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急慢性咽炎、咽喉炎的药物。它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数比组成:射干10~30、虎杖5~15、金银花5~10、胖大海5~20、甘草5~10、连翘5~10、板蓝根5~20、桔梗5~20。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按中医理论,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祛痰止痛为主,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选用药材来源广泛,价格合理,药性平和,口感好,无毒副作用,服药后能使咽部不适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对于咽炎和咽喉炎的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可达86%。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病症达到痊愈的目的。具有较强和非常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的
,尤其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
技术介绍
通风病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如果血中尿酸浓度长期高于这个饱和点,医学上称为“高尿酸血症”。主要在于人体正气不足,脾肾功能失调,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聚于体内,留滞经络,复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气血凝滞不通,湿浊流注关节,发为痛风。久病入络,气血失畅,淤血凝滞,痰淤互结而导致的关节肿大畸形,病久不愈。脾肾阳虚,阴毒内蕴。可发为尿酸性肾病、肾功能不全。以上所述可归结为一点,即正虚邪实。临床上痛风多呈发作性,多由疲劳、房室不节、厚味多餐或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诱发,发作时表现为某一局部剧烈疼痛,重则背不能动,或手不能举,或足不能履地, 并且有日轻夜重和转移性疼痛的特点。经休息和治疗虽可好转,但时息时发,日久可致受损部位出现肿胀、畸形,恢复较为困难,甚至可出现水肿。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我国不科学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人们摄入含嘌呤食物增多,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一大样本调查显示,我国约5%的人患有高尿酸血症,其中约10% 20%的人将已患或发生为痛风。痛风的发病已证实与进食高嘌呤饮食有关,与经济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所以人们把痛风称为现代“富贵病”,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目前普遍使用的西药进行治疗通风病的,其所使用的药物都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副作用,并且其疗效也都不十分令人满意。如何能做到即可以预防通风病的发生,又可以起到治疗效果的药物,则是目前人们急需的良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ー种即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同时也可以具有显著疗效的ー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原料药由13种中药天然药物组成,将它们配以制药可接受的载体,采用通常的エ艺制备方法,加工制作而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数比组成 苍术10 20、防风5 15、蚕沙5 15、毛竹根25 50、牛膝各25 50、丹參10 30、白芍5 15、威灵仙5 20、元胡10 30、路路通10 30、槟榔5 15、茯苓10 30、甘草2 8。所述的ー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数比组成苍术12 18、防风6 13、蚕沙5 12、毛竹根30 45、牛膝各27 42、丹參15 26、白芍10 15、威灵仙10 20、元胡11 25、路路通15 25、槟榔10 14、茯苓12 25、甘草3 6。所述的ー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数比组成 苍术10、防风5、蚕沙5、毛竹根50、牛膝各25、丹參10、白芍15、威灵仙16、元胡22、路路通20、槟榔10、茯苓20、甘草6。所述的ー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数比组成 苍术20、防风15、蚕沙15、毛竹根25、牛膝各50、丹參18、白芍6、威灵仙16、元胡15、路路通25、槟榔12、茯苓17、甘草3。所述的ー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数比组成 苍术15、防风10、蚕沙10、毛竹根37、牛膝各40、丹參20、白芍10、威灵仙16、元胡20、 路路通20、槟榔10、茯苓20、甘草5。中医认为痛风病,虽属痹症,但其疼痛剧烈,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以致关节畸形,且有多种并发症,故又别于一般痹症。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风寒之邪郁久化热,或内伤肝肾不足或痹证日久,血瘀痰阻而致。本专利技术药物按中医理论,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对痛风、关节红、肿、痛、热、活动不便、屈伸不利、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所选用药材来源广泛,价格合理,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治愈率可达86%。并且本药物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服用安全可靠。同时还可以作为日常保健使用,对痛风病患者而言疗效极为显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病症达到痊愈的目的。具有较强和非常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本专利技术用药剂量和方法治疗方法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一日二次,即早晚各一次。以下为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典型病例 例I、夏某,男55岁,患者无诱因于5年前出现手指、足趾关节肿痛,以夜间痛为甚,去医院就诊,以类风湿关节炎处理,曾复炎痛喜康、布洛芬等,疼痛有所缓解,时轻时重,未根治。血尿酸高达918umol/L,确诊为“痛风”。在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30天后,病情有所好转,以上病症全部消失。例2、杨某,男34岁,农民。患者左足趾、足背反复性肿痛6年。患者6年前在一次饮酒后,突然发生左足背,大拇指肿痛,难以入睡,局部灼热红肿。在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30天后,以上病症全部消失。例3、李某,女,42岁,于2009年春劳累后出现右膝关节肿痛,曾出现手指关节、踝、足趾、左足第一跖趾关节肿痛,红肿,关节活动不利,在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30天后,以上病症全部消失。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 一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数比组成 苍术15、防风10、蚕沙10、毛竹根37、牛膝各40、丹參20、白芍10、威灵仙16、元胡20、路路通20、槟榔10、茯苓20、甘草5。本专利技术在制备时将各原料药配备成制药可接受的常规载体,采用通常的エ艺制备方法,加工制作成颗粒剂或片剂或散剂或汤剂等剂型均可,本专利技术药物也可以制成ロ服液剂型。实施例2:一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数比组成 苍术10、防风15、蚕沙15、毛竹根50、牛膝各50、丹參30、白芍15、威灵仙20、元胡30、路路通30、槟榔15、茯苓30、甘草8。其它同实施例I。实施例3 一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数比组成 苍术20、防风5、蚕沙5、毛竹根25、牛膝各25、丹參10、白芍5、威灵仙5、元胡10、路路通10、槟榔5、茯苓10、甘草2 8。其它同实施例I。实施例4: 苍术12、防风13、蚕沙12、毛竹根45、牛膝各42、丹參26、白芍15、威灵仙20、元胡25、 路路通25、槟榔14、茯苓25、甘草6。其它同实施例I。实施例5 苍术18、防风6、蚕沙5、毛竹根30、牛膝各27、丹參15、白芍10、威灵仙10 20元胡11、路路通15、槟榔10、茯苓12、甘草3。其它同实施例I。实施例6 苍术10、防风5、蚕沙5、毛竹根50、牛膝各25、丹參10、白芍15、威灵仙16、元胡22、路路通20、槟榔10、茯苓20、甘草6。其它同实施例I。实施例7 所述的ー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数比组成 苍术20、防风15、蚕沙15、毛竹根25、牛膝各50、丹參18、白芍6、威灵仙16、元胡15、路路通25、槟榔12、茯苓17、甘草3。其它同实施例I。权利要求1.一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数比组成 苍术10 20、防风5 15、蚕沙5 15、毛竹根25 50、牛膝各25 50、丹参10 30、白芍5 15、威灵仙5 20、元胡10 30、路路通10 30、槟榔5 15、茯苓10 30、甘草2 8。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数比组成苍术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防和治疗通风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数比组成:苍术10~20、防风5~15、蚕沙5~15、毛竹根25~50、牛膝各25~50、丹参10~30、白芍5~15、威灵仙5~20、元胡10~30、路路通10~30、槟榔5~15、茯苓10~30、甘草2~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刘丽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