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磷酸银/P25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基于电荷自组装的溶液体系离子交换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磷酸银/P25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光催化材料、环保材料和污染治理等领域。
技术介绍
二氧化钛作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获得广泛关注,但是,二氧化钛光吸收范围较窄(仅限于紫外光区)、量子效率较低,特别是其可见光响应程度低导致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活性有限;Guo等DVai ter,2010,9,559-564]报道了在可见光激发下,磷酸银由于具有分散的能带结构,禁带宽度相对较窄,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速率大大降低,量子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从而表现出优异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此外磷酸银作为一种银的化合物, 磷酸银还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但是制备磷酸银使用了含银的化合物使得制备成本偏高,另外制备出的磷酸银材料的尺寸都偏大且形貌难以控制。氧化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同时,氧化石墨烯表明具有较多的亲水功能团,将氧化石墨烯应用于复合材料的制备中,其表面所带的负电荷不仅能够为带正电荷的银离子提供更多的反应点,从而能够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化石墨烯/磷酸银/P25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磷酸银以及P25三种材料复合而成,其中平均尺寸为2?30nm的P25纳米颗粒包裹在粒径为200?400nm的磷酸银颗粒表面,纳米和微米尺寸的P25、磷酸银颗粒均沉积在氧化石墨烯片层表面;所述复合材料不仅在可见光激发下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具有高效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对25?ppm的罗丹明B溶液2分钟降解率超过80%,6分钟完全降解;而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以及绿脓杆菌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0?mm,?最小抑菌浓度≤100?ppm,?最小杀菌浓度都≤200?pp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飞,崔海英,李扬,唐华,刘恒,秦洁玲,张蓉仙,高庆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