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及智能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2533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2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及智能终端。液晶透镜的第一和第二基板分别设成至少两个第一独立区域和第二独立区域,每一第一独立区域设置多个第一电极,和每一个第二区域分别设置多个第二电极,相邻两第一、第二独立区域间分别设有第一间隔部、第二间隔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交错。各第一和第二电极连接至电压驱动电路。第一间隔部、第二间隔部使相邻两个第一独立区域的第一电极断开。在第一工作状态且呈现透镜状态时,电压驱动电路向第一电极施加第一驱动电压,并向第二电极施加公共电压;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且呈现透镜状态时,电压驱动电路向第二电极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并向第一电极施加公共电压。

Liquid crystal lens,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iquid crystal lens, a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an intelligent terminal. The first and second substrates of the liquid crystal lens are set into at least two first independent regions and second independent regions, each first independent region is set up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electrodes, and each second region is respectively set up with a plurality of second electrodes,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interval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first and second independent region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respectively. The first electrode is interlaced with the second electrode. The first and second electrodes are connected to the voltage driving circuit. The first spacer and the second spacer cause the first electrode of the two adjacent independent regions to be disconnected. In the first working state and presenting the lens state, the voltage drive circuit applies the first drive voltage to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applies the common voltage to the second electrode; when the second working state is in the lens state, the voltage drive circuit applies the second drive voltage to the second electrode and applies the public voltage to the first electr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及智能终端
本专利技术属于立体显示
,尤其涉及液晶透镜、具有该液晶透镜的立体显示装置及智能终端。
技术介绍
人类是通过右眼和左眼所看到的物体的细微差异来感知物体的深度,从而识别出立体图像的,这种差异被称为视差。立体显示技术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来制造人的左右眼的视差,给左、右眼分别送去有视差的两幅图像,使大脑在获取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图像之后,产生观察真实三维物体的感觉。随着人们对液晶材料认识的不断深入,采用液晶材料制成的分光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应用于实现自由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装置。分光器件例如液晶透镜的液晶是一种拥有2种折射率状态(no和ne)的物质,常见的寻常光的折射率no≈1.8,非寻常光的折射率ne≈1.5。液晶透镜主要是在两基板中间填充有液晶分子形成液晶层。该液晶层的厚度,也称为盒厚,会对液晶的光调节作用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液晶透镜的制造过程中,保证盒厚的均一性是实现高品质液晶显示的基础。为了保证盒厚的均一性,现有技术主要采用放置间隙子(或间隔物,英文名spacer)的方法。最常用间隙子制品主要有塑料系的压克力树脂微粒子与玻璃系的棒状粒子或硅氧系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透镜,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及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间隙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分区设置为至少两个第一独立区域,每一个所述第一独立区域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独立区域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部,所述第二基板分区设置为至少两个第二独立区域,每一个所述第二独立区域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独立区域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部,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列,所述第二电极沿第二方向平行排列,且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向;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至或外接至电压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间隔部由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基板的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透镜,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及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间隙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分区设置为至少两个第一独立区域,每一个所述第一独立区域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独立区域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部,所述第二基板分区设置为至少两个第二独立区域,每一个所述第二独立区域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独立区域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部,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列,所述第二电极沿第二方向平行排列,且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向;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至或外接至电压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间隔部由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基板的另一端,以使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独立区域的所述第一电极不相连接,且所述第一间隔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不为零;所述第二间隔部由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端,以使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独立区域的所述第二电极不相连接,且所述第二间隔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不为零;在液晶透镜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独立区域的液晶层呈现透镜状态时,所述电压驱动电路向与呈现透镜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一独立区域内的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第一驱动电压,并同时向所述第二电极施加公共电压、向与液晶层呈现初始状态对应的第一独立区域内的第一电极加第三驱动电压;在液晶透镜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且所述液晶层呈现透镜状态时,所述电压驱动电路向与呈现透镜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二独立区域内的所述第二电极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并同时向所述第一电极施加公共电压、向与液晶层呈现初始状态对应的第二独立区域内的第二电极施加第四驱动电压,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且绝缘的第三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之间还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极平行且绝缘的第四电极,各所述第三电极以及所述第四电极连接至所述电压驱动电路;在液晶透镜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且所述液晶层呈现透镜状态时,所述电压驱动电路向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第一驱动电压,且使所述第三电极处于Hi-Z状态,并同时向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四电极施加公共电压;在液晶透镜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且所述液晶层呈现透镜状态时,所述电压驱动电路向所述第二电极施加第三驱动电压,且所述第四电极处于Hi-Z状态,并同时向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三电极施加公共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独立区域沿所述第一基板的长边或短边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独立区域沿所述第二基板的长边或短边依次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独立区域沿所述第一基板的长边设置时,所述第一间隔部由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长边延伸至所述第一基板的另一长边;当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独立区域沿所述第一基板的短边设置时,所述第一间隔部由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短边延伸至所述第一基板的另一短边;当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独立区域沿所述第二基板的长边设置时,所述第二间隔部由所述第二基板的一长边延伸至所述第二基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磊宫晓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