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炉,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倾斜安装有筒形炉体,所述筒形炉体和所述机架之间安装有托轮装置和炉体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进料出气装置和气化剂进气装置;因为筒形炉体整体旋转且倾斜设置,物料依靠重力在筒形炉体内部上下运动,因此料层的透气性很好,煤气上升通畅,避免了偏烧现象的发生;因为筒形炉体整体旋转且倾斜设置,其优点是:1.垃圾中的塑料等融化后不断被其它垃圾的灰渣包裹,不会发生粘连,物料运行顺畅,出渣流畅,不会发生堵炉现象,气化过程平稳持续;2.下层垃圾承受上层垃圾的压力较小,而且垃圾的分层是动态和变化的,因此透气性非常好,反应平稳快速,产气效率极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 涉及一种将可燃垃圾、农业秸杆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转换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可燃垃圾、农业秸杆等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转换炉。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垃圾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成为地球的负担,也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 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全世界每年产生4. 9亿吨垃圾,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I. 5亿吨城市垃圾,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巨大。现在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填埋法、焚烧发和厌氧发酵法三种处理方式。I、填埋法填埋法是使用最多的垃圾处理方法,让垃圾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达到稳定状态,缺点是有臭气产生,垃圾填埋场远离市区,运输费用较大,选地受较多限制,容易造成地表及地下水污染。尤其严重的是垃圾中的废塑料、废化学纤维、废橡胶等填埋后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降解,而完全降解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对环境的危害相当严重且极其久远。2、焚烧法焚烧法是将垃圾送入垃圾焚烧炉中,垃圾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氧气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焚烧处理的优点是减量效果好,焚烧后的残渣体积减少90%以上,重量减少80%以上,处理较为彻底。缺点是破坏资源,垃圾含70%左右的水分,含水有机物消耗能量,可燃垃圾释放能量,在焚烧过程中消耗能量和释放能量相抵,剩余能量很少或为负能量,因此对垃圾热值有要求,焚烧中要消耗煤、油等助燃能源,浪费了大量的可回收资源,且焚烧时会形成二恶英,易造成空气污染。3、厌氧发酵法是处理城市垃圾的新方法,是将垃圾中可厌氧垃圾转化为能源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其缺点是处理前都需要进行垃圾的分类,这是制约垃圾处理的最大瓶颈,垃圾中的无机物如玻璃、金属、废塑料、废化学纤维、废橡胶等无法参与厌氧反应,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垃圾分类困难,减量较少,处理成本巨大,处理不彻底,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现有技术也有采用煤气发生炉或类似设备将可燃垃圾干馏碳化以转化成可燃气体的技术方案,但往往产气率低,运行故障率高。究其原因,第一是垃圾成分复杂,料层透气性不好,煤气上升受阻,产生的煤气又参与燃烧,容易造成偏烧;第二是垃圾多种多样,容易结渣,当温度超过200°C以后,垃圾中的塑料等就会融化粘连,不再向下运动,使气化过程不可持续;第三是下层的垃圾还要承受上层垃圾的压力,透气性极差,燃烧段很难燃烧起来且容易熄灭,使气化过程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均匀彻底、不易结渣、可连续工作并将可燃垃圾转换成可燃气体的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炉,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倾斜安装有筒形炉体,所述筒形炉体从高到低依次包括干燥段炉体、还原段炉体、燃烧段炉体和集灰段炉体,所述筒形炉体和所述机架之间安装有托轮装置和炉体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筒形炉体上端配合的进料出气装置,所述进料出气装置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设有上密封装置;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筒形炉体下端配合的气化剂进气装置,所述气化剂进气装置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设有下密封装置;所述集灰段炉体上设有排灰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化剂进气装置包括相对机架固定安装的气化剂进气管,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伸入至所述燃烧段炉体内,所述下密封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气化剂进气管和所述筒形炉体之间的填料密封装置。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化剂进气装置还包括环绕所述燃烧段炉体布 置的辅助气化剂进气管,所述辅助气化剂进气管与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之间设有进气旋转接头。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化剂进气管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塔形布气器,所述塔形布气器上设有布气孔。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塔形布气器上设有循环水冷却管,所述循环水冷却水管的进水管和回水管穿过所述气化剂进气管的内腔与外部供水管路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塔形布气器兼做物料搅拌装置。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料搅拌装置包括相对于所述筒形炉体的轴线偏心设置的所述塔形布气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料搅拌装置为螺旋状布置在所述塔形布气器锥面上的所述循环水冷却管。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燃烧段炉体内的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上设有碎渣盘,所述碎渣盘的外周边固定设有内碎渣爪,所述燃烧段炉体内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内碎渣爪对应的外碎渣爪。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段炉体内的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上设有碎渣盘,所述碎渣盘的外周边固定设有内碎渣爪,所述燃烧段炉体内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内碎渣爪对应的外碎渣爪;所述辅助气化剂进气管伸入至所述燃烧段炉体内兼做所述外碎渣爪。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位于所述集灰段炉体内的部分设有搅渣螺旋。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料出气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筒形炉体上端连接的煤气出气筒体,所述上密封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煤气出气筒体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的填料密封装置;所述煤气出气筒体的外端封闭,所述煤气出气筒体上设有煤气出气口 ;还包括穿过所述煤气出气筒体的阻气进料装置。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气进料装置包括螺旋输送器壳体,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的上端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的外端部安装有进料电动机和进料变速箱,所述进料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位于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内的输送蚊龙;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的出料口处转动安装有单向封堵门,所述单向封堵门上设有将所述单向封堵门压向所述出料口的施力装置。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出料口的一端设有无蚊龙的物料阻气段。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施力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单向封堵门上的扭转弹簧。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施力装置包括向斜上方倾斜设置的出料口和使所述单向封堵门抵靠在所述出料口上的重物。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燥段炉体、还原段炉体、燃烧段炉体和集灰段炉体中至少燃烧段炉体内表面设有耐火材料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燥段炉体、还原段炉体、燃烧段炉体和集灰段炉体中至少燃烧段炉体外表面设有保温层。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燥段炉体内壁上固定设有抄料板。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轮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筒形炉体对应的至少两对托轮,所述筒形炉体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托轮对应的环形托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一对顶轮,所述顶轮抵靠在所述环形托轨侧面。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体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动力连接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筒形炉体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齿圈。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灰装置包括可开启的排灰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固定安装在自动称重装置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炉,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倾斜安装有筒形炉体,所述筒形炉体从高到低依次包括干燥段炉体、还原段炉体、燃烧段炉体和集灰段炉体,所述筒形炉体和所述机架之间安装有托轮装置和炉体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倾斜安装有筒形炉体,所述筒形炉体从高到低依次包括干燥段炉体、还原段炉体、燃烧段炉体和集灰段炉体,所述筒形炉体和所述机架之间安装有托轮装置和炉体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筒形炉体上端配合的进料出气装置,所述进料出气装置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设有上密封装置;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筒形炉体下端配合的气化剂进气装置,所述气化剂进气装置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设有下密封装置;所述集灰段炉体上设有排灰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田,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金丝达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