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用于竹纤维织物的着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861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着色料用于竹纤维织物的着色方法,尤其涉及茶叶用于竹纤维织物的着色方法。茶叶用于竹纤维织物的着色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着色液蒸煮萃取,升温至100℃,煮沸30~50分钟后滤去茶渣得到着色液;b)图案设计;c)浸泡,将经过图案设计的竹纤维织物放入温度为28~45℃的水中浸泡20~40分钟;d)一次着色,将经过温水浸泡的竹纤维织物按浴比1:20~1:40放入步骤a)制备的着色液中,升温至56~64℃,保温30~45分钟;e)媒着色,将经过第一次着色的竹纤维织物放入媒着色液中媒着色20~30分钟;f)二次着色;g)柔软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茶叶用于竹纤维织物的着色方法工序简单,成本低,生态环保,经过处理的竹纤维织物不仅着色牢固还具图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着色料用于竹纤维织物的着色方法,尤其涉及,属于竹纤维织物着色行业。
技术介绍
竹纤维织物由于具有天然抗菌、抑菌和抗紫外线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服装、床上用品、毛巾等亲肤产品,但是由于竹纤维自身具有的中空结构使其与着色料结非常合困难,因此,目前对竹纤维织物扎着色法主要采用化学染色法进行染色,如公开号为CN101935930A(公开号为2011-01-05)的中国专利,该方法前处理过程中采用酸洗对环境污着色很大,而且由于竹纤维织物通常制成亲肤产品,因此用化学染色法处理后的竹纤维织物也不能保证 人们使用的安全。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尝试用天然染料进行着色,如公开号为CN101270550A (2008-09-24)的中国专利采用天然染料对散纤维进行着色,该方法需要对着色后的纤维进行固色处理,エ艺复杂成本高,另外所用着色剂需单独购买,使着色成本増加,着色エ艺也不够稳定。因此,对用天然着色料对竹纤维织物进行着色的エ艺还需进ー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本专利技术エ序简单,成本低,生态环保,经过处理的竹纤维织物不仅着色牢固而且具有图案。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I、,它包括以下步骤 a)着色液蒸煮萃取,将茶叶和水以重量比1:40装入不锈钢锅中,升温至100°C,煮沸30 50分钟后滤去茶渣得到着色液; b)图案设计,采用压舌棒、棒冰棍、免洗筷作图案设计工具将预着色的竹纤维织物进行着色布图案设计;c)浸泡,将经过图案设计的竹纤维织物放入温度为28 45°C的水中浸泡20 40分钟; d)一次着色,将经过浸泡的竹纤维织物按浴比1:20 1:40放入步骤a)制备的着色液中,升温至56 64°C,保温30 45分钟; e)媒着色,将经过一次着色的竹纤维织物放入媒着色液中媒着色20 30分钟;所述媒着色液是由石灰和こニ胺四こ酸组成的水溶液; f)二次着色,将经过媒着色的竹纤维织物从媒着色液中取出拧干,再放入步骤a)制备的着色液中,升温至75 80°C,保温30 45分钟;g)柔软处理,将经过二次着色的竹纤维织物从着色液中取出用柔软剂柔软处理,再经水洗后干燥即得着色的竹纤维织物。本专利技术所用茶叶为各种茶叶制作后的粗梗、粗叶、茶末和过期茶叶,着色环保且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采用传统图案设计与茶叶天然着色色工艺相结合,图案设计将预着色的竹纤维织物用工具压舌棒、棒冰棍、免洗筷以扇形方式折叠,并用棉线将用棍子折叠竹纤维织物后的两端缠绕固定在棍子本身上,所用工具成本低,而且使经过本专利技术处理的竹纤维织物是具有清晰图案的着色的竹纤维织物。本专利技术采用一次着色、媒着色和二次着色相结合对竹纤维织物进行着色,工艺简单,颜色牢固。纤维经一次着色后表面会形成大小不等的空穴,可以使石灰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等与乙二胺四乙酸形成的络合物很容易进入到纤维中。本专利技术在一次着色后进行媒着色再进行二次着色的顺序,可以有效提高着色料的分子的附着,因为当一次着色后,着色料分子已经吸附到纤维上,再进行媒着色可以将着色料分子固定于纤维上,防止着色料分子的脱落;最后拧干后再进行二次着色可以进一步提高着色吸附率,使着色后在竹纤维织物上形成的图案更加清晰。本专利技术采用茶叶做为着色剂,茶叶中含有茶色素,茶色素为茶多酚类物质的系列氧化物,由于其结构上具有苯环和羟基,因此与纤维具有一定的亲和性。另外,本专利技术选用媒着色剂配合着色可以进一步提高着色牢度,本专利技术媒着色剂主要为石灰和乙二胺四乙酸,石灰作为天然的媒着色剂成本低且对环境无污着色;此外,石灰溶解后的形成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等不仅与乙二胺四乙酸形成络合物,还与着色料和纤维分子一起形成多元络合,从而提闻着色牢度。作为优选,步骤b)中所述着色布图案设计采用扇形方式折叠。着色时先将竹纤维织物折成扇形可以使竹纤维织物均匀吸收着色液,使着色的竹纤维织物色泽均匀。作为优选,步骤c)中所述水中加入黄豆粉;所述黄豆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20 1:40。加入黄豆粉可以使竹纤维织物更容易上色。 作为优选,步骤d)和步骤f)中对所述着色液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使竹纤维织物着色更均勻。作为优选,步骤e)中对所述媒着色液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使竹纤维织物着色更均匀。作为优选,步骤d)中所述升温时升温速度为3 4°C /分钟。作为优选,步骤e)中所述石灰与水以1:20 1:30重量比组成;所述石灰为所述竹纤维织物重量的3 5%。作为优选,步骤e)中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为所述竹纤维织物重量的I 2%。作为优选,步骤e)中所述媒着色液的温度为90 95°C。作为优选,步骤g)中所述干燥为自然晾干或者烘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所用茶叶为各种茶叶制作后的粗梗、粗叶、茶末和过期茶叶,着色环保且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采用图案设计工艺与茶叶天然着色工艺相结合,使经过本专利技术处理的竹纤维织物是具有清晰图案的着色色的竹纤维织物。3、本专利技术采用一次着色、媒着色和二次着色相结合对竹纤维织物进行着色,エ艺简单,顔色牢固。4、本专利技术采用茶叶做为着色剂,茶叶中含有茶色素,茶色素为茶多酚类物质的系列氧化物,由于其结构上具有苯环和羟基,因此与纤维具有一定的亲和性;另外,本专利技术选用媒着色剂配合着色可以进ー步提高着色牢度。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I 先将茶叶茶叶和清水以重量比1:40装入不锈钢锅中,将不锈钢锅升温至100°C,煮沸 30分钟后滤去茶渣得到着色液;接着将预着色的竹纤维织物先折成扇形再用两个压舌棒进行着色中的图案设计;然后将经过图案设计的竹纤维织物放入温度为28°C的水和黄豆粉的混合溶液中浸泡20分钟,其中黄豆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20 ;将经过温水浸泡的竹纤维织物按浴比1:20放入制备好的着色液中进行一次着色,将着色液以3°C /分钟的升温速度升至56°C,保温30分钟,一次着色中对着色液进行搅拌;经过一次着色的竹纤维织物取出后放入媒着色液中媒着色20分钟,媒着色液是由石灰和こニ胺四こ酸组成的水溶液,石灰与水以1:20重量比组成,石灰为竹纤维织物重量的3%,こニ胺四こ酸为竹纤维织物重量的1%,媒着色中对媒着色液进行搅拌,媒着色液的温度为90°C ;将经过媒着色的竹纤维织物从媒着色也中取出拧干,再放入着色中进行二次着色,二次着色中对着色进行搅拌,将着色温度升温至75°C,保温30分钟;最后进行柔软处理,将经过二次着色的竹纤维织物从着色液中取出后用柔软剂柔软处理,再经水洗干燥即得着色的竹纤维织物,干燥为自然晾干。实施例2 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干燥为烘干。实施例3 先将茶叶茶叶和清水以重量比1:40装入不锈钢锅中,将不锈钢锅升温至100°C,煮沸40分钟后滤去茶渣得到着色液;接着将预着色的竹纤维织物先折成扇形再用两个棒冰棍进行着色中的图案设计;然后将经过图案设计的竹纤维织物放入温度为37°C的水和黄豆粉的混合溶液中浸泡30分钟,其中黄豆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30 ;将经过温水浸泡的竹纤维织物按浴比1:30放入制备好的着色液中进行一次着色,将着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茶叶用于竹纤维织物的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着色液蒸煮萃取?,将茶叶和水以重量比1:40装入不锈钢锅中,升温至100℃,煮沸30~50分钟后滤去茶渣得到着色液;b)图案设计,采用压舌棒、棒冰棍、免洗筷作图案设计工具将预着色的竹纤维织物进行着色布图案设计;c)浸泡,将经过图案设计的竹纤维织物放入温度为28~45℃的水中浸泡20~40分钟;d)一次着色,将经过浸泡的竹纤维织物按浴比1:20~1:40放入步骤a)制备的着色液中,升温至56~64℃,保温30~45分钟;e)媒着色,将经过一次着色的竹纤维织物放入媒着色液中媒着色20~30分钟;所述媒着色液是由石灰和乙二胺四乙酸组成的水溶液;f)二次着色,将经过媒着色的竹纤维织物从媒着色液中取出拧干,再放入步骤a)制备的着色液中,升温至75~80℃,保温30~45分钟;g)柔软处理,将经过二次着色的竹纤维织物从着色液中取出用柔软剂柔软处理,再经水洗后干燥即得着色的竹纤维织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卿竹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