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375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器元件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容器基座。一种电容器基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顶部四个角设置有用于支撑电容器的弧形凸台,在所述座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条金属极线引线槽,所述两条金属极线槽的一端与座体的外缘相连,另一端与座体上的基座导线孔连通,所述基座导线孔为腰型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了圆形孔及方形孔形状的优点,并根据实际使用状况,将导线孔设计为腰型孔,这样便有效解决了引脚插入破裂及强度不足的两个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元件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涉及ー种电容器基座。技术背景 现有电容器基座的导线孔多为圆孔或长方形孔,圆孔的缺点在于,引线插入时容易导致引脚碰到孔边缘,而导致电容器基座破裂。长方形空虽然解决了引线插入时碰到孔边缘的问题,但因为其孔存有尖角,导致应力集中于此,而强度大大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ー种防止电容器引脚插入破裂及基座强度较大的电容器基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ー种电容器基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顶部四个角设置有用干支撑电容器的弧形凸台,在所述座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条金属极线引线槽,所述两条金属极线槽的一端与座体的外缘相连,另一端与座体上的基座导线孔连通,所述基座导线孔为腰型孔。本技术结合了圆形孔及方形孔形状的优点,井根据实际使用状况,将导线孔设计为腰型孔,这样便有效解决了引脚插入破裂及強度不足的两个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ー种电容器基座结构主视图;图2为电容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仰视图;其中1、座体;2、电容器;3、引脚;4、弧形凸台;5、金属极线槽;6、基座导线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f图3所示,ー种电容器基座,包括座体I、所述座体I的顶部四个角设置有用干支撑电容器的弧形凸台4,在所述座体I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条金属极线引线槽5,所述两条金属极线槽5的一端与座体I的外缘相连,极线槽5另一端与座体上的基座导线孔6连通,所述基座导线孔6为腰型孔。本技术ー种电容器基座的导线孔结合了圆形孔及方形孔形状的优点,并根据实际使用状况,将导线孔设计为腰型孔,这样便有效解决了引脚插入破裂及強度不足的两个问题。权利要求1. ー种电容器基座,包括座体(I)、所述座体(I)的顶部四个角设置有用干支撑电容器(2)的弧形凸台(4),在所述座体(I)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条金属极线引线槽(5),所述两条金属极线槽(5)的一端与座体(I)的外缘相连,另一端与座体(I)上的基座导线孔(6)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导线孔(6)为腰型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器元件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容器基座。一种电容器基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顶部四个角设置有用于支撑电容器的弧形凸台,在所述座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条金属极线引线槽,所述两条金属极线槽的一端与座体的外缘相连,另一端与座体上的基座导线孔连通,所述基座导线孔为腰型孔。本技术结合了圆形孔及方形孔形状的优点,并根据实际使用状况,将导线孔设计为腰型孔,这样便有效解决了引脚插入破裂及强度不足的两个问题。文档编号H01G2/00GK202662453SQ201220195499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专利技术者李革非, 朱凌云 申请人:镇江冈山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基座,包括座体(1)、所述座体(1)的顶部四个角设置有用于支撑电容器(2)的弧形凸台(4),在所述座体(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条金属极线引线槽(5),所述两条金属极线槽(5)的一端与座体(1)的外缘相连,另一端与座体(1)上的基座导线孔(6)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导线孔(6)为腰型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革非朱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冈山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