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5610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24
将图像元素(100)内的透射电极(130、140)相互之间以及透射电极和相邻的反射电极(110、120)之间相互连接,但反射电极(110、120)之间相互不连接。在相当于各电极的中央部分的部位设置取向限制结构物(111、121、131、141)并且在相互不连接的反射电极(110、120)之间设置取向限制结构物(151)。利用取向限制结构物(151)强制性地使在反射电极部分的液晶的取向稳定,由此得到粗涩、余象感等较少的显示特性优异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用反射模式进行显示的反射区域和用透射模式进行显示的透射区域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个人计算机(个人电脑)、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装置,多使用液晶显示装置。个人计算机、便携信息终端等设备不仅在室内使用,在屋外使用的机会也较多,要求室内、室外的视觉识别性良好的显示装置。另外,在室外使用时,边进行某种作业边使用的情况较多,需要无论从哪一方向看视觉识别性均良好的显示装置。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满足上述要求的视野角特性被改善了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图5是示出在上述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图。 图5中的(a)是表示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的I个图像元素区域的电极构成的俯视图,图5中的(b)是沿着图5中的(a)的线1B-1B'的截面图。在图5中的(a)中,500示出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的I个图像元素。该I个图像元素500具有2个反射区域R和被该2个反射区域R夹着的I个透射区域T。在此,图像元素是显示的最小单位,在一般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中,I个像素包括与R、G、B这3色对应的3个图像元素。图像元素有时也表现为子像素。在反射区域R中,形成有在透射区域T的附图上方在横向排列的3个圆形反射电极511、512、513、在透射区域T的附图下方在横向排列的3个圆形反射电极531、532、533以及在透射区域T中在横向排列的3个圆形透射电极521、522、523。各电极相互之间由宽度较窄的桥接式电极510(在图5中,为了避免附图变得复杂,仅引用I个桥接式电极。)相互连接,因此,在施加了驱动电压的情况下,会对该反射电极511、512、513、透射电极521、522、523、反射电极531、532、533全部施加相同的驱动电压。如图5中的(b)所示,反射电极511、512、513、透射电极521、522、523、反射电极531、532、533在形成有驱动用有源元件的有源矩阵基板541上形成,与在形成有彩色滤光片的彩色滤光片基板542上形成的相对电极543相对。另外,在有源矩阵基板541、相对基板542之间封入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550。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彩色滤光片基板542上与反射区域R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包括透明的电介质的突起544。这是为了使液晶550造成的迟延在透射区域T和反射区域R中大致相同,在此省略详细说明。当对该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施加驱动电压时,在构成I个图像元素500的各圆形电极的周边部分会形成斜向电场,沿着该斜向电场,会形成具有辐射状倾斜取向的多个液晶畴。由此得到视野角特性被改善了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此外,在图5中虽未示出,但还能在与形成为圆形的各个反射电极511、512、513、透射电极521、522、523、反射电极531、532、533的中央部分相对的彩色滤光片基板上,设置大致圆形的取向限制结构物。作为取向限制结构物能使用各种结构,有代表性的是包括电介质等的突起。根据该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得到形成有透射区域T和反射区域R,形成有具有辐射状倾斜取向的多个液晶畴的液晶显示装置,因此,得到能在屋内、屋外使用的视野角特性优异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5-250431号公报(2005年9月15日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得到视野角特性被改善了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但存在以下问题反射区域R中的液晶的取向状态不一定稳定,因此,有时无法得到具有期望的特性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图6是用于说明在现有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反射区域的取向状态变得不稳定的原因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等研究清楚的。在图6中,600示出I个图像元素区域,在I个图像元素区域600中包括2个反射电极610、620以及2个透射电极630、640。另外,各电极之间由桥接式电极651、652、653、654相互连接。在图6的例子中,还在与各电极的中央部相对的彩色滤光片基板上形成有取向限制结构物。即,与反射电极610的中央部分相对地形成取向限制结构物611,与反射电极620的中央部分相对地形成取向限制结构物621,与透射电极630的中央部分相对地形成取向限制结构物631,与透射电极640的中央部分相对地形成取向限制结构物641。作为上述取向限制结构物能使用各种结构,但有代表性的包括突起,该突起包括透明的电介质等。桥接式电极651、652、653、654在被施加了电压的情况下,在其周边部分形成斜向电场,因此,有助于使液晶分子倾斜取向。但是,在反射电极610、620中,为了使反射特性良好,通常形成小的凹凸,因此,反射电极610、620之间的桥接式电极651与上述反射电极内的凹凸竞争,取向状态根据凹凸的形成情况等而受到影响,有时无法得到稳定的取向状态。此外,透射电极630、640朝向液晶侧的平面是平坦的,不存在对除了中央取向限制结构物631,641和桥接式电极653以外带来影响的倾斜,得到稳定的取向。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反射区域R中也能得到稳定的取向状态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I基板,其形成有多个图像元素电极,并且形成有用于有选择地驱动上述图像元素电极的驱动元件;第2基板,其形成有彩色滤光片;以及液晶,其被封入到上述第I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上述图像元素电极包括至少I个透射电极;至少I组的在左右或上下相互相邻的2个反射电极;以及将上述反射电极与透射电极连接的桥接式电极,上述桥接式电极在至少I组的上述相互相邻的2个反射电极之间的区域以外,将上述透射电极和上述反射电极的各电极连接,在与上述反射电极的中央部分和上述透射电极的中央部分相对的区域在上述第2基板侧设有控制液晶的取向的取向限制结构物,在未设有上述桥接式电极的上述相邻的2个反射电极之间的区域在上述第2基板侧设有控制液晶的取向的取向限制结构物。由此,能提供具有稳定的取向状态的、粗涩、余象较少的显示特性优异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另外,在上述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在I个图像元素内具有至少I个透射电极和至少I组的在左右或上下相互相邻的2个反射电极,因此,会形成多个液晶畴,成为视野角特性也优异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根据下面所示的记载可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根据参照附图的如下说明可变得明白。 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透射反射两用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I基板,其形成有多个图像元素电极,并且形成有用于有选择地驱动上述图像元素电极的驱动元件;第2基板,其形成有彩色滤光片;以及液晶,其被封入到上述第I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上述图像元素电极包括透射电极;至少I组的在左右或上下相互相邻的2个反射电极;以及将上述反射电极与透射电极连接的桥接式电极,上述桥接式电极在至少I组的上述相互相邻的2个反射电极之间的区域以外,将上述透射电极和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香织吉田圭介田坂泰俊守屋由瑞伊奈惠一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