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132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与容易弯曲的第一介质的处理同样从装置跟前侧操作性良好地进行难以弯曲的第二介质的读取处理的介质处理装置。介质处理装置(1)具有将从介质插入口(4a)插入的第一介质(S1)朝向装置前后方向的后方引导后再朝向前方引导而引导至介质排出口(5a)的介质输送路(P1),在与介质排出口(5a)相连的部分形成有向装置宽度方向的内侧倾斜的直线状输送路(P13),从直线状输送路(P13)向前方呈直线状延长的第二介质插入路(15)与介质排出口(5a)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对沿着弯曲的输送路输送的介质的图像进行读取的光学式读取部的支票处理装置等介质处理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从支票等那样容易弯曲的第一介质、驾驶执照或卡那样难以弯曲的第二介质这两方读取图像的操作性优越的介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包括进款处理、支款处理在内的银行业务中,采用了利用支票的结算方法。在利用支票的结算方法中,在银行窗口确认支票上记载的日期和时间、签名等,进行必要的进款处理、支款处理等,之后在处理完的支票上进行背书。另外,向顾客发行与该支票处理有关的收据。进而,在支票处理时,为了确认本人,要求出示许可证或ID卡,根据需要 而利用复印机获取上述许可证或ID卡的复印件加以保管。在银行窗口,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进行这样的处理。近年来,尝试着电子化进行上述处理。尝试着利用MICR (Magnetic-Ink CharacterReader)、光学扫描器来读取支票的磁性信息、光学信息,并利用打印装置来进行支票的背书。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具备MICR、光学扫描器、支票打印头及收据打印头的紧凑的复合型打印装置,该复合型打印装置能够在狭小的银行窗口等处成批进行支票处理。在该复合型打印装置中,输送支票等单页纸的俯视观察下呈U字状弯曲的输送路与输送收据用的连续纸的输送路正交配置,在两输送路相交的部分配置有打印支票及收据的单一的打印头。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能够利用配置在呈U字状弯曲的支票输送路上的图像读取传感器来读取难以弯曲的身分证明用的许可证的数据读取装置。若使用这里公开的数据读取装置,则能够利用I台装置效率良好地进行支票处理和支票处理所需要的本人确认处理。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4-24376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97761号公报在具备U字状的支票输送路的支票处理装置中,设有从装置前侧形成在装置后侧弯曲且再次返回到装置前侧的支票输送路,从而操作者能够从装置跟前侧进行作为处理对象的支票的插入、处理后的支票的回收。然而,在使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数据读取装置的情况下,虽能够从装置前侧进行支票的处理,但存在无法从装置前侧简单地进行卡等介质的图像读取处理的情况。即,在专利文献2的数据处理装置中,在俯视观察下呈U字状弯曲的支票输送路中的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直线状延伸的装置后侧的输送路部分配置图像读取传感器,从装置后端侧的侧面向该输送路部分插入许可证、卡等来进行图像的读取操作。从而,操作者需要将脸朝向装置侧方而将拿着卡的手伸到装置侧方来进行插入卡的操作。由于无法从装置前方直接看到插入部位,因此对操作者来说存在使用便利性差的情况。另外,若不看着开设在装置后侧的侧方的插入口而估计着进行卡的插入操作,则有时卡的前端会与装置侧面部分碰撞而对装置侧或卡侧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点而提出,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支票等容易弯曲的第一介质的处理同样操作性良好地从装置跟前侧进行卡等难以弯曲的第二介质的读取处理的介质处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介质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装置框体,其具备介质插入口及介质排出口;介质输送路,其形成于所述装置框体,在将所述装置框体以正立状态置于平面上的情况下,将与所述平面平行的一个方向设为装置前后方向,将与所述平面平行且与所述装置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装置宽度方向,将与所述平面正交的方向设为装置上下方向的方向规定前提下,将从所述介质插入口插入的第一介质从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前方朝向后方引导后从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后方朝向前方引导而引导至所述介质排出口;直线状输送路,其与所述介质输送路中的所述介质插入口或所述介质排出口相连;直线状的第二介质插入路,其在所述装置框体中的朝向所述装置上下方向的上方的装置上表面部分,从所述介质插入口或所述介质排出口沿着所述直线状输送路的延长线朝向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前方延伸,以将第二介质从所述介质插入口向所述直线状输送路内插入或将第二介质从所述介质排出口向所述直线状输送路外排出;光学式读取部,其从通过所述直线状输送路的介质读取图像,所述直线状输送路及所述第二介质插入路沿着如下方向延伸,所述方向是指沿着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方向或相对于该装置前后方向以锐角倾斜的方向,从所述介质插入口插入的所述第一介质的插入方向或从所述介质排出口排出的所述第一介质的排出方向为与所述第二介质插入路不同的方向,且为沿着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方向或相对于该装置前后方向以锐角倾斜的方向。在本专利技术中,相对于输送支票等容易弯曲的第一介质的介质输送路的从介质插入口插入的第一介质的插入方向或从介质排出口排出的第一介质的排出方向,供卡等难以弯曲的第二介质插入的第二介质插入路的方向成为以锐角倾斜的方向。由此,不会与向介质输送路插入的第一介质或从介质输送路排出的第一介质发生干涉,而能够将第二介质从形成在装置上表面部分的第二介质插入路向介质输送路插入,利用配置在直线输送路部分的图像读取部来进行第二介质的图像的读取操作。其结果是,能够将第二介质插入路配置在与介质输送路的介质插入口或介质排出口相邻的位置处。由此,能够与第一介质的处理同样在直视第二介质插入路的状态下从装置前侧进行第二介质的处理,能够改善第二介质的图像读取操作的操作性或第二介质的处理性。在此,为了抑制装置尺寸的增加而实现装置的小型 紧凑化,尤其是为了抑制装置宽度方向的尺寸增加,将从所述介质插入口插入的所述第一介质的插入方向或从所述介质排出口排出的所述第一介质的排出方向为沿着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方向,所述直线状输送路及所述第二介质插入路相对于沿着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方向为朝向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前方且向所述装置宽度方向的内侧以锐角倾斜的方向即可。另外,在介质输送路的直线状输送路短或第二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尺寸大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用于输送第二介质使其经过图像读取部的读取位置的输送路长度,从所述直线状输送路的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后侧的端部沿着该直线状输送路的延长线直线状地形成延长路,使该延长路的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后侧的端部向装置后方开口即可。进而,在所述直线状输送路为与所述介质输送路中的所述介质排出口相连的输送路,所述介质处理装置具有将从所述介质排出口排出的第一介质进行回收的回收凹处,所述第二介质插入路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回收凹处的所述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所述回收凹处在沿着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直线状输送路及所述第二介质插入路相对于沿着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方向为朝向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前方且向所述装置宽度方向的内侧以锐角倾斜的方向即可。另外,在第一介质为支票等的情况下,卡等第二介质的宽度比第一介质的宽度窄。从而,在所述介质输送路的所述直线状输送路的底面由向所述装置上下方向的上方开口的 规定深度的槽来规定,且所述回收凹处由具备位于与所述直线状输送路的槽底面相同高度位置处的底面且向装置上方开口的凹部来规定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介质插入路配置在所述直线状输送路的槽深度方向上的中途的高度位置处,即将所述第二介质插入路的底面配置在所述直线状输送路的从所述槽底面至向所述装置上下方向的上方开口的槽上端开口之间的高度位置处,将从所述第二介质插入路向所述直线状输送路插入的第二介质在该直线状输送路内以与所述第二介质插入路的底面相同高度位置的状态输送即可。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装置框体,其具备介质插入口及介质排出口;介质输送路,其形成于所述装置框体,在将所述装置框体以正立状态置于平面上的情况下,将与所述平面平行的一个方向设为装置前后方向,将与所述平面平行且与所述装置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装置宽度方向,将与所述平面正交的方向设为装置上下方向的方向规定前提下,将从所述介质插入口插入的第一介质从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前方朝向后方引导后从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后方朝向前方引导而引导至所述介质排出口;直线状输送路,其与所述介质输送路中的所述介质插入口或所述介质排出口相连;直线状的第二介质插入路,其在所述装置框体中的朝向所述装置上下方向的上方的装置上表面部分,从所述介质插入口或所述介质排出口沿着所述直线状输送路的延长线朝向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前方延伸,以将第二介质从所述介质插入口向所述直线状输送路内插入或将第二介质从所述介质排出口向所述直线状输送路外排出;光学式读取部,其从通过所述直线状输送路的介质读取图像,所述直线状输送路及所述第二介质插入路沿着如下方向延伸,所述方向是指沿着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方向或相对于该装置前后方向以锐角倾斜的方向,从所述介质插入口插入的所述第一介质的插入方向或从所述介质排出口排出的所述第一介质的排出方向为与所述第二介质插入路不同的方向,且为沿着所述装置前后方向的方向或相对于该装置前后方向以锐角倾斜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俊幸水山昭吾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