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切割机的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733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吸附装置,其包括集尘箱、防尘罩及吸风机构,集尘箱设置于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台的下方,且集尘箱的底壁呈倾斜结构,且集尘箱的底壁上对称地开设有至少两个吸风口,防尘罩对应可移离地罩设于吸风口的上方,吸风机构设置于集尘箱外并对应于吸风口的下方,吸风机构控制吸风口排风,从而将待切割的材料吸附于工作台上;底壁上至少两个对称的吸风口的设置,使吸风机构产生的吸附力更均匀有力,从而把待切割的材料平稳地吸附于工作台上,增加切割精度;而集尘箱底壁的倾斜结构设计,使得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尘屑通过倾斜的底壁自动滑落到集尘箱的底部,使尘屑自动被收集,便于清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切割
,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激光切割机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切割中,激光切割是利用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扫描过材料表面,在极短时间内将材料加热到几千至上万摄氏度,使材料融化或气化,再将融化或气化物质从切缝中吹走,达到切割材料的目的。激光可切割的材料很多,包括有机玻璃、木板、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以及不锈钢、碳钢、合金钢、铝板等金属材料。激光切割机一般包括操作机架、工作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及激光头,所述操作机架上形成有废料槽且所述废料槽的侧壁设有吸风机构,所述工作台呈网状结构且所述工作台盖合于所述废料槽的上方用于放置待切割的材料,所述吸风机构将待切割的材料吸附于所述工作台上,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平行设于所述废料槽的两侧,所述第二导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激光头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导轨相对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及控制所述激光头相对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从而使所述激光头对准待切割的材料,然后所述激光头依照计算机的程序命令对所述工作台上的待切割材料进行切割。由上可知,现有激光切割机在计算机程序命令的控制下可自动完成对材料的切割,切割效率高,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吸风机构设于废料槽的侧壁处,因此吸风机构对待切割的材料所产生的吸力不够,从而不能把待切割的材料平稳的吸附于所述工作台上,进而影响激光头对待切割材料的切割精度;另外,废料槽的底部为平面结构,使掉落于其上的尘屑难以清除。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附力均匀有力,且能够自动收集切割产生的尘屑的吸附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力均匀有力,且能够自动收集激光切割机切割时产生的尘屑的吸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吸附装置,其设置于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台下,所述激光切割机的吸附装置包括集尘箱、防尘罩及吸风机构,所述集尘箱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且所述集尘箱的底壁呈倾斜结构,所述集尘箱的底壁上对称地开设有至少两个吸风口,所述防尘罩对应可移离地罩设于所述吸风口的上方,所述吸风机构设置于所述集尘箱外并对应于所述吸风口的下方,所述吸风机构控制所述吸风口排风,从而将待切割的材料吸附于所述工作台上。较佳地,所述集尘箱的底壁由其顶部向其底部倾斜延伸形成,因此,掉落于集尘箱内的尘屑会自动滑落到集尘箱的底部,便于清除。较佳地,所述防尘罩呈下端开口的空心锥台状,所述防尘罩的下端开口处的面积大于其上端面的面积。较佳地,所述防尘罩呈四棱锥台状。较佳地,所述防尘罩的上端面呈正方形,且所述防尘罩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开ロ。 较佳地,所述开ロ沿所述防尘罩的侧壁自上向下依次増大。较佳地,所述防尘罩的上端面上设有供使用者操作的把手。较佳地,述集尘箱的底壁上设有若干凸块,所述凸块形成与所述防尘罩匹配的限位区,所述防尘罩收容于所述限位区内时,所述防尘罩的上端面正对所述吸风ロ。较佳地,所述吸风机构包括导风管及抽风机,所述导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吸风ロ连接,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抽风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激光切割机的吸附装置,包 括集尘箱、防尘罩及吸风机构,所述集尘箱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且所述集尘箱的底壁呈倾斜结构,且所述集尘箱的底壁上对称地开设有至少两个吸风ロ,所述防尘罩对应可移离地罩设于所述吸风ロ的上方,所述吸风机构设置于所述集尘箱外并对应于所述吸风ロ的下方,所述吸风机构控制所述吸风ロ排风,从而将待切割的材料吸附于所述工作台上;底壁上至少两个対称的吸风ロ的设置,使吸风机构产生的吸附カ更均匀有力,从而把待切割的材料平稳地吸附于所述工作台上,増加切割精度;而集尘箱底壁的倾斜结构设计,使得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尘屑通过倾斜的底壁自动滑落到集尘箱的底部,使尘屑自动被收集,便于清除。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激光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拆除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拆除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防尘罩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參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吸附装置50,其产生的吸附カ更均匀有力,从而把待切割的材料平稳的吸附于所述工作台20上,増加切割精度;且使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尘屑通过倾斜的底壁511自动滑落到集尘箱51的底部,使尘屑自动被收集,便于清除。如图I所示,所述激光切割机I包括操作机架10、工作台20、第一导轨31、第二导轨32、激光头40及吸附装置50,吸附装置50设置于操作机架10上,所述工作台20呈网状结构,且工作台20盖设于吸附装置50的上方用于放置待切割的材料,在工作台20的两侧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31,所述第二导轨32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导轨31滑动连接,所述激光头40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导轨32上,因此,激光头40可沿第二导轨32左右滑动,第二导轨32可沿第一导轨31前后滑动,通过第一导轨31及第ニ导轨32配合可使所述激光头40在所述工作台20上前后左右滑动,从而对工作台20上的待切割材料进行相应的切割。如图2、图3所示,所述吸附装置50包括集尘箱51、防尘罩52及吸风机构(图未示),其中,吸风机构包括导风管及抽风机。所述集尘箱51设置于操作机架10上且位于工作台20的下方,且所述集尘箱51的底壁511呈倾斜结构。具体地,所述集尘箱51包括底壁511、前侧壁512、左侧壁513及右侧壁(图未示),所述底壁511由集尘箱51的顶部向其底部向下倾斜设置,左侧壁513、右侧壁分别设置于底壁511的左右两侧,前侧壁512设置于底壁511的前侧,底壁511、前侧壁512、左侧壁513及所述右侧壁围成所述集尘箱51的容纳腔514,工作台2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514的上方。另外,在底壁511上对称地开设有至少两个吸风口 511a,至少两个防尘罩52分别对应可移离地罩设于所述吸风口 511a的上方。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底壁511上开设有两个吸风口 511a,两个防尘罩52对应盖设于两所述吸风口 511a上。所述导风管分别与所述吸风口 511a连接,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抽风机连接,所述抽风机控制所述吸风口 511a排风,从而将待切割的材料吸附于所述工作台20上,两个吸风口 511a的设计,使抽风机产生的吸附力更均匀,因此,能将待切割的材料平稳的吸附于所述工作台20上,以方便进行切割操作,增加切割精度。当然,所述吸风口 511a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找中的两个,还可以根据应用需要均匀 地开设更多个吸风口 511a,以增大抽风机产生的吸附力,并使所述吸附力更均匀。如图3所示,所述集尘箱51的底壁511上还设有若干凸块511b,所述凸块51 Ib对应设置于所述吸风口 511a的周围,并形成与所述防尘罩52相匹配的限位区,具体地,每一所述吸风口 511a的周围均设置有四个所述凸块511b,四个所述凸块511b形成与所述防尘罩52的下端开口配合的正方形限位区,所述防尘罩52收容于所述限位区内,以防止所述防尘罩52出现滑动的情况,所述防尘罩52的上表面正对所述吸风口 511a。防尘罩52的上表面正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吸附装置,设置于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台下,其特征在于:包括集尘箱、防尘罩及吸风机构,所述集尘箱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且所述集尘箱的底壁呈倾斜结构,所述集尘箱的底壁上对称地开设有至少两个吸风口,所述防尘罩对应可移离地罩设于所述吸风口的上方,所述吸风机构设置于所述集尘箱外并对应于所述吸风口的下方,所述吸风机构控制所述吸风口排风,从而将待切割的材料吸附于所述工作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玉东尹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