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铸造用铸型材料及制型工艺。特别用于铝合金或铜合 金的精密铸造。背最狭术石膏型熔模精密铸造是近年国内外迅速发展的一项铸造技术,利用合适组 分的石膏浆料复型能力及尺寸稳定性好、充型简便、设备相对投资较少的特点, 可在铝、铜等中、低熔点合金的精密铸造中替代传统的砂型造型材料,铸造出其它方法难以成型的薄壁、整体、结构复杂和无余量铝合金精铸件,尤其与RP 技术结合,可以通常在一周内快速完成新产品的金属样件制作。石膏型熔模精密铸造过程通常由选取铸粉组分、混合、制浆、灌浆、石膏 型焙烧、浇铸金属等工艺步骤组成。而铸粉是石膏型熔模精密铸造的关键材料, 不同铸粉组分的构成决定了石膏铸模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通常为了克服焙 烧时的强烈收縮,保证石膏型尺寸的稳定性和耐热性,在铸粉中大量加入石英 石材料或锆石粉和莫来石等耐火材料。但耐火材料大量加入的副作用是,不仅 使干强度降低,而且大幅度降低石膏铸型的导热能力,使焙烧过程只能及其缓 慢的进行,否则极容易因热应力和材料组织应力而产生裂纹。中国专利申请号00119619. 7给出的铸粉配方为a —半水石膏粉28 38%、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有色金属用铸型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铸型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α-半水石膏粉20~35%,石英粉3.2~10%,铝矾土50~60%,滑石粉4~10%,石墨粉1.5~5%,玻璃纤维0.1~0.3%,其中:石英粉的粒度为200~500目,铝矾土的粒度为100~600目,滑石粉的粒度为350~500目,玻璃纤维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0~15mm和0.024±0.00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有色金属用铸型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铸型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α-半水石膏粉20~35%,石英粉 3.2~10%,铝矾土 50~60%,滑石粉 4~10%,石墨粉 1.5~5%,玻璃纤维 0.1~0.3%,其中石英粉的粒度为200~500目,铝矾土的粒度为100~600目,滑石粉的粒度为350~500目,玻璃纤维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0~15mm和0.024±0.002m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有色金属用铸型材料,其特征在于铸造铝合金用铸型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x—半水石膏粉 35%,石英粉 3.2%,铝矾土 50%,滑石粉 10%,石墨粉 1.5。%,玻璃纤维 0.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有色金属用铸型材料,其特征在于铸造铜合金用铸型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a—半水石膏粉 20.7%,石英粉 10%,铝矾土 60%,滑石粉 4%,石墨粉 5%,玻璃纤维 0.3%。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有色金属用铸型材料,其特征在于铸造铝合金或铜合金用铸型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X —半水石膏粉 30%,石英粉 4.8%,铝砜土 55%,滑石粉 7%,石墨粉 3%,玻璃纤维 0.2%。5、 一种铸造有色金属用铸型的制型工艺,其特征在于(1) 、按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配铸型材料;(2) 、将配后铸型材料混匀;(3) 、配制硅溶胶溶液按硅溶胶10 16%和水84 卯%混合制成;(4) 、制浆将铸型材料重量的38 46%的硅溶胶溶液置于制浆机内,再将混匀后的铸型材料置于硅溶胶溶液中,搅拌3 5分钟;(5) 、制成铸型将制浆制成铸型并自然干燥;(6) 、焙烧将干燥后的铸型置于加热炉内加热到IO(TC,保温7 10小时后;加热到18(TC,保温4 5小时后;加热到240。C,保温6 8小时后;加热到320 °C,保温5小时后;加热到400。C,保温5小时后;加热到50(TC:保温5 7 小时后;加热到60(TC,保温5小时后;加热到70(TC:保温5小时后;随炉冷 却至30(TC 40(TC,浇铸熔炼后的有色金属。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涛,朱飞,成丹,唐华林,刘天模,于今,吴先哲,肖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