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197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51
一种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它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面对室外的一面安装有过滤器(7),箱体中安装有将室外空气送入室内的风机(2),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中安装有孔板(3),孔板与箱体的壁板共同形成吸声共振箱(4),风机吹向两边的风经过孔板在吸声共振箱内完成消声;而经过风机往中间的风经过箱体顶部的孔管消声器(6)完成消声;箱体面对室内的一面上安装有能量回收装置(8),能量回收装置的下部与均风管(5)相连通,均风管的下部设有室内百叶式风入口(9),能量回收装置(8)的上部设有将经过能量交换的室内风排出的风道(1),从风道由小型排风机(10)经由出口(12)抽出室内风排到环境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能效果和降噪效果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交换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吸收空气能量的节能型新风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既能节约能源,又具有消音功能的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公共场所的空调利用率越来越高,人们长期处于密闭的环境中,由于缺乏必须的空气流通,室内空气质量很差,很容易引起不适和疾病的传播,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进行空气交换,而现有的空气交换装置大多为强排式,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另一方面会造成室内空气的剧烈变化,室内带有温度的空气被直接排出室外,而同时又要对新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造成能量浪费,同时由于风机的使用造成换风过程中噪音较大, 因此,设计一种节能降噪型的新风系统是改变室内通风条件,节能减排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新风系统存在的能源浪费大,噪音较高的问题, 设计一种带有消音结构的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它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面对室外的一面安装有过滤器7,箱体11中安装有将室外空气送入室内的风机2,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11中安装有孔板3,孔板3与箱体11的壁板共同形成吸声共振箱4,风机2吹向两边的风经过孔板3在吸声共振箱4内完成消声;而经过风机2往中间的风经过箱体顶部的孔管消声器6完成消声;箱体11面对室内的一面上安装有能量回收装置8,能量回收装置8的下部与均风管5相连通,均风管5的下部设有室内百叶式风入口 9,能量回收装置8的上部设有将经过能量交换的室内风排出的风道1,从风道I由小型排风机10经由出口 12抽出室内风排到环境中。所述的箱体11为便于安装的卧式长方体结构或直立型长方体结构,卧式长方体结构被安装在窗户上方、下方或门的上方,直立型长方体结构安装在窗户的左方或右方。所述的过滤器7为两级过滤过滤结构,一级为PM10,一级为PM2. 5。所述的风机2为低噪音风机。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8为间壁式换热设备,它是一种板翅式结构的换热器。所述的吸声共振箱4的穿孔率为易于吸收中低频噪音的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在外部灰尘比较大或外部噪声较大,又需要通风时,通过关闭门窗启动风机2,实现既能够封闭外部污染环境,享受安静的工作学习或生活环境,又能满足通风换气的要求。本技术在冬夏季有空调采暖或制冷时,可启动风机以及能量回收装置,利用风机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能量回收装置可回收冬天室内的部分热能或夏天室内的部分冷能,利用新风将回收的能量输送回室内。克服了家用空调新风量不足的缺点,又满足了节能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图I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包括箱体11,箱体11为长方体结构,可安装在窗户上方或下方,也可做成直立型安装在窗户的左方或右方,还可直接安装在门的上方。所述箱体11面对室外的一面安装有过滤器7,如图2所示,过滤器7可采用常规的滤网结构,并且最好采用两级过滤,一级为PM10,一级为PM2. 5,最好还具有一定的杀菌功能。箱体11中安装有将室外空气送入室内的风机2,如图I所示,风机2应采用低噪音风机,经过风机2往左右两边的风经过孔板3在吸声共振箱4内完成消声;而经过风机2往中间的风经过孔管消声器6完成消声。箱体11面对室内的一面上安装有能量回收装置8,能量回收装置8可采用间壁式换热设备,它是一种板翅式结构的换热器,能量回收装置8的下部与均风管5相连通,均风管5下设有室内百叶式风入口 9,能量回收装置8的上部设有将经过能量交换的室内风排出的风道1,从风道I由小型排风机10经由出口 12抽出室内风排到环境中,如图3所示。当外部灰尘比较大或外部噪声较大时,又需要通风时,可关闭门窗,启动风机2,实现既能够封闭外部污染环境,享受安静的工作学习或生活环境,又能满足通风换气的功倉泛;当处于冬夏季采用家用空调进行采暖或制冷时,可启动风机以及能量回收装置,利用风机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能量回收装置可回收冬天室内的部分热能或夏天室内的部分冷能,利用新风将回收的能量输送回室内。克服了家用空调新风量不足的缺点,又满足了节能的要求。在繁华都市,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学习的四周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噪声,其中以公路噪声最多出现。公路上汽车行驶噪声主要集中在中低频(500HZ)左右,所以本技术的设计以吸收低频为主,吸声共振箱4的孔板穿孔率不宜太大,应不大于10%。通过改变孔板3的穿孔率可以改变共振频率,从而满足不同用户对消除噪声频率的要求。穿孔率越大,高频吸声性能越好。在具体实施时还可通过改变共振腔即吸声共振箱4的深度来改变共振频率,进一步满足不同的消噪要求。本技术与现有的新风系统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增加吸声共振箱4和在箱体的顶部设置孔管消声器6来实现风机噪声的消降和外界噪声的屏蔽,实现了降噪节能的目的。本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它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面对室外的一面安装有过滤器(7),箱体(11)中安装有将室外空气送入室内的风机(2),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11)中安装有孔板(3),孔板(3)与箱体(11)的壁板共同形成吸声共振箱(4),风机(2)吹向两边的风经过孔板(3 )在吸声共振箱(4 )内完成消声;而经过风机(2 )往中间的风经过箱体顶部的孔管消声器(6)完成消声;箱体(11)面对室内的一面上安装有能量回收装置(8),能量回收装置(8)的下部与均风管(5)相连通,均风管(5)的下部设有室内百叶式风入口(9),能量回收装置(8)的上部设有将经过能量交换的室内风排出的风道(I ),从风道(I)由小型排风机(10)经由出口(12)抽出室内风排到环境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11)为便于安装的卧式长方体结构或直立型长方体结构,卧式长方体结构被安装在窗户上方、下方或门的上方,直立型长方体结构安装在窗户的左方或右方。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过滤器(7)为两级过滤过滤结构,一级为PM10,—级为PM2. 5。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风机(2)为低噪音风机。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8)为间壁式换热设备,它是一种板翅式结构的换热器。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吸声共振箱(4)的穿孔率为易于吸收中低频噪音的10%。专利摘要一种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它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面对室外的一面安装有过滤器(7),箱体中安装有将室外空气送入室内的风机(2),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中安装有孔板(3),孔板与箱体的壁板共同形成吸声共振箱(4),风机吹向两边的风经过孔板在吸声共振箱内完成消声;而经过风机往中间的风经过箱体顶部的孔管消声器(6)完成消声;箱体面对室内的一面上安装有能量回收装置(8),能量回收装置的下部与均风管(5)相连通,均风管的下部设有室内百叶式风入口(9),能量回收装置(8)的上部设有将经过能量交换的室内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噪音消声新风装置,它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面对室外的一面安装有过滤器(7),箱体(11)中安装有将室外空气送入室内的风机(2),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11)中安装有孔板(3),孔板(3)与箱体(11)的壁板共同形成吸声共振箱(4),风机(2)吹向两边的风经过孔板(3)在吸声共振箱(4)内完成消声;而经过风机(2)往中间的风经过箱体顶部的孔管消声器(6)完成消声;箱体(11)面对室内的一面上安装有能量回收装置(8),能量回收装置(8)的下部与均风管(5)相连通,均风管(5)的下部设有室内百叶式风入口(9),能量回收装置(8)的上部设有将经过能量交换的室内风排出的风道(1),从风道(1)由小型排风机(10)经由出口(12)抽出室内风排到环境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恩彭浩李漾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