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定组合螺钉系统,包括组件(A)、组件(B)及锁定接骨板(C),组件(A)由螺纹(1)及螺纹(2)两部分构成,螺纹(2)尾部设置有结构(3),组件(B)由螺纹(4)、螺纹(5),组件(B)内部中空,螺纹(5)内设置有中空结构(7);螺纹(2)尾部结构(3)直径小于组件(B)内部中空的孔径;组件(A)与组件(B)通过螺纹(2)与螺纹(4)连接,组件(B)与锁定接骨板(C)通过的螺纹(5)与螺纹(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2)、(4)的螺距等于螺纹(5)、(12)的螺距,螺纹(1)、(2)、(4)、(5)、(12)为同轴螺纹。能够治疗比较严重的骨折,同时降低患者治疗时的痛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骨折内固定装置,尤其涉及应用于关节粉碎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关节骨折的治疗原则如下关节内骨折需要关节面的无创解剖复位、关节内骨折块的加压并坚强固定、植骨及植骨后接骨板支撑以重建干骺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重建关节干骺端需要保护软组织的活力及包膜的完整性,干骺端骨折块不需要解剖复位,只要保持肢体的轴线,通过整体结构的相对稳定来允许有控制的早期功能锻炼。但是当关节面粉碎程度较重时无法实现关节面之间的加压固定,因为粉碎的骨折块无法良好传递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拉力螺钉技术会导致关节宽度变窄,影响关节复位,目前临床上处理这一情况主流技术为锁定接骨板技术,通过螺钉与接骨板之间的角度稳定性支撑关节面;这一技术的缺点如下锁定螺钉螺纹较浅,更类似于螺栓,在松质骨内的抗拔出力较差;而普通松质骨螺钉在松质骨内的抗拔出力优良,但是无法与锁定接骨板形成一个锁定的整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关节面粉碎程度较重、无法采用加压技术这一情况下提供一种锁定组合螺钉系统,使这一螺钉系统具有锁定接骨板系统具有的轴向角度稳定性,同时也具备松质骨螺钉在松质骨内良好的抗拔出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锁定组合螺钉系统,包括组件A、组件B及锁定接骨板C,组件A由螺纹I及螺纹2两部分构成,螺纹2尾部设置有结构3,组件B由螺纹4、螺纹5,组件B内部中空,螺纹5内设置有中空结构7 ;螺纹2尾部结构3直径小于组件B内部中空的孔径;组件A与组件B通过螺纹2与螺纹4连接,组件B与锁定接骨板C通过的螺纹5与螺纹12连接;其中所述螺纹2、4的螺距等于螺纹5、12的螺距,螺纹1、2、4、5、12为同轴螺纹。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锁定组合螺钉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组件B螺纹5部分的壁厚大于或等于螺纹4部分的壁厚。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锁定组合螺钉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组件B由螺纹4、螺纹5及螺纹9构成,带有锥度的螺纹9与螺纹12实现压配螺纹连接,螺纹5的螺距及螺纹深度等于螺纹9的螺距及螺纹深度。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锁定组合螺钉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组件A螺纹2的尾部设置的结构3,其形状为棱柱状或梅花形柱状,其设置在螺纹2轴芯里或位于螺纹2轴芯外。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锁定组合螺钉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组件A的螺纹I的螺纹深度及螺距大于螺纹2的螺纹深度及螺距,所述组件B螺纹5内设置的中空结构7形状为棱柱状或梅花形柱状。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锁定组合螺钉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组件B非螺纹表面有数量众多的微孔。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锁定组合螺钉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组件B内部设置有过度无螺纹部8连接螺纹4与组件B尾部的中空结构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锁定组合螺钉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2尾部的结构3与复合起子的内起子10相匹配,所述组件B尾部的中空结构7与复合起子的外起子11相匹配。 本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包括一、螺纹I在松质骨内锚固,提供了良好的抗拔出力;螺纹2、4与螺纹5、9、12实现了组件A、组件B及接骨板C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其具有良好角度轴向稳定性的同时提高螺钉的在松质骨内抗拔出力;二、组件B带有锥度的螺纹9与锁定接骨板C的螺纹12压配式螺纹固定,使得组件B与接骨板C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三、组件B表面非螺纹部分经过喷涂处理,使得表面形成数量众多的微孔,这样骨就会长入微孔内,形成骨性结合,从而获得生物学固定,进一步提高了骨-螺钉界面的稳定性;这在存在骨质疏松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四、采用本技术所述装置,则拧入关节内骨折块的装置所需的扭力可以依靠器械进行精确计算,不存在学习曲线的坡度,有利于这一技术量化标准的形成及普及。附图说明图I为组件A的示意图。图2为组件A的端面示意图。图3为I型组件B的示意图。图4为I型组件B端面示意图。图5为II型组件B的示意图。图6为锁定接骨板C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组件A、II型组件B及锁定接骨板C连接示意图。图8为组件A、表面有微孔的II型组件B及锁定接骨板C连接示意图。图9为复合起子的示意图。图10为复合起子的内起子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所述系统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关节骨折为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图11,本技术所述锁定组合螺钉系统由以下组成组件A、组件B及锁定接骨板C,还包括配合使用的复合起子。其中包括螺纹I、螺纹2、结构3、螺纹4、螺纹5、螺纹4内部中空6、螺纹5内部中空7、过度无螺纹部8、螺纹9、内起子10、外起子11、螺纹12。如图1、2所示,组件A由螺纹1,螺纹2组成,螺纹2尾部设置有结构3,其形状多样的,例如棱柱状或梅花形,其位置可以位于螺纹2轴芯里或位于螺纹2轴芯外;结构3直径小于组件B内部中空部分,与结构3匹配的复合起子或套筒可以穿过组件B中空,通过该棱柱状结构固定组件A。无论螺纹2尾部为何种形状,复合起子的内起子都要设计成与螺纹2尾部结构3相匹配。螺纹I类似或等同于标准松质骨螺钉的螺纹设计,其螺纹深度与螺距相对于螺纹2较大。使用时,螺纹I拧入对侧关节内骨折块,此时组件A与对侧关节内骨折块锚固。螺纹I应拧过骨折线,完全进入对侧关节内骨折块内,螺纹I提供的抗拔出力优于锁定螺钉,其效果类似或等同于松质骨螺钉。螺纹2的螺纹深度及螺距小于螺纹I的螺纹深度及螺距,螺纹2是辅助关节内关节内骨折块复位并实现骨折块间加压效应的一部分。位于螺纹2尾部的结构3,一方面可以利用该结构将组件A拧入骨折块内,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其与复合起子的内起子匹配,以固定组件A。如图3-5所示组件B由螺纹4、过度无螺纹部8、螺纹5、螺纹9组成,组件B内部为中空,复合起子内起子可以穿过该中空部分,从而固定组件A。过度无螺纹部8的作用是提供组件B的长度变化,其也可以设计成螺纹4,其不是必须的,设置过度无螺纹部8可以提供潜在的力学优势。螺纹4与组件A螺纹2的螺距及螺纹深度相同,螺纹2与螺纹4之间的连接实现了组件A与组件B的连接。螺纹5、9的螺距等于螺纹4的螺距,螺纹5、9是连接组件B与锁定接骨板C的一部分。螺纹5、9内部设置的中空结构7,其形状多样的,例如棱柱状或梅花形。利用复合起子可以将组件B连接于组件A及锁定接骨板C。螺纹5内部的中空结构7的孔径大于组件A结构3的直径,以便于复合起子的内起子可以穿过组件B内的中空部分,在复合起子的外起子转动组件B时将组件A固定住。所述组件B中过度无螺纹部8及螺纹5部分的壁厚度大于或等于螺纹4的壁厚度,所以过度无螺纹部8及螺纹5力学性能不低于螺纹4 ;这样设计的物理学原理如下在外力作用下,锁定内固定结构下锁钉所受到的应力从锁钉钉尖部至钉尾部逐渐变大;这一设计降低了组合螺钉在体内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复合起子的内起子可以穿过组件B内的中空部分,在复合起子的外起子转动组件B时将组件A固定住;组件B尾部带有锥度的螺纹9与螺纹12实现压配样螺纹连接。如图6-图11所示,锁定接骨板C形状可以是多样的,其设置有螺纹12,其螺距及螺纹的深度与螺纹5、9、12相同,螺纹12与螺纹5尾部带有锥度的螺纹9之间的连接可以实现组件B与锁定接骨板C之间的锁定,实现压配式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定组合螺钉系统,包括组件(A)、组件(B)及锁定接骨板(C),组件(A)由螺纹(1)及螺纹(2)两部分构成,螺纹(2)尾部设置有结构(3),组件(B)由螺纹(4)、螺纹(5),组件(B)内部中空,螺纹(5)内设置有中空结构(7);螺纹(2)尾部结构(3)直径小于组件(B)内部中空的孔径;组件(A)与组件(B)通过螺纹(2)与螺纹(4)连接,组件(B)与锁定接骨板(C)通过的螺纹(5)与螺纹(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2)、(4)的螺距等于螺纹(5)、(12)的螺距,螺纹(1)、(2)、(4)、(5)、(12)为同轴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达强,秦琳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世一电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