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属于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桶身、桶盖、脚踏支架、注油泵、高压软管、注油枪、注油止回机构,注油止回机构由针阀泵杆、孔阀泵体、截锥螺旋压缩弹簧和壳体构成,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截锥螺旋压缩弹簧、针阀泵杆和孔阀泵体,孔阀泵体的中心设有通孔,针阀泵杆上设有凸环,凸环的直径大于孔阀泵体中心通孔的直径,针阀泵杆一端设置在孔阀泵体的中心通孔内,针阀泵杆通过凸环设置在孔阀泵体上,截锥螺旋压缩弹簧设置在凸台外的针阀泵杆端部,伸入到孔阀泵体内的针阀泵杆上设有供油路通过的纵槽。该产品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实现连续加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脂高压注油器,属于工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脚踏高压注油器,包括底座、桶身、注油器盖、脚踏连接板、注油泵、高压软管、注油枪、注油止回机构。注油止回机构由钢球、柱型螺旋压缩弹簧、螺纹接头构成,钢球面主要与接头内锥面接触,用弹簧力产生钢球与接头内锥面吻合。采用这种结构的注油止回机构,只要钢球与接头内锥面接触吻合不佳,不会起到很好的单向止回效果。此外,采取柱型螺旋压缩弹簧结构,柱型螺旋压缩弹簧长期工作注油容易变形,便达不到单向止回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该产品单向止回效果好,省时、省力,能够实现连续加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包括底座、桶身、桶盖、脚踏支架、注油泵、高压软管、注油枪、注油止回机构,所述注油止回机构由针阀泵杆、孔阀泵体、截锥螺旋压缩弹簧和壳体构成,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截锥螺旋压缩弹簧、针阀泵杆和孔阀泵体,孔阀泵体的中心设有通孔,针阀泵杆上设有凸环,凸环的直径大于孔阀泵体中心通孔的直径,针阀泵杆一端设置在孔阀泵体的中心通孔内,针阀泵杆通过凸环设置在孔阀泵体上,截锥螺旋压缩弹簧设置在凸台外的针阀泵杆的端部,伸入到孔阀泵体内的针阀泵杆上设有供油路通过的纵槽。所述壳体有外壳和内壳组成,外壳和内壳螺纹连接并将截锥螺旋压缩弹簧、针阀阀杆、孔阀泵体压紧。所述凸台和纵槽之间的针阀泵杆外圆周面上设有环型密封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结构简单合理,止回效果好,在注油泵的作用下,润滑油脂为高压环境,高压的润滑油脂将针阀泵杆推出孔阀泵体一定距离,注油泵中润滑油脂通过针阀泵杆的纵槽流出并进入高压软管,供客户使用;在停止使用时,截锥螺旋压缩弹簧复位,将针阀泵杆压回孔阀泵体内,同时,针阀泵杆上的环形密封圈进一步阻止油脂反向流动,实现油脂的单向流动。第二,针阀泵杆采用CrWMn材料,耐磨,耐易损,有效解决出油效果不佳状况、止回效果不好的问题。第三,实用性强,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与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的注油止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的注油止回机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的注油止回机构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桶身、3脚踏支架、4高压软管、5注油枪、6桶盖、7丝杆柄、8手柄、9丝杆、10上盖螺栓、11压油板、12皮碗、13注油止回机构、14放气螺母、15轮子、16针阀泵杆、17孔阀泵体、18截锥螺旋压缩弹簧、19壳体、20凸环、21纵槽、22通孔、23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I所示,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包括底座I、桶身2、注油器盖6、脚踏支架 3、注油泵、高压软管4、注油枪5、注油止回机构13。注油泵包括复位弹簧、活塞、泵室,泵室上设有放气螺母14,活塞的活塞杆连接脚踏支架3。桶身2上设有桶盖6,桶盖6通过上盖螺栓10固定在桶身2上。桶盖6的中孔内设有丝杆9。桶身2和注油泵安装设置在底座I上,底座I上设有轮子15。皮碗12的底部用螺栓连接固定在压油板11上组成橡胶碗活塞。伸入桶盖6下方的丝杆9上固定有橡胶碗活塞,伸出桶盖6外的丝杆9的末端连接手柄8。手柄8与桶盖6之间的丝杆9上对称设有丝杆柄7。橡胶碗活塞置于桶身2内,橡胶碗活塞与桶底之间形成贮油腔。注油止回机构13—端与注油泵的泵室相连接,其另一端经由高压软管4连接注油枪5。如图2、3、4所示,注油止回机构13由针阀泵芯16、孔阀泵体17、截锥螺旋压缩弹簧18和壳体19构成。壳体19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截锥螺旋压缩弹簧18、针阀泵杆16和孔阀泵体17。针阀泵芯16 —端设置在孔阀泵体17内,针阀泵芯16另一端设置截锥螺旋压缩弹簧18。孔阀泵体17的中心设有通孔22,针阀泵杆16上设有凸环20,凸环20的直径大于孔阀泵体17中心通孔22的直径。针阀泵杆16 —端设置在孔阀泵体17的中心通孔22内,针阀泵杆16通过凸环20设置在孔阀泵体17上,截锥螺旋压缩弹簧18设置在凸台20外的针阀泵杆16的端部。伸入到孔阀泵体内的针阀泵杆上设有供油路通过的纵槽21。壳体19有外壳和内壳组成,外壳和内壳螺纹连接并将截锥螺旋压缩弹簧18、针阀阀杆16、孔阀泵体17压紧。凸台20和纵槽21之间的针阀泵杆外圆周面上加工有环型密封圈23。注油止回机构的组装和使用方法将针阀泵杆16设有纵槽21的一端插入到孔阀泵体17的中心通孔22内,并通过凸台20将针阀泵杆16放置在孔阀泵体17上,将针阀泵杆16和孔阀泵体17整体置入外壳中,将截锥螺旋压缩弹簧18的小端面套装在针阀泵杆16的端部,旋上内壳,压紧截锥螺旋压缩弹簧。在注油泵的作用下,润滑油脂为高压环境,高压的润滑油脂将针阀泵杆16推出孔阀泵体17 —定距离,注油泵中润滑油脂通过针阀泵杆16的纵槽21流出并进入高压软管4,供客户使用。在停止使用时,截锥螺旋压缩弹簧18复位,将针阀泵杆16压回孔阀泵体17内,实现油脂的单向流动。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的组装手柄8、轮子15如图安装紧固。将丝杆柄7反向旋转,使压油板11靠近桶盖6。卸下三只MlO上盖螺栓10,把桶盖6、压油板11和皮碗12从桶内提出。向桶内加润滑油脂,每次桶内油脂要抹平,不能留有空气。把润滑油脂加入桶身2内(留出压油板11、皮碗12的空隙),如油脂面与上口距离较大,稍微使压油板11、皮碗12倾斜一定的角度,使皮碗12与油脂面更好接触,无空气残余。然后将上部零件按原位装配好旋紧,将丝杆柄7正方向旋转,使压油板11、皮碗12向油脂面施加压力(用力不必过 猛)。松开放气螺母14,脚踏几次,脚踏支架3每踏一次必须回升到最高点,再往复,使放气螺母14出油为止,紧固,再踏两次以上,高压软管4产生压力,提起注油枪5勾动扳机,即可出油。桶身内润滑油低于进油口高度,须重复以上程序即可反复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包括底座、桶身、桶盖、脚踏支架、注油泵、高压软管、注油枪、注油止回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注油止回机构由针阀泵杆、孔阀泵体、截锥螺旋压缩弹簧和壳体构成,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截锥螺旋压缩弹簧、针阀泵杆和孔阀泵体,孔阀泵体的中心设有通孔,针阀泵杆上设有凸环,凸环的直径大于孔阀泵体中心通孔的直径,针阀泵杆一端设置在孔阀泵体的中心通孔内,针阀泵杆通过凸环设置在孔阀泵体上,截锥螺旋压缩弹簧设置在凸台外的针阀泵杆端部,伸入到孔阀泵体内的针阀泵杆上设有供油路通过的纵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有外壳和内壳组成,外壳和内壳螺纹连接并将截锥螺旋压缩弹簧、针阀阀杆、孔阀泵体压紧。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其特征是,所述凸台和纵槽之间的针阀泵杆外圆周面上设有环型密封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属于工具
,包括底座、桶身、桶盖、脚踏支架、注油泵、高压软管、注油枪、注油止回机构,注油止回机构由针阀泵杆、孔阀泵体、截锥螺旋压缩弹簧和壳体构成,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截锥螺旋压缩弹簧、针阀泵杆和孔阀泵体,孔阀泵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脚踏高压注油器,包括底座、桶身、桶盖、脚踏支架、注油泵、高压软管、注油枪、注油止回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注油止回机构由针阀泵杆、孔阀泵体、截锥螺旋压缩弹簧和壳体构成,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截锥螺旋压缩弹簧、针阀泵杆和孔阀泵体,孔阀泵体的中心设有通孔,针阀泵杆上设有凸环,凸环的直径大于孔阀泵体中心通孔的直径,针阀泵杆一端设置在孔阀泵体的中心通孔内,针阀泵杆通过凸环设置在孔阀泵体上,截锥螺旋压缩弹簧设置在凸台外的针阀泵杆端部,伸入到孔阀泵体内的针阀泵杆上设有供油路通过的纵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琼花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