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胶量的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90040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胶量的测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覆铜箔基板样品;(2)在样品厚度方向上钻一定数量的孔;(3)对上述钻孔后的样品进行烘烤处理,然后进行称重为W1;(4)对上述经钻孔和烘烤处理后的样品进行除胶工艺处理,然后取出;(5)对除胶后的样品进行烘烤处理,然后进行称重为W2;(6)计算除胶量为(W1-W2)/A,其中A为样品经钻孔后未被铜箔覆盖的基材区域的总面积,包括孔内树脂裸露的面积和样品四周外侧树脂裸露的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胶量的测试方法具有测试误差小、数据波动性更小且测试结果更为准确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制电路板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双面及多层PCB板的通孔加工过程中,为去除通孔的孔壁钻污及胶渣,在钻孔后、PTH (也称沉铜)前一般均会采用除钻污工艺,即业界所称的“除胶(desmear)”工艺。陈智栋等在《去钻污的方法》中提到了去除通孔孔壁钻污的方法有浓硫酸法、铬酸法、等离子体法以及碱性高锰酸盐法等。目前,PCB业界主要采用碱性高锰酸盐法,其主要包括如下三道工序(I)溶胀,(2)粗化,即业界常称“除胶”,也称“凹蚀”,(3)中和。现行PCB板的加工工艺流程为覆铜箔基板一开料一钻孔一除胶一PTH (也称沉铜)一电镀。 除胶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PCB产品的品质。一方面,除胶(desmear)强度不够,容易造成孔铜附着力欠佳进而导致孔铜分离问题、钻污去除不净导致ICD(内层铜与孔铜连接不良)等问题。其中,杨波等人在《PCB孔壁分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善措施》中提到除胶工艺对大孔及不规则孔的孔壁的孔铜分离问题的影响,苏培涛等人在《去钻污及化学铜对ICD影响的试验和评估》中提到除胶工艺对ICD问题的影响。另一方面,除胶(desmear)强度过大,容易造成树脂凹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胶量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覆铜箔基板样品;(2)在样品厚度方向上钻一定数量的孔;(3)对上述钻孔后的样品进行烘烤处理,然后进行称重为W1;(4)对上述经钻孔和烘烤处理后的样品进行除胶工艺处理,然后取出;(5)对除胶后的样品进行烘烤处理,然后进行称重为W2;(6)计算除胶量为(W1?W2)/A,其中A为经钻孔后样品未被铜箔覆盖的基材区域的总面积,包括孔内树脂裸露的面积和样品四周外侧树脂裸露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飞邹强陈伟杰郑军于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