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骨纵向微创截骨器,包括截骨端截骨装置和远端定位装置,所述截骨端截骨装置滑动套接一定位调整导轨,所述定位调整导轨为长条形,中间沿长向开有一滑槽,沿滑槽带有定位调整导轨刻度标尺;所述定位调整导轨两端对称滑动套接有远端定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依照治疗需要对管状骨进行纵向截骨手术,操作方便;手术时便于对骨块进行横向牵引,满足治疗脉管炎的需要;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的截骨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不损伤神经、血管、软组织和骨膜,创伤小,有利于促进骨重建、愈合,满足管状骨纵向牵引治疗的需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管状骨纵向截骨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便医务人员的手术操作,手术效果有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外科手术器械,特别是一种针对管状骨的截骨器。
技术介绍
以往针对 管状骨的外科截骨手术,使用传统骨外科手术器械如直锯、摆锯、环锯、往复锯、骨凿、咬骨钳、截断刀、截骨刀、骨钻等,手术方式为开放式切口,手术伤口大,截骨处骨缺损多,容易破坏伤口周边的软组织和骨膜,造成血肿延长伤口愈合,直接影响术后康复。目前没有特别针对管状骨截骨的截骨器,在截骨手术时,由于管状骨相对较长,截骨尺寸相应增加,难以针对这样的长骨进行畸形骨矫形手术截骨;特别是在治疗脉管炎的手术中,很难通过传统截骨对管状骨进行横向牵引,以增大骨腔内空间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滿足骨外科矫形手术的需要。由于管状骨截骨手术操作复杂,很容易造成大面积创面,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为其康复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状骨纵向微创截骨器,要解决现有截骨器不能针对管状骨进行纵向截骨手术和对术骨进行横向牵引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由于术骨尺寸长,容易造成截骨处伤口周边组织损伤且创面大,截骨器操作不便和不能对管状骨进行矩形、Z形和S形截骨手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状骨纵向微创截骨器,包括截骨端截骨装置和远端定位装置,所述截骨端截骨装置滑动套接一定位调整导轨,所述定位调整导轨为长条形,中间沿长向开有一滑槽,沿滑槽带有定位调整导轨刻度标尺;所述定位调整导轨两端对称滑动套接有远端定位装置。所述截骨端截骨装置包括截骨钻头及其驱动机构,所述截骨钻头与主定位针并排设置,且尖端朝下并排插入套管内,所述套管沿轴向并列有截骨钻头穿孔和主定位针穿孔两个孔道,所述截骨钻头插入截骨钻头穿孔的孔道内且上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主定位针插入主定位针穿孔的孔道内且上部与主定位针手柄连接。所述套管的顶部连接有一套管旋转手柄,所述套管的中部套接有一套管固定夹,所述套管固定夹呈圆形,上表面带有角度调整刻度盘,所述套管固定夹纵向开有一个用于插入套管的套管穿孔,所述套管固定夹由其下表面的内螺纹经垫片、卡盘与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卡盘上表面与定位调整导轨下表面相抵并紧压,所述卡盘上表面的凸起处与定位调整导轨的滑槽相配合。所述远端定位装置包括辅定位针、螺纹锁针轴、辅定位针穿孔和位于螺纹锁针轴上、下两端的一对螺母,所述螺纹锁针轴正中为一个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的螺母,所述螺母呈台阶状,所述螺母的细台阶处与定位调整导轨上的滑槽相配合,所述辅定位针穿过螺纹锁针轴的辅定位针穿孔,螺纹锁针轴向下穿过定位调整导轨上的滑槽,上、下两端通过一对螺帽固定连接。所述截骨钻头的直径为I. O 4. 0mm。所述截骨钻头穿孔、主定位针穿孔的孔径相同,孔径为I. I 4. 1mm。所述主定位针的直径为I. O 4. Omm,所述一对辅定位针的直径为I. O 4. 0mm。所述定位调整导轨刻度标尺的长度为IOOmm 150mm。所述螺帽为花螺帽。所述垫片为金属材质,垫片上表面附有齿轮纹,与套管固定夹的下表面摩擦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便于依照治疗需要对管状骨进行IOcm长的纵向截骨手术,例如进行矩形状截骨手术,便于对骨块进行横向牵 弓丨,满足治疗脉管炎的需要。还可以做Z形、S形截骨手术,适合于IOCm长的管状骨纵向微创截骨手术,便于对骨块进行纵向牵引,满足治疗的需要。2、采用本专利技术进行的截骨手术属于微创手术,采用微创切口,手术时只要在软组织手术部位切2-3个小口,切口不大于lCm,而且截骨钻头、主定位针均置于套管内,而套管直接对准并插入软组织小切口处,并紧靠术骨面,使截骨钻头、主定位针与软组织隔离,截骨钻头钻孔时,不损伤神经和血管、软组织和骨膜,实现了在微创条件下大长度截骨手术而不损伤神经、血管、软组织和骨膜,创伤小,恢复快的目的,有利于促进骨重建、愈合。3、在手术时应用本专利技术,再结合双向斜角钻孔截骨法,通过术骨上端的微创切口利用套管的旋转功能,在术骨骨面上顺序钻有上端斜角截骨钻孔,同理,通过术骨下端的微创切口,在术骨骨面上的依次顺序钻有下端斜角截骨钻孔,使得上端斜角截骨钻孔和下端斜角截骨钻孔相互交叉,大幅减少骨连接面积,骨块更容易分离而进行横向牵引,进而增大骨腔内空间利于治疗脉管炎等。4、本专利技术也特别适用于对术骨进行纵向牵引,在进行管状骨纵向Z形、S形微创截骨手术,以一对辅定位针为基点,带有截骨钻头和主定位针的套管可在定位调整导轨上纵向自由移动和调整角度,满足管状骨(长骨)纵向牵引治疗的需要,医务人员操作方便,手术效果有保障。5、采用本专利技术截骨定位精确,定位调整导轨上有标尺定位,套管固定夹截骨钻头上的刻度标尺调整角度,可精确定位术骨截骨线,参照术前X-ray片,可精准的将术骨按术前设计比例(角度)截下,防止造成下面骨侧软组织和神经的损伤,便手术的准确率高达99%以上,在管状骨纵向截骨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6、本专利技术截骨端装置中的垫片采用金属材质,垫片上附有齿轮纹,增大套管固定夹的旋转阻力,使得调整角度调整刻度盘时操作简单,调节定位精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管状骨纵向微创截骨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管状骨纵向微创截骨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管状骨纵向微创截骨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管状骨纵向微创截骨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管状骨纵向微创截骨器进行斜角钻孔矩形截骨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采用管状骨纵向微创截骨器进行软组织全切开方式钻孔截骨的平面示意图。图7是Z形截骨的平面示意图。图8是S形截骨的平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 一截骨钻头、2 —主定位针、3 —套管、4 一套管旋转手柄、5 —截骨钻头穿孔、6 —主定位针穿孔、7 —套管固定夹、8 —套管穿孔、9 一角度调整刻度盘、10 —垫片、11一卡盘、12 —螺丝、13 —定位调整导轨、14 一滑槽、15 —定位调整导轨刻度标尺、16 —螺帽、17 —螺纹锁针轴、18 —辅定位针穿孔、19 一辅定位针、20 —术骨、21 —横向牵引矩形截骨部位、22 —纵向牵引Z形截骨部位、23 —纵向牵引S形截骨部位、24 —驱动电机、25 —主定位针手柄、26 —术骨上端截骨定位孔、27 —术骨下端截骨定位孔、28 —已打术骨上端斜角截骨钻孔、29 —未打术骨上端斜角截骨钻孔、30 —已打术骨下端斜角截骨钻孔。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参见图I-图4所示,一种管状骨纵向微创截骨器,包括截骨端截骨装置和远端定位装置,所述截骨端截骨装置滑动套接一定位调整导轨13,所述定位调整导轨13为长条形,中间沿长向开有一滑槽14,沿滑槽14带有定位调整导轨刻度标尺15 ;所述定位调整导轨13两端对称滑动套接有远端定位装置。所述截骨端截骨装置包括截骨钻头I及其驱动机构,所述截骨钻头I与主定位针2并排设置,且尖端朝下并排插入套管3内,所述套管3沿轴向并列有截骨钻头穿孔5和主定位针穿孔6两个孔道,所述截骨钻头I插入截骨钻头穿孔5的孔道内且上部连接有驱动电机24,所述主定位针2插入主定位针穿孔6的孔道内且上部与主定位针手柄25连接; 所述套管3的顶部连接有一套管旋转手柄4,所述套管3的中部套接有一套管固定夹7,所述套管固定夹7呈圆形,上表面带有角度调整刻度盘9,所述套管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状骨纵向微创截骨器,包括截骨端截骨装置和远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骨端截骨装置滑动套接一定位调整导轨(13),所述定位调整导轨(13)为长条形,中间沿长向开有一滑槽(14),沿滑槽(14)带有定位调整导轨刻度标尺(15);所述定位调整导轨(13)两端对称滑动套接有远端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和桃,王坤正,唐海,李刚,彭爱民,夏洪菁,
申请(专利权)人:夏和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