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铸造。冒口颈是冒口本体与铸件间的补缩通道,现有技术中,人们试图采用缩短冒口颈长度的方法来提高冒口的补缩能力,但因砂型强度有限而必须保留一定长度的冒口颈,同时,为保证获得完美的铸件外形,一般设计一定高度的凸台来放置冒口,以防敲断冒口时,铸件本体被破坏,这样使后续打磨工作量较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冒口的补缩能力强、易折断、易切割,铸件后续打磨简单方便的冒口颈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冒口颈盘,呈盘子状,盘底的中心开有通孔。盘体和盘底可制成各种形状。整体可采用普通耐火材料、保温耐火材料、发热耐火材料等。本技术采用普通耐火材料、保温耐火材料、发热耐火材料,可将冒口颈做得很短,当金属液充满冒口后,冒口颈盘处的吸热量远小于普通砂型冒口颈处的吸热量,从而延长了冒口颈处金属液的凝固时间,增强了冒口的补缩效果,可进一步缩小冒口颈的截面积,能有效控制冒口断裂面的位置,易折断,易切割,减少清理打磨工作量,节约磨料,且可避免了砂型冒口颈因强度不足而造成铸件“夹砂”的可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适用于自硬砂工艺。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图2是图1实施例的应用状态图。一种冒口颈盘,采用普通耐火材料或保温耐火材料、发热耐火材料(例陶瓷、耐火粘土等),呈盘子状,包括盘体6、盘底1,盘底1的中心开有通孔2。盘体6和盘底1可制成各种形状。使用时,将冒口颈盘置于铸型5与冒口本体3之间,图2中还有砂型4。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冒口颈盘,其特征在于:呈盘子状,盘底的中心开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冒口颈盘,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天良,陈立夏,
申请(专利权)人:盛天良,陈立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