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屈强比贝氏体组织高强度建筑用箍筋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建筑领域箍筋的用量占相当大的比例。我国箍筋目前使用的是235_400MPa级别热轧钢筋,尽管屈强比为O. 6-0. 7,但是强度级别较低,在地震发生过程中箍筋易被拉断,混凝土破碎,使柱体倒塌,建筑物中无逃生机会。由于强度级别低,在建筑施工中箍筋使用量大,甚至由于箍筋用量过大而导致混凝土浇注困难,给建筑施工带来麻烦。日本虽然在使用1200MPa以上强度箍筋,但该强度钢筋屈强比为O.95以上,地震 时外力增大,易产生断裂,仍无逃生机会。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建筑用钢不仅仅要求高强度,高韧性,同时屈强比也是一个强制指标。屈强比高意味着材料的抗变形能力较强,就容易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和局部大变形,结构只能吸收较少的能量;屈强比低意味着材料的塑性较好即材料屈服强度低而抗拉强度高,在发生地震时钢结构产生的应力梯度使构件能在很宽的范围内产生塑性变形,吸收较多的地震能,因此,低屈强比在提高建筑结构地震时吸收能量上是个必要的条件。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增多,对钢筋低屈强比也提出了要求。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研发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低屈强比贝氏体组织高强度箍筋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用铁素体加珠光体组织热轧钢筋为原料经加工,等温热处理后形成铁素体加贝氏体组织双相钢。成品箍筋强度级别为800?1100MPa,屈强比为0.8?0.85左右。断后伸长率A≥12%,最大力总延伸率Agt≥3.5%,成品直径5?12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地报,丁吉,周光平,付广庆,岳红现,董本令,窦祖融,于庆荣,姜维山,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龙腾特钢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