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发光色母粒及其制备工艺,属于色母粒及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所述水下发光色母粒包括载体,载体的外部覆盖有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的发光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调制;2、加热;3、混合;4、挤出造粒;5、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结构设计合理,由于载体的外部覆盖有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的发光层,因此制备出的色母粒可以吸收、储存、散发光源,适应行业要求,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制备工艺简捷,制备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色母粒及其制备工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下发光色母粒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色母粒着色是现今最普遍采用的塑料着色法,色母粒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着色齐 、载体和分散剂,通过高速混练机混炼后,破碎,挤出拉成粒,色母粒在塑料加工过程中,具有浓度高、分散性好、清洁等显著优点。现有的色母粒无法吸收、储存、散发光源,无法适应水下标识及水下渔业作业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吸收、储存、散发光源的水下发光色母粒,该色母粒制备工艺简捷,制备成本低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发光色母粒,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载体的外部覆盖有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的发光层。进一步地说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O. 6-1. 2毫米。所述水下发光色母粒的形状为圆形、圆柱形、矩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水下发光色母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I、调制将光致储能夜光粉与水按质量比为(5-7) :(3-5)混合均匀;2、混合将步骤I所得的混合物与载体投入高速拌和机中进行混合处理;3、挤出造粒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料输送至螺杆挤出机内,螺杆挤出机内的温度控制在200-300°C,转速为 250-350r/min 挤出造粒;4、干燥将步骤3 )得到的色母粒在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的色母粒含水量控制在5%-7%。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I与步骤2之间还有加热步骤,具体为将步骤I所得的物料输送至加热皿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50_70°C,加热20-30分钟。步骤2中所述混合处理的时间为40-50分钟。步骤3中所述螺杆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或者单螺杆挤出机中的任意一种。步骤4中所述干燥机内的干燥温度控制在30_40°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结构设计合理,由于载体的外部覆盖有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的发光层,因此,制备出的色母粒可以吸收、储存、散发光源,适应行业要求,而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制备工艺简捷,制备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下发光色母粒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参照附图,本实施例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为圆形,包括载体1,载体I的外部覆盖有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的发光层2,发光层2的厚度为O. 6毫米,上述水下发光色母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I、调制将光致储能夜光粉与水按质量比为5 3混合均匀。2、加热将步骤I所得的物料输送至加热皿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50°C,加热20分钟。3、混合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与载体投入高速拌和机中进行混合处理,处理的时间为40分钟。4、挤出造粒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料输送至双螺杆挤出机内,双螺杆挤出机内的温度控制在200 °C,转速为250r/min挤出造粒。5、干燥将步骤4得到的色母粒在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机内的干燥温度控制在30°C,干燥后的色母粒含水量控制在5%。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为圆柱形,包括载体,载体的外部覆盖有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的发光层,发光层的厚度为I. 2毫米。上述水下发光色母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I、调制将光致储能夜光粉与水按质量比为7 5混合均匀。2、加热将步骤I所得的物料输送至加热皿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70°C,加热30分钟。3、混合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与载体投入高速拌和机中进行混合处理,混合处理的时间为50分钟。4、挤出造粒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料输送至双螺杆挤出机内,双螺杆挤出机内的温度控制在300 °C,转速为350r/min挤出造粒。5、干燥将步骤4得到的色母粒在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机内的干燥温度控制在40°C,干燥后的色母粒含水量控制在7%。 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为矩形,包括载体,载体的外部覆盖有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的发光层,发光层的厚度为I. O毫米。上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I、调制将光致储能夜光粉与水按质量比为6 4混合均匀。2、加热将步骤I所得的物料输送至加热皿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60°C,加热25分钟。3、混合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与载体投入高速拌和机中进行混合处理,混合处理的时间为45分钟。4、挤出造粒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料输送至单螺杆挤出机内,单螺杆挤出机内的温度控制在250 °C,转速为300r/min挤出造粒。5、干燥将步骤4得到的色母粒在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机内的干燥温度控制在,35°C,干燥后的色母粒含水量控制在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水下发光色母粒,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1),载体(I)的外部覆盖有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的发光层(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2)的厚度为O.6-1. 2 晕米。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发光色母粒的形状为圆形、圆柱形、矩形中的任意一种。4.一种水下发光色母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调制 将光致储能夜光粉与水按质量比为(5-7) :(3-5)混合均匀; 2)混合 将步骤I)所得的混合物与载体投入高速拌和机中进行混合处理; 3)挤出造粒 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料输送至螺杆挤出机内,螺杆挤出机内的温度控制在200-300°C,转速为 250-350r/min 挤出造粒; 4)干燥 将步骤3)得到的色母粒在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的色母粒含水量控制在5%-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与步骤2)之间还有加热步骤,具体为 将步骤I)所得的物料输送至加热皿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50-70°C,加热20-30分钟。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混合处理的时间为40-50分钟。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螺杆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或者单螺杆挤出机中的任意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干燥机内的干燥温度控制在30-40°C。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发光色母粒及其制备工艺,属于色母粒及其制备工艺
所述水下发光色母粒包括载体,载体的外部覆盖有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的发光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调制;2、加热;3、混合;4、挤出造粒;5、干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结构设计合理,由于载体的外部覆盖有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的发光层,因此制备出的色母粒可以吸收、储存、散发光源,适应行业要求,而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下发光色母粒制备工艺简捷,制备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档编号C08J3/22GK1028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发光色母粒,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1),载体(1)的外部覆盖有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的发光层(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云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