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用户舒适感的室内环境集成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9064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舒适感的室内环境集成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装置,用于接收用户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感信息并生成对应的舒适感信息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室内环境一个或多个当前环境参数,并生成对应的当前环境参数信号;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并分析舒适感信息信号和当前环境参数信号以得到室内环境的目标参数域,并生成对应于目标参数域的环境控制信号;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环境控制信号执行调节动作以将当前环境参数调整至对应的目标环境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舒适感的室内环境集成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用户舒适感的主观感受对室内环境调节设备进行调整,可以为用户提供舒适、满意的室内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环境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建筑室内环境监测调节技术中,对温度、湿度、照度、空气品质等环境參数的控制,是基于房间用户或者建筑管理人员设定的设定值来控制空调、照明、遮阳等室内设备的运行。这种控制方法的缺点是由于大多数用户并不知道舒适的房间温湿度等參数的数值为多少,因此目前的控制方 法经常造成房间过冷、过热等不舒适的使用环境,而且还引起建筑环境控制能耗的增加。此外,目前的室内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等的控制方法都是各成独立系统、互不通信的,这种控制方法无法实现各系统之间的集成与优化控制、无法通过集成优化来降低室内环境控制能耗。以下为现有技术中涉及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的方法的示例I)通过热成像传感器获取室内环境热成像数据,并对热成像数据进行辨识和分祈,从而计算出主观辐射温度,再根据主观辐射温度和人机交互界面装置所设定的温度调节室内空调末端的制冷制热量,从而对室内环境进行优化控制以达到室内人员舒适的温度。该技术仍然采用的基于温度设定值的控制方法,并且没有考虑多维环境參数的集成控制。2)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公共场所中的环境參数进行采集,将获取的环境參数送入控制器,控制器对获取的环境參数进行模糊建模和混沌建模;根据建立的环境參数模型,建立模糊神经网络,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对工作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再利用混沌微扰控制方法对公共场所中的工作设备进行长期控制。该技术没有把人的感受引入到控制回路中,也没有考虑多维环境參数的集成控制。3)—种建筑综合节能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箱、吸附式冷水机组、风冷冷热水机组、风机盘管、地暖、换热器、各种控制器、无线数据发送模块和监控计算机有效的利用了太阳能资源为建筑内的设备供能,节约了电能的消耗。该系统主要着眼于利用太阳能节约热环境控制能耗,没有考虑人的舒适感及多维參数的集成控制。4) ー种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末端设备、交换服务器和控制逻辑模块。该技术主要着眼于提高自动控制系统的信息交互效率,降低成本,減少工作量,增加抗干扰能力。5)—种室内光线控制方法,包括预设目标控制点的室内光照強度目标值,采集获取室外光照强度值和目标控制点的室内光照强度值,根据室内光照强度值、室外光照強度值以及预设的室内光照強度目标值调整室内光线调整装置和/或室内辅助照明装置,令室内光照強度值等于室内光照強度目标值。该技术只考虑了光环境的控制,没有考虑多维环境參数的集成控制。6)—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该系统为ニ级网络结构,第一级为管理层网络,第二级为监控层网络。该集成系统还包括对建筑内所属的照明设备进行智能控制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空调和送排风系统,给排水和水处理系统。该技术主要着眼于各子系统在顶层的集成,以方便管理为主要目的,没有实现底层房间级别的多维环境參数的集成控制。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建筑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考虑到的用户的舒适感感觉、并且环境參数不够全面,或者未实现集成化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g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ー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舒适感的室内环境集成控制系统,可以基于用户的主观感受对室内环境调节设备进行调整,为用户提供舒适、满意的室内环境,通过对各室内环境參数控制的集成与优化,实现建筑室内环境调节设备的能耗最小 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舒适感的室内环境集成控制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舒适感的室内环境集成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装置,用于接收用户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感受信息,井根据所述舒适感信息生成对应的舒适感信息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室内环境ー个或多个当前环境參数,并根据所述ー个或多个当前环境參数生成对应的一路或多路当前环境參数信号;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交互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相连,用于接收所述舒适感信息信号和所述一路或多路当前环境參数信号,以及对所述舒适感信息信号和所述一路或多路当前环境參数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室内环境的目标參数域,并生成对应于所述目标參数域的一路或多路环境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目标參数域包括ー个或多个目标环境參数;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用于根据所述一路或多路环境控制信号执行调节动作以将所述ー个或多个当前环境參数调整至对应的目标环境參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用户舒适感的室内环境集成控制系统,基于用户舒适感的主观感受对室内环境调节设备进行调整,可以为用户提供舒适、满意的室内环境,通过对各室内环境參数控制的集成与优化,使各环境调节设备相互配合,达到实现建筑室内环境调节设备能耗最小化的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ー个或多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对应的当前环境參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ー个或多个检测单元包括以下ー种或多种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辐射温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ニ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声压级传感器和气流速度传感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交互装置相连,用于接收所述舒适感信息信号;模拟量输入通道,所述模拟量输入通道与所述检测装置相连,用于接收所述一路或多路当前环境參数信号;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分别与所述串ロ通信模块和所述模拟量输入通道相连,用于将所述舒适感信息信号转换为对应的舒适感环境參数值,以及根据所述一路或多路当前环境參数信号解析出对应的所述ー个或多个当前环境參数,并根据所述舒适感环境參数值和ー个或多个当前环境參数设置所述目标參数域,并生成对应于所述目标參数域的一路或多路环境控制信号;模拟量输出通道,所述模拟量输出通道与所述分析模块相连,用于以模拟量的形式输出所述一路或多路环境控制信号至所述调节装置;数字量输出通道,所述数字量输出通道与所述分析模块相连,用于以数字量能的形式输出所述一路或多路环境控制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室内装置的楼宇自控系统通过以太网进行通信,以对所述室内装置及所述调节装置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调节単元,其中每个所述调节単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对应的环境控制信号执行调节动作以将对应的当前环境參数调整至目标环境參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调节单元包括温湿度控制调节设备、照度控制调节设备、声环境控制调节设备和空气品质控制调节设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模块,用于显示 并接收用户输入的多个预设舒适感信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模块还还可以显示所述室内环境的环境參数和能耗信息。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舒适感的室内环境集成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用户的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感信息,并检测所述室内环境ー个或多个当前环境參数,分别根据所述舒适感信息和所述ー个或多个当前环境參数生成对应的舒适感信息信号和一路或多路当前环境參数信号;对所述舒适感信息信号和所述一路或多路当前环境參数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室内环境的目标參数域,并生成对应于所述目标參数域的一路或多路环境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目标參数域包括一个或多个目标环境參数;根据所述一路或多路环境控制信号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用户舒适感的室内环境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机交互装置,用于接收用户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感受信息,并根据所述舒适感信息生成对应的舒适感信息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室内环境一个或多个当前环境参数,并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当前环境参数生成对应的一路或多路当前环境参数信号;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交互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相连,用于接收所述舒适感信息信号和所述一路或多路当前环境参数信号,以及对所述舒适感信息信号和所述一路或多路当前环境参数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室内环境的目标参数域,并生成对应于所述目标参数域的一路或多路环境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目标参数域包括一个或多个目标环境参数;以及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用于根据所述一路或多路环境控制信号执行调节动作以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当前环境参数调整至对应的目标环境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亿王福林赵千川姜子炎贾庆山饶培伦马靓文静宋芳婷毛焯赵寅孙彪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联合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