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挂图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上部并排固定的导向定滑轮组、悬挂定滑轮组、悬挂定滑轮以及下部固定的拉线缠绕装置;导向定滑轮组包括两个左右并排的定滑轮,悬挂定滑轮组包括两个上下并排的定滑轮;拉线一端固定于缠绕装置上,另一端通过拉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依次通过导向滑轮组上的其中一个定滑轮、悬挂滑轮组中位于上部的定滑轮以及定滑轮与底部夹板的一端连接,另一路依次通过导向滑轮组上的另一个定滑轮、悬挂滑轮组中位于下部的定滑轮与底部夹板的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加方便在大型教室里悬挂中大型的教材图纸,省时省力并且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领域,特别涉及ー种教学用挂图装置。技术背景目前教学中教材配图多为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电子版或者普通环境下的纸质印刷版,由于经费及其他原因,很多学校不具备全部使用电子版的条件,因此纸质印刷版在较长时间内还将在部分学校内广泛使用,目前挂图多采用胶带或者磁性块压等方式,但是由于此种挂图方式不具有升降功能,当在大型教室悬挂中大型的教材配图时,就需要学生踩在桌子或者梯子上悬挂,其一费时费力,其ニ登高作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教学用挂图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上部并排固定的导向定滑轮组、悬挂定滑轮组、悬挂定滑轮以及下部固定的拉线缠绕装置;导向定滑轮组包括两个左右并排的定滑轮,悬挂定滑轮组包括两个上下并排的定滑轮;拉线一端固定于缠绕装置上,另一端通过拉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依次通过导向滑轮组上的其中ー个定滑轮、悬挂滑轮组中位于上部的定滑轮以及定滑轮与底部夹板的一端连接,另一路依次通过导向滑轮组上的另ー个定滑轮、悬挂滑轮组中位于下部的定滑轮与底部夹板的另一端连接。以上方案还包括以下改进首先给出ー种新型的缠绕装置,其外部设有上部开ロ的保护外壳、内部设有用干缠绕拉线的エ字轮;エ字轮通过内孔与贯穿保护外壳的转轴固定连接,转轴与保护外壳之间为可抽拉连接;转轴一端连接挡块,另一端连接摇柄;连接摇柄的一端转轴上设有凸块,并能够与保护外壳相应端面上的凹槽榫接配合。エ字轮与转轴的连接方式可任意选择,只要能エ字轮可随转轴的转动而转动,可以为固定连接,比如焊接或者过盈配合连接,也可以为可拆卸便于维护的活动连接,比如以下给出的连接方式エ字轮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保护外壳固定连接,エ字轮内孔为方形内孔,转轴中与内孔连接部分的截面设为与方形内孔榫接配合的方形,且转轴的方形部分与エ字轮方形内孔滑动配合。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本技术更加方便在大型教室里悬挂中大型的教材图纸,省时省力并且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导向定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悬挂定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中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工作状态);图5是图I中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非工作状态);图6是图4中A-A剖面图;图7是图4中B-B剖面图;图8是图I中拉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向定滑轮组(1-1左定滑轮,1-2、右定滑轮);2、悬挂定滑轮组定滑轮(2-1、上定滑轮,2-2、下定滑轮);3、悬挂定滑轮;4、缠绕装置(4-1、保护外壳,4-2、エ字轮,4-3、转轴,4-4、摇柄,4-5、挡块,4-6、外壳端面,4_7、凸块,4_8、轴承,4_9方形内孔);5、夹板,6、拉线,7、拉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參照图f 8,给出本技术的ー种具体实施例ー种教学用挂图装置,包括上部并排固定的导向定滑轮组I、悬挂定滑轮组2、悬挂定滑轮3以及下部固定的拉线缠绕装置4,拉线缠绕装置4上缠绕拉线6 ;导向定滑轮组I包括两个并排的左、右定滑轮1-1、1-2,悬挂定滑轮组2包括两个并排的上、下定滑轮2-1、2-2。缠绕装置4的外部设有上部开ロ的保护外壳4-1 (开ロ用于使拉线能够通过并缠绕在エ字轮上)、内部设有用于缠绕拉线的エ字轮4-2 ;エ字轮4-2两端分别通过轴承4-8与保护外壳4-1固定连接(轴承4_8外圈、内圈可以分别采用过盈配合与保护外壳4-1及エ字轮4-2连接),エ字轮4-2内孔设计为方形内孔4-9,转轴4-3中与内孔连接部分的截面设为与方形内孔4-9榫接配合的方形,且转轴4-3的方形部分与エ字轮4-2方形内孔4-9滑动配合;转轴4-3的贯穿整个保护外壳4_1,且与保护外壳4-1之间为可抽拉连接;转轴一端连接挡块4-5,另一端连接摇柄4-4,且连接摇柄4-4的一端转轴4-3上设有凸块4-7,并能够与保护外壳4-1相应端面4_6上的凹槽榫接配合。拉线6—端固定于エ字轮4-2上,另一端通过拉环7 (下部ー个孔,上部两个孔)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依次通过导向滑轮组I上的左定滑轮1-1、悬挂滑轮组2中上定滑轮2-1以及悬挂定滑轮3与底部夹板5的右端连接,另一路依次通过导向滑轮组I上右定滑轮1-2、悬挂滑轮组2中下定滑轮2-2与底部夹板5的左端连接。上述装置操作如下首先在夹板5上固定好教材配图,然后向外拉动摇柄4-4,使凸块4-7与外壳端面4-6上的凹槽脱离,且转轴4-3在エ字轮4-2的内孔中滑动,当挡块4_5抵靠在保护外壳4-1的另一端面时,停止拉动;然后摇动摇柄4-4,转轴4-3带动エ字轮4-2沿轴承4-8旋转,同时将拉环7下端的拉线6逐步缠绕在エ字轮4-2上,上端的其中一路拉线6通过左定滑轮1-1、上定滑轮2-1以及悬挂定滑轮3上提夹板5的右端,另一路拉线6通过右定滑轮1-2、悬下定滑轮2-2上提夹板5的左端,从而实现教材配图的上升。当上升到位后,向内推动摇柄4-4,使凸块4-7与外壳端面4-6上的凹槽榫接,实现锁定转轴4-3。当需要下降配图时,再次向外拉动摇柄4-4,使凸块4-7与外壳端面4-6上的凹槽脱离,此时由于夹板以及配图的重力作用,即可实现转轴4-3的反向旋转,从而实现教材配图的下降。实施例2保持实施例I其他部分结构的基础上,去除轴承4-8,并将转轴4-3与エ字轮直接焊接或者过盈配合固定,操作过程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拉、推摇柄4-4时,转轴4-3及エ字轮4-2同步移动,但同样可以实现教材配图的升降 。权利要求1.ー种教学用挂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并排固定的导向定滑轮组(I)、悬挂定滑轮组(2)、悬挂定滑轮(3)以及下部固定的拉线缠绕装置(4);所述的导向定滑轮组(I)包括两个左右并排的定滑轮(1-1、1_2),所述的悬挂定滑轮组(2)包括两个上下并排的定滑轮(2-1、2-2);所述的拉线(6)—端固定于缠绕装置(4)上,另一端通过拉环(7)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依次通过导向滑轮组(I)上的其中ー个定滑轮(1-1)、悬挂滑轮组(2)中位于上部的定滑轮(2-1)以及悬挂定滑轮(3)与底部夹板(5)的一端连接,另一路依次通过导向滑轮组(I)上的另ー个定滑轮(1-2)、悬挂滑轮组(2)中位于下部的定滑轮(2-2)与底部夹板(5)的另一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教学用挂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缠绕装置(4)的外部设有上部开ロ的保护外壳(4-1)、内部设有用于缠绕拉线的エ字轮(4-2);所述的エ字轮(4-2)通过内孔与贯穿保护外壳(4-1)的转轴(4-3)连接,所述转轴(4-3)与保护外壳(4-1)之间为可抽拉连接;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挡块(4-5),另一端连接摇柄(4-4);所述的连接摇柄(4-4)的一端转轴(4-3)上设有凸块(4-7),并能够与保护外壳(4-1)相应端面(4-6)上的凹槽榫接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用挂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エ字轮(4-2)与转轴(4-3)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过盈配合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用挂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エ字轮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4-8 )与保护外壳(4-1)固定连接,エ字轮(4-2 )内孔为方形内孔(4-9 ),所述转轴(4-3 )中与内孔连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学用挂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并排固定的导向定滑轮组(1)、悬挂定滑轮组(2)、悬挂定滑轮(3)以及下部固定的拉线缠绕装置(4);所述的导向定滑轮组(1)包括两个左右并排的定滑轮(1?1、1?2),所述的悬挂定滑轮组(2)包括两个上下并排的定滑轮(2?1、2?2);所述的拉线(6)一端固定于缠绕装置(4)上,另一端通过拉环(7)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依次通过导向滑轮组(1)上的其中一个定滑轮(1?1)、悬挂滑轮组(2)中位于上部的定滑轮(2?1)以及悬挂定滑轮(3)与底部夹板(5)的一端连接,另一路依次通过导向滑轮组(1)上的另一个定滑轮(1?2)、悬挂滑轮组(2)中位于下部的定滑轮(2?2)与底部夹板(5)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秀娟,张菊红,徐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宋秀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