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纳米技术在铝表面合金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8411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技术在铝表面合金化的方法,属于金属表面合金化技术领域。通过球磨得到的纳米级铝铁粉涂覆到铝板表面,利用氢气氛高温环境下均匀的渗入铝表面以达到合金化,使得表面铁含量达到10%~13%;从而达到通过简单的工艺提高铝板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目的。经过测试,处理后的试样在硬度和耐蚀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技术在招表面合金化的方法,属于金属表面合金化

技术介绍
金属表面合金化是通过扩散改变基体金属表面层的成分和组织的材料保护技术。主要是在外界条件下表面生成钝化膜或者是获得与基体具有冶金结合的各种特殊的化合物层,使得材料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提高,这是一种重要的提高金属机械性能的方法。 在机械制造中主要应用的是铝、铬、硅、钒、锌等的表面合金化层或渗层。渗层是利用金属卤化物蒸汽与金属表面层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的,或是在液相中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对于铝有多种渗层。最早的是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基体上获得含铝约25%、层厚约125 1000微米的覆层。这种覆层具有在大气或炉气中长期抗800°C以内的氧化的能力,用于生产空气加热器、加热炉和蒸汽过热器的构件。铝铁合金需要在渗剂中加热到1080°C,经24小时而获得25 150微米厚的覆层。渗前若先镀扩散屏蔽层(如钼),便可以抑制或延缓基体与覆层中金属元素间的相互扩散。近年来利用纳米技术进行材料改性的新方法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以及金属表面改性。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人开始在合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纳米技术在铝表面合金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a.将普通冷轧铝板的表面从粗到细进行打磨,然后进行机械抛光,经无水乙醇、丙酮和去离子水依次超声清洗,保证表面清洁无杂物;最后对铝板进行时效处理,在100~150℃,保持5~15小时,稳定铝板的组织和尺寸;b.采用机械球磨法,将工业纯铁和铝粉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均匀后放入球墨罐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球磨20~30小时,将球磨好的纳米级铝铁粉涂覆到铝板表面,覆盖层厚度为20μm~75μm;具体工艺参数如下:Fe?:?Al?=?1:(4~8)(质量比);乙醇:?粉体=5?:?1(质量比);高能球磨机转速=500r/min;球磨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庆东刘慧娟周琼宇郁利彬李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