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阻水海底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155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阻水海底电力电缆,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绞合导体、半导电阻水带、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铅套、非金属护套、防蚀层、钢丝铠装层和外被层,所述绞合导体的间隙中充满可导电的密封胶,所述密封胶由丁基橡胶和碳黑混合制成,所述绝缘屏蔽层和铅套之间设有用于阻水的半导电缓冲层。该海底电力电缆能实现有效可靠的纵向阻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阻水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全阻水海底电カ电缆,属于海底电カ电缆

技术介绍
海底电カ电缆由于安装在环境复杂的海底,长期受到海浪冲击、海水腐蚀及许多未知因素影响,其设计、制造和安装要求都远远高于普通的电缆,并且海底电カ电缆对于阻水的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使用寿命的长短。通常,海底电カ电缆均采用起阻水作用的护套如铅套等来实现径向阻水,但是虽然这种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径向漏水的问题,但是由于外力作用,这种护套可能会受到损伤,水会沿着电缆内存在的缝隙纵向扩散,使相当长的电缆不能使用,当电缆由于漏水需要修复时,为了减少损失,希望这段漏水的长度尽可能短些,因此,对于海底电カ电缆,非常有必要进行纵向阻水的设计。 目前,海底电カ电缆导体的纵向阻水主要依靠向导体各绞层间加入阻水粉或阻水纱来实现。由于加入阻水粉エ艺复杂,难以保证其分布均匀,较多地采用阻水纱。阻水纱通常是以一定的节距缠绕在各个金属线绞合层之间,再经过紧压エ序,使阻水纱间断性地嵌入金属单线之间的空隙,进而形成间断性的“水堵”结构,而不是连续性的导体阻水结构。因此,阻水纱结构也不能实现海底电カ电缆可靠阻水。目前涉及径向阻水的电缆较多,如申请号为CN20092031800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ー种金属复合带径向阻水海底电カ电缆,其根本没有谈到纵向阻水;而申请号为CN201020288554公开了ー种海底电カ电缆,其通过绝缘线芯外的半导电阻水带、导体绞层间绕包的阻水帯,实现纵向和径向阻水的海底电カ电缆。申请号为CN200810024391的中国专利专利技术了ー种具有纵向水密特性的舰船用深水电缆,每根铜丝表面均涂覆有密封胶,在各绝缘层之间和外围填充密封胶填充层组成缆芯,并且此专利技术用在舰船用电缆。海底电カ电缆的纵向阻水技术的实现过程一般如下在单线绞合过程中,加入阻水粉或阻水纱。当导体进水时,阻水粉或阻水纱遇水膨胀,阻止水分纵向渗透。对于浅水区域的海底电カ电缆,以上技术可以较好的完成纵向阻水的效果。但是当海底电カ电缆敷设于较深(如大于100m)的海底时,如果海底电カ电缆由于外力破损而使导体进水,将会承受较高的水压,在阻水粉或阻水纱及时充分膨胀之前,海水已经沿导体侵入很深的距离,纵向阻水的目的将无法达到,进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阻水海底电カ电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较深海底电カ电缆纵向阻水不可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阻水海底电カ电缆,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绞合导体、半导电阻水带、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铅套、非金属护套、防蚀层、钢丝铠装层和外被层,所述绞合导体的间隙中充满可导电的密封胶,所述密封胶由丁基橡胶和碳黑混合制成,所述绝缘屏蔽层和铅套之间设有用于阻水的缓冲层。优选地,所述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的材料为EVA、EBA或EMA与碳黑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交联聚こ烯。优选地,所述非金属护套材料为PVC、PE、氯磺化聚こ烯、LDPE, MDPE和HDPE中的ー种。优选地,所述防蚀层为黄铜带。优选地,所述外被层由聚丙烯绳涂覆防腐浙青形成。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全阻水海底电カ电缆,将可导电的密封胶填充到绞合导体的 间隙,能有效起到纵向阻水的作用,而铅套、非金属护套、外护套本身就可以起到径向阻水的作用,从而本专利技术的电缆可实现可靠的全阻水,当海底电カ电缆因故障而进水吋,即使是受到几百米水深的压力,海水也无法沿着导体的间隙进入电缆内部,从而实现纵向阻水,减少海缆报废长度。附图说明图I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全阻水海底电カ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I导体2密封胶3半导电阻水带4导体屏蔽层5绝缘层6绝缘屏蔽层7缓冲层8铅套9非金属护套10防蚀层11钢丝铠装层12外被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參阅图I。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掲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掲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I所示的全阻水海底电カ电缆,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绞合导体I、半导电阻水带3、导体屏蔽层4、绝缘层5、绝缘屏蔽层6、铅套8、非金属护套9、防蚀层10、钢丝铠装层11和外被层12,绞合导体I的间隙中充满可导电的密封胶2,密封胶2由丁基橡胶和碳黑混合制成,绝缘屏蔽层6和铅套8之间设有用于阻水的半导电缓冲层7,密封胶2填满绞合导体之间的间隙,具有很好的纵向阻水作用。其中密封胶由丁基橡胶和碳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密封性能优良,同时具有足够的导电性,丁基橡胶和碳黑混合之后的工作温度与电缆运行时的工作温度相适应,碳黑是导电的,可以起到均化电场的作用;并且密封胶可以采用挤出或涂覆エ艺,进而填满导体之间的空隙,并且密封胶的致密性更好,所以阻水效果更好。导体I 一般为铜导体,作用是传输电流;密封胶2,由丁基橡胶和碳黑混合制成,多根导体采用热态挤出エ艺分别涂覆可导电的密封胶,经绞合成缆,再涂覆密封胶,使得密封 胶充满多根导体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实现较高水压下的纵向阻水作用;半导电阻水带3,由无纺布撒上碳黑、阻水粉等制成,作用是纵向阻水;导体屏蔽层4,其材料为EVA、EBA或EMA与碳黑的混合物(半导电材料),在导体表面加ー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使导体外表面更平滑,不至于刺伤绝缘层5,并且填满了导体I与绝缘层5之间的气隙,可以起到均化电场、防止尖端放电的作用;绝缘层5,该层材料一般为交联聚こ烯(XLPE),作用是隔绝导体,承受相应的电压防止电流泄漏;绝缘屏蔽层6,该层材料与导体屏蔽层4材料基本一致,它与导体屏蔽层4、绝缘层5同时挤出(三层共挤),可以避免绝缘层5被外面的铅套损伤,而且绝缘屏蔽层6可以确保电场保持在电缆绝缘线芯内;缓冲层7,材料一般为超吸水的聚合物等,作用是保护绝缘线芯不被金属护套损伤或者阻水;铅套8,作用是径向阻水,保护其内部电缆线芯,当系统发生短路时,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也起到屏蔽电场的作用;非金属护套9,材料如PVC、PE、氯磺化聚こ烯、LDPE、MDPE、HDPE等中的ー种,作用是对内部的电缆提供特殊的电气、机械、热、化学和环境保护;防蚀层10,材料为黄铜带,作用是保护非金属护套不被铠装层损伤;钢丝铠装层11,保护电缆不被外力损伤;外被层12由聚丙烯绳涂覆防腐浙青形成,防止海水侵蚀电缆。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当海底电カ电缆因故障而进水吋,由于绞合导体的间隙充满可导电的密封胶,即使是受到几百米水深的压力,海水也无法沿着导体的间隙进入电缆内部,从而实现纵向阻水,減少海缆报废长度,节约修复成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全阻水海底电カ电缆有效克服了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阻水海底电力电缆,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绞合导体(1)、半导电阻水带(3)、导体屏蔽层(4)、绝缘层(5)、绝缘屏蔽层(6)、铅套(8)、非金属护套(9)、防蚀层(10)、钢丝铠装层(11)和外被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导体(1)的间隙中充满可导电的密封胶(2),所述密封胶(2)由丁基橡胶和碳黑混合制成,所述绝缘屏蔽层(6)和铅套(8)之间设有用于阻水的缓冲层(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峰孙建生李春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