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基胶凝材料水化放热引起温升,在混凝土体量大的情况下,聚集在其内部的水化热不易散发,内部温度快速上升,而表面散热相对容易,因而容易形成显著的内外温差,使浇筑面层产生拉应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系统。本技术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及冷却水道,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多个,预埋于所述大体积混凝土内;所述冷却水道为多个,且环绕于各温度传感器分布。本技术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中,所述各温度传感器在大体积混凝土内等间距分布。本技术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中,还包括一个温度显示器及多个冷却水泵,所述温度显示器与各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各冷却水泵与各冷却水道分别连通。本技术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中,通过在该大体积混凝土内均布多个温度传感器,从而可获知该大体积混凝土内各个区域的温度数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环绕于各温度传感器分布的冷却水道对其中的高温区域予以降温,从而避免了该大体积混凝土内因局部温升过高而产生的不利拉应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21、22、23、24,这些温度传感器21、22、23、24被预埋于该大体积混凝土 I之内,且彼此呈等间距分布。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制造的大体积混凝土的形状而确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及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多个,预埋于所述大体积混凝土内;所述冷却水道为多个,且环绕于各温度传感器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俊丽,刘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