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烟尘双层反烧蒸汽锅炉,包括单锅筒纵向设置,炉膛两侧布置有水冷壁管,炉膛包括预燃室和燃烧室两部分,燃烧室底部为固定炉排,上部为水冷反烧炉排,锅筒后部的下面布置有对流管束,对流管束之间设置多道隔烟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燃料适应性强,热效率高,环保性能好,出力足,使用维修方便等突出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节能蒸汽锅炉,尤其是涉及一种低烟尘双层反烧蒸汽锅炉。
技术介绍
锅炉是工业生产中能源动力供应的主要设备,锅炉在人民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设备。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锅炉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生产多种不同压力等级和容量的锅炉,已成为当今世界锅炉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生产的卧式锅炉一般为水火管系列的锅壳锅炉,其缺点有一是安全问题,锅壳式卧式外燃锅炉比较普遍存在管板裂纹或泄露及锅壳鼓包等问题,现许多锅炉厂家虽采用了拱型管板、螺纹烟管,能够缓解上述事故的发生,但由于前、后管板仍存有较大的温差应力,没有从根本解决事故隐患;二是经济及操作方便问题,水火管锅炉热效率较低,由于采用管内横向冲刷的螺纹烟管,积灰现象较严重,导致实际热效率在70%以下,运行每两个月左右需清灰一次,清灰必须停炉打开前后烟箱,用专用工具进行,相对于水管锅炉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热效率高、使用维修方便、安全可靠的低烟尘双层反烧蒸汽锅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单锅筒、集箱、水冷壁管、对流管束,锅筒纵向设置,炉膛在锅筒的前部下方,炉膛两侧布置有水冷壁管,水冷壁管上端与锅筒焊接,下端分别与左、右集箱焊接,炉膛包括预燃室和燃烧室两部分,燃烧室底部为固定炉排,上部为水冷反烧炉排,锅筒后部的下面布置有对流管束,对流管束之间设置多道隔烟墙,管束上端与锅筒焊接、下端与各集箱焊接,前集箱两侧各有一根下降管与锅筒相连,后集箱引出管与锅筒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双层炉排反烧结构,将炉膛设计成预燃室与燃烧室两部分,有利于强化燃料燃烧,降低飞灰可燃物及飞灰含量;2、设置多道隔烟墙,对流管束间设计多道隔烟墙,使烟气3次折返,有利于炉内除尘,烟气在折返过程中,利用烟气中烟尘与隔烟墙、与对流管束的多次冲刷碰撞,在折返时,烟气在此处形成旋涡,利用烟气与隔烟墙、管束碰撞的惯性力及形成旋涡时的离心力进行除尘,采用此措施,锅炉本体初始排尘浓度很低,低于国家标准规定,有利于环境保护;3、采用纯水管结构,对流受热面采用密集对流管束,纵向冲刷换热系数高,对流管束错列布置,自清灰能力强,不易积灰,使锅炉具有较高的热效率,锅炉运行费用低;4、节约能源,该锅炉燃用III类烟煤,测试热效率达到74. 15%,比JB/T10094-2002《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高出近4. 15个百分点,有利于节约能源;同时由于采用双层反烧,节省了上煤、出渣、炉排等电耗,节电效果显著;且负荷调整比较方便。本技术具有燃料适应性强,热效率高,环保性能好,出力足,使用维修方便等突出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说明I、固定炉排,2、锅筒,3、隔烟墙,4、上炉门,5、下炉门,6、反烧炉排,7、炉墙,8、烟道,9、后集箱,10、除尘器,11、引风机,12、烟囱,13、水冷壁管,14、管束,15、前集箱。具体实施方式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技术由单锅筒2、前集箱15、后集箱9、左右集箱、水冷壁管13、对流管束14等主要部件组成,单锅筒2纵向布置。该锅炉采用双层炉排反烧结构,炉膛在锅筒2的前部下方,炉墙7前面,炉膛分为预燃室和燃烧 室两部分,合理组织炉内燃烧,燃烧室底部为固定炉排1,上部为水冷反烧炉排6,有利于强化燃料燃烧,降低飞灰可燃物及飞灰含量。前集箱15两侧各有一根下降管与锅筒2相连,后集箱9引出管与锅筒2相连。炉膛两侧布置有水冷壁管13,水冷壁管13上端与锅筒2焊接,下端分别与左右集箱焊接。锅筒2后部的下面布置有对流管束14,管束14上端与锅筒2焊接,下端与集箱焊接,结构紧凑。对流管束14之间设计多道隔烟墙3,使烟气3次折返,有利于炉内除尘。该型锅炉正常工作时,煤从上炉门4间断投入,新燃料在上层反烧炉排6灼热的料层上预热、干燥、析出挥发份后,燃烧,产生的大量可燃气体和黑烟在经过灼热的煤层时,一部分被燃烬,剩余的部分随着上炉门4和下炉门5进来的空气翻入下燃烧室反烧。下燃烧室为主燃烧室,它界于上下层炉排之间,是氧气和可燃物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主要场所。当上层反烧炉排的渣层开始形成,燃烧的红煤随着体积缩小或拨火由上层反烧炉排间隙漏到下层固定炉排上继续燃烧,由下清灰门吸入的空气通过灼热的焦碳层强烈燃烧产生高温火焰,与自上而下的可燃气体和黑烟混合于主燃烧室空间进行明火燃烧,设计时已充分考虑了燃烧空间、空气量、热负荷。因此,可达到燃烧充分,消除黑烟的理想状况。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由炉膛经燃烧室进入对流管束14,由对流管束14经烟道8进入省煤器、旋风除尘器10,然后由引风机11抽引通过烟囱12排向大气。权利要求1.一种低烟尘双层反烧蒸汽锅炉,包括单锅筒(2)、集箱、水冷壁管(13)、管束(14),其特征是所述锅筒(2)纵向设置,炉膛在锅筒(2)的前部下方,炉膛两侧布置有水冷壁管(13),水冷壁管(13)上端与锅筒(2)焊接、下端分别与左、右集箱焊接,炉膛包括预燃室和燃烧室两部分,燃烧室底部为固定炉排(1),上部有水冷反烧炉排(6),锅筒(2)后部的下面布置有对流管束(14),对流管束(14)之间设置多道隔烟墙(3),管束(14)上端与锅筒(2)焊接、下端与集箱焊接,前集箱(15)两侧各有一根下降管与锅筒(2)相连,后集箱(9)引出管与锅筒(2)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烟尘双层反烧蒸汽锅炉,包括单锅筒纵向设置,炉膛两侧布置有水冷壁管,炉膛包括预燃室和燃烧室两部分,燃烧室底部为固定炉排,上部为水冷反烧炉排,锅筒后部的下面布置有对流管束,对流管束之间设置多道隔烟墙。本技术具有燃料适应性强,热效率高,环保性能好,出力足,使用维修方便等突出优点。文档编号F22B31/08GK202660520SQ201220137238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张治明, 朱兆娜, 李允龙, 孔芬, 姜艳静 申请人:山东泰安山锅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烟尘双层反烧蒸汽锅炉,包括单锅筒(2)、集箱、水冷壁管(13)、管束(14),其特征是:所述锅筒(2)纵向设置,炉膛在锅筒(2)的前部下方,炉膛两侧布置有水冷壁管(13),水冷壁管(13)上端与锅筒(2)焊接、下端分别与左、右集箱焊接,炉膛包括预燃室和燃烧室两部分,燃烧室底部为固定炉排(1),上部有水冷反烧炉排(6),锅筒(2)后部的下面布置有对流管束(14),对流管束(14)之间设置多道隔烟墙(3),管束(14)上端与锅筒(2)焊接、下端与集箱焊接,前集箱(15)两侧各有一根下降管与锅筒(2)相连,后集箱(9)引出管与锅筒(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明,朱兆娜,李允龙,孔芬,姜艳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安山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