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裸眼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图I描述了传统2D-3D可转换自动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如图1,此装置主要包括显示面板1,微透镜阵列2,面对微透镜阵列的透明平面板5,在微透镜阵列和透明平面板表面的导电薄层或梯度电极层3,填充在微透镜阵列和透明平面板之间的液晶4,以及分别连接在两个导电薄层或梯度电极层的电极6。根据此结构,当没有电压施加在电极6时,入射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平行于液晶的指向矢即光轴方向,如图2a此时光线透过液晶的折射率为ne,且ne不等于微透镜材料的折射率np,光线在微透镜表面发生折射,显示为3D效果。当施加电压于电极6时,如图2b,微透镜阵列和透明平面板之间的导电薄层间形 成电场,液晶指向矢方向改变为按照电场方向排布,入射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于液晶的指向矢即光轴方向,光线透过液晶的折射率为no,此时no等于微透镜材料折射率np,光线在不发生折射的情况下穿过微透镜2、液晶4和透明平面板5,显示为2D效果。这种结构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存在几个问题上述现有的2D-3D转换并不能对每个像素点实现独立控制,不能给观众同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提供线偏振光线2D图像的显示面板、用于实现分光的透镜组件以及用于实现2D图像和3D图像转换的液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临近液晶层的表面设置电极引线阵列、有源开关阵列、第一电极单元阵列和配向层,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临近液晶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极和配向层,所述第一电极单元阵列包括若干个分离布置的第一电极单元,所述有源开关阵列包括若干个与所述电极引线阵列连接、且分别与一个第一电极单元连接的有源开关,所述各个有源开关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对应的液晶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福忠,宋磊,刘宁,戈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