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气体渗碳钢进行喷丸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93756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进行喷丸处理以便在具有软层的气体渗碳钢中产生高的压缩残余应力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估计生成有最大压缩残余应力的深度,并且不使用表面上的或表面附近的硬度。通过将在由喷射介质的碰撞引起的接触应力下生成有最大应力的深度乘以常数K来估计生成有最大压缩残余应力的深度。使用包括气体渗碳钢并且在该深度处具有超过750HV的硬度的经加工的钢。将具有比该深度处的经加工的钢的硬度大50HV或更多的硬度的喷射介质喷射到经加工的钢上,以在经加工的钢中产生高的压缩残余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进行喷丸处理(shot peening)的方法。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一种。
技术介绍
传统上,已经知道喷丸处理产生压缩残余应力并且增大硬度以提高齿轮的疲劳强度(参见作者日本喷丸处理技术协会;金属疲劳和喷丸处理;出版者Gendai Kogaku-sha ;2004)。此外,为了实现旨在减小部件重量的高疲劳强度,已经知道一种用于增大喷丸处理所产生的压缩残余应力的方法(参见Kazuyoshi Ogawa和Takashi Asano ;对硬化钢的喷丸处理所产生的压缩残余应力的理论预测JSSR学报,第48号(2003年)第31-38页)。然而,在这些研究中,仅专注于材料表面上的或材料表面附近的硬度的平均值。因 此,这些研究所用的方法难以应用于在表面上具有软层的气体渗碳钢,这是因为残余应力受到由喷射介质的碰撞引起的塑性形变以及涉及塑性形变的抑制的经加工的钢的机械特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进行喷丸处理以便在在表面上具有软层的气体渗碳钢中产生高的压缩残余应力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估计生成有最大压缩残余应力的深度,并且不使用关于表面上的或表面附近的硬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祐次辻俊哉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