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高中空建筑钢结构屋盖组合吊装施工方法,包括格构柱支架底座安装及下部混凝土结构加固、屋盖内心圈整体构件就位、格构柱支架安装、内心圈整体构件提升牵引、格构柱支架上桅杆吊及顶部临时吊点安装、边缘主梁吊装、次梁吊装、格构柱支架拆除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和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施工方便,快捷安全,节省投资,具有较广阔的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
技术介绍
目前ー些大型公共建筑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外形独特,内部中空的建筑,这类建筑内部中空部分空间大、上下通透,且考虑到屋盖结构跨度大和采光要求,设计时一般都设计成钢结构采光玻璃屋顶。这种屋盖钢结构虽外形简单,但由于处于建筑物内顶部,屋盖中空高度比较高、面积比较大,且屋盖构件自身重量大,结构体系及节点构造复杂,因此如何安全、快捷的完成钢结构屋盖的吊装,成了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施工方便、安全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ー种,包括下列步骤 (1)格构柱支架底座安装及下部混凝土结构加固 格构柱支架底座底部用30mm厚钢板4000mmX 4000mm,钢板下部用C30细石砼找平钢板铺在找平层整密实在与楼面之间的水平间隙,使其受カ均匀,为确保内架吊装安全,楼层下除直径900mm芯柱外,另增设8根钢格构架顶紧在楼板下,钢格构架采用8根Φ 159 X 6水平支撑及斜撑连成格构体,与上部吊架体系杆件在对应的位置,钢管下垫钢板采用400mm X 400mm X 20mm 钢板; (2)屋盖内心圈整体构件就位 由于建筑中空结构从ニ层开始,内心圈整体构件需要先运送至ニ楼,通过铺设斜道,用20槽钢4支6米通长铺设两道钢梁,替换作轨道铺设在砼斜坡道上,用钢丝绳加3吨卷扬机牵引到预定位置,这样构件的荷载通过H钢梁传递到梁柱上,而不影响到ニ层室内地面砼的损伤; (3)格构柱支架安装 格构柱支架安装要安装在内心圈整体构件内部,这样格构柱支架安装完成后才能进行内心圈整体构件牵引; 格构柱支架吊架采用Φ 159X6,Φ 159X6管单根长9m需接头,接头错开> 2000m,先单管制作成4片,再用六十吨米塔吊配合安装,在芯筒外侧搭设环形脚手架,上部管用两个接头在脚手架上进行对接,对接Φ 159X6主立杆必须确保同心圆,井分段加固; 双支Φ159Χ6立杆四组之间竖向等距设置,中间能通过内心圈整体构件的圆弧外挑的翼缘板间距为宜;Φ159Χ6钢管形成的正多边形,每边长在高度剪カ撑交叉连接;顶部的收ロ平面用125エ字钢作横梁,搁置在钢管端部顶部并焊接; 支撑内心圈整体构件所用的Φ 159X6格构柱支架体系的安装,是由下向上逐节安装,四周预先搭设Φ48X 3钢管双排脚手架,水平间距1500mm,步距2000mm,脚手架的搭设中心点向外I. 5m半径开始搭设ー排脚手,在Φ 108立杆外侧搭ー排圆形脚手供安装支撑及接立杆用;随着支撑架的升高,脚手架预先升高保证安装使用; Φ159Χ6管子与管接头为电焊对焊,同心连接,管子吊装由主体结构施工使用的60吨塔吊垂直起吊,配合支撑安装,并随时做好竖杆与竖杆之间的水平及剪力斜拉支撑临时固定; (4)内心圈整体构件提升牵引 格构柱支架安装完成后,在内心圈整体构件上对称设置4个吊点,通过吊挂干支架顶部的4根エ字钢横梁上的4只5T手拉葫芦,人工进行四点平均向上牵引;开始牵引时,要在构件吊起离地面200mm时,全面观察各部位的工作情况,待全部检查,未发现问题后再上升;向上运动过程中随时检查エ件的水平,防止构件傾斜,这里进行水平度測量,规定当某一方向高度> 50mm时,该方向应停止向上牵引,应从其他三处向上牵引并校正校平; 由于构件安装高度比较高,因此分多次分段提升,每升一次需在Φ159Χ6两侧各设ー只托架支撑构件转换吊层,每只托架下需设劲板确保承受构件荷载;同时用等粗钢丝绳环构件一周用锁扣锁紧,与上部钢梁固定;待上部5吨起重葫芦拉索复位并提升至固定钢丝绳不受力后,拆除稳定钢丝绳及牛腿,此时固定钢丝绳随构件提升;内心圈整体构件三至四米往复提升一次;内心圈整体构件吊装完成后,进行临时固定,以便其余钢梁安装; (5)格构柱支架上桅杆吊及顶部临时吊点安装 内心圈整体构件吊装到位后,在格构柱支架上安装桅杆吊,桅杆吊米用Φ 108X4单支 斜立杆,斜立杆支脚采用抱箍与格构柱支架主立杆连接,桅杆吊斜立杆上端通过双道钢丝绳与格构柱支架拉结固定。桅杆吊吊装采用滑轮加钢丝绳的形式,钢丝绳采用直径Φ 17mm,利用卷扬机进行牵引; 格构柱支架顶部采用双拼Φ 108X4钢管扁担式吊点,作为钢主梁吊装时梁端的临时吊点;双拼钢管与格构柱支架顶部横梁使用螺栓扣连接,保证吊点的稳固; (6)边缘主梁吊装 在边缘主梁重力中心设置ー处吊耳,通过桅杆吊将主梁吊起,吊起时在构件吊起离地面200mm时,全面观察各部位的工作情况,待全部检查,未发现问题后再上升;主梁两端用绳子配专人牵拉以防止主梁摆动;吊装时,先将四根贯通钢主梁依次吊运提升至内心圈整体构件标高所在位置,并采用腹板及临时固定螺栓与内心圈整体构件进行对接临时固定,再将另外四根钢主梁进行上述同样步骤安装; 主梁安装完后,对已安装的8支主梁进行位置高度、中心位置、坡部、起穹、主梁与主体连接螺柱标高测量,经反复校正确认后采用高强螺柱替换临时螺栓,并进行初拧、中拧、终拧,并对钢梁翼缘由下向上进行焊接拉接,使整个钢构采光顶形成一个完整的稳固刚性体系; (7)次梁吊装 次梁及弧形钢梁利用塔吊吊装,并利用手拉葫芦配合,到位进行高螺栓拼装连接;所有构件安装完成后,对构件进行防火、防锈漆喷涂; (8)格构柱支架拆除 格构柱支架随支撑体系下降随层拆除,Φ 159X6支撑系统拆除按6-8m—段,所焊接接头位置用C2H2-O2,割断开,用塔吊将构架分小片块起吊,再落在2层室内地面木枕上,向外清运,如此向下循环拆除;拆除时须派专人指挥,专人监护,上部不作业时,下部清运钢管架;同时做好防火防构件坠落工作。本专利技术和传统的施工エ艺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施工方便,快捷安全,节省投资,具有较广阔的推广前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ー种,包括下列步骤 (1)格构柱支架底座安装及下部混凝土结构加固 格构柱支架底座底部用30mm厚钢板4000mmX 4000mm,钢板下部用C30细石砼找平钢 板铺在找平层整密实在与楼面之间的水平间隙,使其受カ均匀,为确保内架吊装安全,楼层下除直径900mm芯柱外,另增设8根钢格构架顶紧在楼板下,钢格构架采用8根Φ 159 X 6水平支撑及斜撑连成格构体,与上部吊架体系杆件在对应的位置,钢管下垫钢板采用400mm X 400mm X 20mm 钢板; (2)屋盖内心圈整体构件就位 由于建筑中空结构从ニ层开始,内心圈整体构件需要先运送至ニ楼,通过铺设斜道,用20槽钢4支6米通长铺设两道钢梁,替换作轨道铺设在砼斜坡道上,用钢丝绳加3吨卷扬机牵引到预定位置,这样构件的荷载通过H钢梁传递到梁柱上,而不影响到ニ层室内地面砼的损伤; (3)格构柱支架安装 格构柱支架安装要安装在内心圈整体构件内部,这样格构柱支架安装完成后才能进行内心圈整体构件牵引; 格构柱支架吊架采用Φ159Χ6,Φ159Χ6管单根长9m需接头,接头错开> 2000m,先单管制作成4片,再用六十吨米塔吊配合安装,在芯筒外侧搭设环形脚手架,上部管用两个接头在脚手架上进行对接,对接Φ 159X6主立杆必须确保同心圆,井分段加固; 双支Φ159Χ6立杆四组之间竖向等距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高中空建筑钢结构屋盖组合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格构柱支架底座安装及下部混凝土结构加固格构柱支架底座底部用30mm厚钢板4000mm×4000mm,钢板下部用C30细石砼找平钢板铺在找平层整密实在与楼面之间的水平间隙,使其受力均匀,为确保内架吊装安全,楼层下除直径900mm芯柱外,另增设8根钢格构架顶紧在楼板下,钢格构架采用8根Φ159×6水平支撑及斜撑连成格构体,与上部吊架体系杆件在对应的位置,钢管下垫钢板采用400mm×400mm×20mm钢板;(2)屋盖内心圈整体构件就位由于建筑中空结构从二层开始,内心圈整体构件需要先运送至二楼,通过铺设斜道,用20槽钢4支6米通长铺设两道钢梁,替换作轨道铺设在砼斜坡道上,用钢丝绳加3吨卷扬机牵引到预定位置,这样构件的荷载通过H钢梁传递到梁柱上,而不影响到二层室内地面砼的损伤;(3)格构柱支架安装格构柱支架安装要安装在内心圈整体构件内部,这样格构柱支架安装完成后才能进行内心圈整体构件牵引;格构柱支架吊架采用Φ159×6,Φ159×6管单根长9m需接头,接头错开≥2000m,先单管制作成4片,再用六十吨米塔吊配合安装,在芯筒外侧搭设环形脚手架,上部管用两个接头在脚手架上进行对接,对接Φ159×6主立杆必须确保同心圆,并分段加固;双支Φ159×6立杆四组之间竖向等距设置,中间能通过内心圈整体构件的圆弧外挑的翼缘板间距为宜;Φ159×6钢管形成的正多边形,每边长在高度剪力撑交叉连接;顶部的收口平面用125工字钢作横梁,搁置在钢管端部顶部并焊接;支撑内心圈整体构件所用的Φ159×6格构柱支架体系的安装,是由下向上逐节安装,四周预先搭设Φ48×3钢管双排脚手架,水平间距1500mm,步距2000mm,脚手架的搭设中心点向外1.5m半径开始搭设一排脚手,在Φ108立杆外侧搭一排圆形脚手供安装支撑及接立杆用;随着支撑架的升高,脚手架预先升高保证安装使用;Φ159×6管子与管接头为电焊对焊,同心连接,管子吊装由主体结构施工使用的60吨塔吊垂直起吊,配合支撑安装,并随时做好竖杆与竖杆之间的水平及剪力斜拉支撑临时固定;(4)内心圈整体构件提升牵引格构柱支架安装完成后,在内心圈整体构件上对称设置4个吊点,通过吊挂于支架顶部的4根工字钢横梁上的4只5T手拉葫芦,人工进行四点平均向上牵引;开始牵引时,要在构件吊起离地面200mm时,全面观察各部位的工作情况,待全部检查,未发现问题后再上升;向上运动过程中随时检查工件的水平,防止构件倾斜,这里进行水平度测量,规定当某一方向高度≥50mm时,该方向应停止向上牵引,应从其他三处向上牵引并校正校平;?由于构件安装高度比较高,因此分多次分段提升,每升一次需在Φ159×6两侧各设一只托架支撑构件转换吊层,每只托架下需设劲板确保承受构件荷载;同时用等粗钢丝绳环构件一周用锁扣锁紧,与上部钢梁固定;待上部5吨起重葫芦拉索复位并提升至固定钢丝绳不受力后,拆除稳定钢丝绳及牛腿,此时固定钢丝绳随构件提升;内心圈整体构件三至四米往复提升一次;内心圈整体构件吊装完成后,进行临时固定,以便其余钢梁安装;(5)格构柱支架上桅杆吊及顶部临时吊点安装内心圈整体构件吊装到位后,在格构柱支架上安装桅杆吊,桅杆吊采用Φ108×4单支斜立杆,斜立杆支脚采用抱箍与格构柱支架主立杆连接,桅杆吊斜立杆上端通过双道钢丝绳与格构柱支架拉结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科华,成军,徐正洪,骆祥平,陈忠建,陈佳佳,曹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