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回位的弯曲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700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回位的弯曲模,包括有上模、下模,所述的上模的上端带有燕尾槽导轨,下模的上端燕尾槽导轨,下模的上端具有V形凹槽,上模的下端具有与V形凹槽相匹配的V形冲头,上模外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下端固定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V型冲头弯曲工件,结构设计简单,制作成本很低,适用于普通的弯曲工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回位的弯曲模
技术介绍
自动回位的弯曲模的结构与一般冲裁模结构相似,分上下两个部分,它由凸、凹模,定位、卸料、导向及紧固件等组成,但自动回位的弯曲模具还有它的特点,如凸、凹模除一般动作外,有时还需要作摆动、转动等动作。自动回位的弯曲模结构形式应根据弯曲件形状,精度要求及生产批量等进行选择。目前的自动回位的弯曲模结构设计过于复杂,不适于当前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回位的弯曲模,采用V型冲头弯曲工件,结构设计简单,制作成本很低,适用于普通的弯曲工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回位的弯曲模,包括有上模、下模,所述的上模的上端带有燕尾槽导轨,下模的上端燕尾槽导轨,下模的上端具有V形凹槽,上模的下端具有与V形凹槽相匹配的V形冲头,上模外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下端固定设有弹簧。所述的V形冲头的底端具有圆弧段。本技术采用V型冲头弯曲工件,结构设计简单,制作成本很低,适用于普通的弯曲工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自动回位的弯曲模,包括有上模I、下模2,上模I的上端带有燕尾槽导轨3,下模2的上端燕尾槽导轨4,下模2的上端具有V形凹槽5,上模I的下端具有与V形凹槽相匹配的V形冲头6,上模I外固定安装有支撑台8,支撑台8的下端固定设有弹簧9,V形冲头的底端具有圆弧段7。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回位的弯曲模,包括有上模、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的上端带有燕尾槽导轨,下模的上端燕尾槽导轨,下模的上端具有V形凹槽,上模的下端具有与V形凹槽相匹配的V形冲头,上模外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下端固定设有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回位的弯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形冲头的底端具有圆弧段。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回位的弯曲模,包括有上模、下模,所述的上模的上端带有燕尾槽导轨,下模的上端燕尾槽导轨,下模的上端具有V形凹槽,上模的下端具有与V形凹槽相匹配的V形冲头,上模外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下端固定设有弹簧。本技术采用V型冲头弯曲工件,结构设计简单,制作成本很低,适用于普通的弯曲工序。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655464SQ201220226609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杨奎琦, 陈正义, 张斌 申请人:昌利锻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回位的弯曲模,包括有上模、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的上端带有燕尾槽导轨,下模的上端燕尾槽导轨,下模的上端具有V形凹槽,上模的下端具有与V形凹槽相匹配的V形冲头,上模外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下端固定设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奎琦陈正义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昌利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