸缩件可实现与插座结合表面的严密配合,避免了触电事故的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插头,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电子设备充电插头,主要用于手电筒、剃须刀、电池充电器等电子设备上,以提高插头与带电插座连接时的灵活性及安全性。
技术介绍
插头是指与插座相配接的连接器,用于连接电源与电子产品,为电子产品供电或充电。随着电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电子产品充电及携带的便利性,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中内置有插头,比如手电筒、电动剃须刀及电池充电器等。 目前的这些内置插头的电子设备在充电时,通常可将插头伸出,然后对应插入到插座中,但是通常这种插头在伸出时的灵活性较差,一般很难顺利的推出,而充电完成后,也很难复位;而且这类插头的防触电保护措施较差,安全性较低,当插头与插座全部或部分插合时,插头的带电部位极易与人体手指接触,当插座带电时,容易导致人体触电,引发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充电插头,以解决目前电子设备内置充电插头所存在的插头取出、复位灵活性差,以及插头带电部位极易与人体手指接触,导致触电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电子设备充电插头,包括壳体(I)和活动安装在壳体(I)内部的插脚座(2),其中所述壳体(I)内设置有一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充电插头,包括壳体(1)和活动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插脚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一定位中轴(103),所述插脚座(2)底部设置有一中轴滑动槽(203),所述定位中轴(103)对应位于中轴滑动槽(203)中,且插脚座(2)可沿定位中轴(103)轴向移动,所述中轴滑动槽(203)的两侧各设有一金属插脚(202),该金属插脚(202)的后端套置有绝缘护套(2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创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通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