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形测量尺及其应用方法,所述矫形测量尺包括量角器和直尺,直尺包括滑轨直尺,测距直尺和长度直尺,长度直尺的左部与量角器的底边连成一个整体,量角器的底边圆心处固定一个滑动导向螺栓,滑动导向螺栓与滑轨直尺上的横向滑轨活动连接,所述滑轨直尺的尾端通过旋转螺栓与测距直尺的上端部铰接。本矫形测量尺结构简单,各尺之间是活动连接,可以折叠,体积灵巧,操作方便,根据标准模板测量形式,直接进行测量,读取所需数据,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确保矫形手术时能完全恢复骨骼的对线,同时简化了传统方法函数计算画线的过程,缩短了术前的准备时间,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广泛应用于骨科矫形手术和医学教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外科手术测量工具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骨矫形外科进行畸形骨矫形截骨手术诊断治疗时,为了确定截骨固定与矫形方法,防止出现治疗地失误,确保矫形手术的准确,采用计划图解法进行术前计划。手术前,需按照Dror Paley方法对肢体畸形进行术前测量和画线分析,确定截骨角度、长度,骨外固定器调整距离,确保畸骨矫形手术的准确、安全,但是在进行具体操作时,要使用笔、直尺和量角器反复多次进行画线和测量,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要进行函数计算,因此术前测量和计划工作费时、费力、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要解决简化术前测量计算工序的技术问题;并解决提高术前测量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矫形测量尺,包括量角器和直尺,所述直尺包括滑轨直尺,测距直尺和长度直尺,所述长度直尺的左部与量角器的底边连成一个整体,所述量角器的底边圆心处固定一个滑动导向螺栓,所述滑动导向螺栓与滑轨直尺上的横向滑轨活动连接,所述滑轨直尺的尾端通过旋转螺栓与测距直尺3的上端部铰接。所述长度直尺以量角器的圆心为零刻度。所述量角器和直尺的材质是塑料、有机玻璃或者钢材。—种应用所述矫形测量尺测量凹侧骨生长距离确定矫形率的应用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下肢矫形尺在术骨的X光片上画出关节走行线、近侧解剖轴线和远侧解剖轴线,两条解剖轴线相交于角度旋转中心点B点,夹角为α ; 步骤二,将术骨位于凸侧骨凸点、凹侧骨凹点和角度旋转中心点B点相连线画一条等分线,凸侧骨面和等分线的交点定为A点,凹侧骨面和等分线的交点定为C点,等分线和外固定器连接调整杆的交点定为D点; 步骤三,以B点为中心,用矫形测量尺的量角器7测出角α的角度; 步骤四,将近侧外固定架,远侧外固定架及固定架铰链调整杆置于术骨上,铰链中心点与A点重合; 步骤五,使用矫形测量尺开始测量,将量角器的圆心与A点重合放置,用长度直尺测出AD的距离; 步骤六,保持量角器圆心与A点的重合位置不变,将长度直尺顺时针旋转α /2度,并旋转调整滑轨直尺,使其与长度直尺成α度,旋转测距直尺,使其垂直于等分线过D点,读出测距直尺与长度直尺的交点的刻度度数,即为矫正后外固定器连接调整杆需要调节的距离; 步骤七,矫形测量尺保持在步骤六的状态不变,将滑轨直尺沿滑动导向螺栓平行移动,使测距直尺同步移到过C点的位置,读出测距直尺与长度直尺的交点的刻度度数,即为矫正后术骨凹侧骨生长移动的距离; 步骤八,通过步骤六和步骤七得出的矫形后外固定器连接调整杆调节的距离和凹侧骨生长移动的距离之比,得出矫形率,确定矫形过程中,外固定器连接调整杆每天调节的距离;步骤九,按照确定的数据的进行骨开放楔形矫形手术。一种应用所述矫形测量尺测量凸侧骨截骨距离确定矫形率的应用方法以凹侧骨面与等分线的交点C点代替A点为中心,按上述的操作步骤,测出角α的角度、外固定器间的移动距离和凸侧骨面截骨缩短的移动距离,算出矫形率,确定每天的截骨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矫形手术术前方案制定涉及大量反复测量计算的缺点,解决了省时省力高效率制定手术方案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各尺之间是活动连接,可以折叠,体积灵巧,方便操作,根据标准模板测量形式,直接进行标准化测量,读取进行术骨矫形时所需要的数据,提高骨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确保矫形手术时能完全恢复骨骼的对线,有助于提高矫形手术的治疗水平,并消去了传统方法中反复测量计算的弊端,简化了函数计算画线的过程,缩短了术前的准备时间,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为选择尺寸大小合适的外固定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防止因器具间相互干扰而影响手术效果的现象发生。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骨科矫形手术和医学教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矫形前术骨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矫形前术骨与外固定架的固定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步骤五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步骤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滑轨直尺的运动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步骤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是矫形后术骨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2-滑轨直尺,3-测距直尺,4-滑动导向螺栓,5-滑轨,6-旋转螺栓,7-量角器,8-长度直尺,9-术骨,10-近侧骨解剖轴线,11-远侧骨解剖轴线,12-等分线,16-铰链调整杆,17-绞链旋转中心点,19-外固定器连接调整杆,20-外固定架中央螺栓,21-关节走行线,22-近侧外固定架,23-远侧外固定架。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I所示,这种矫形测量尺,包括量角器7和直尺,所述直尺包括滑轨直尺2,测距直尺3和长度直尺8,所述滑轨直尺2、测距直尺3和长度直尺8的量程为O 15厘米,其中长度直尺8的左部与量角器7的底边连成一个整体,所述长度直尺8以量角器7的圆心为零刻度,所述量角器7的底边圆心处固定一个滑动导向螺栓4,所述滑动导向螺栓4与滑轨直尺2上的横向滑轨5活动连接,所述滑轨直尺2的尾端通过旋转螺栓6与测距直尺3的上端部铰接,所述矫形测量尺的材质是塑料、有机玻璃或者钢材。使用本专利技术进行矫形手术的术前方案制定的应用方法参见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用于测量凹侧骨生长距离,确定矫形率,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参见图2所示,用下肢矫形尺在术骨9的X光片上画出关节走行线21、近侧解剖轴线10和远侧解剖轴线11,两条解剖轴线相交于角度旋转中心点B点,夹角为α。步骤二,将术骨位于凸侧骨凸点、凹侧骨凹点和角度旋转中心点B点相连线画一条等分线12,凸侧骨面和等分线的交点定为A点,凹侧骨面和等分线的交点定为C点,等分线12和外固定器连接调整杆19的交点定为D点。 步骤三,以B点为中心,用矫形测量尺的量角器7测出角α的角度。步骤四,参见图3所示,将近侧外固定架22,远侧外固定架23及固定架铰链调整杆16置于术骨上9,铰链中心点17与A点重合,所述固定架铰链调整杆16的中心铰轴垂直于术骨9的纵向剖面,所述近侧外固定架22和远侧外固定架23上分别有两个中央螺栓20,保证中央螺栓的连线与解剖轴线10、11近似重合。步骤五,参见图4所示,使用矫形测量尺开始测量,将量角器7的圆心与A点重合放置,用长度直尺8测出AD的距离; 步骤六,参见图5所示,保持量角器圆心与A点的重合位置不变,将长度直尺8顺时针旋转α /2度,并旋转调整滑轨直尺2,使其与长度直尺8成α度,旋转测距直尺3,使其垂直于等分线12过D点,读出测距直尺3与长度直尺8的交点的刻度度数,即为矫正后外固定器连接调整杆19需要调节的距离; 步骤七,参见图5所示,矫形测量尺保持在步骤6的状态不变,将滑轨直尺2沿滑动导向螺栓4平行移动,参见图6所示,使测距直尺3同步移到过C点的位置,读出测距直尺3与长度直尺8的交点的刻度度数,即为矫正后术骨9凹侧骨生长移动的距离。步骤八,通过步骤六和步骤七得出的矫形后外固定器连接调整杆调节的距离和凹侧骨生长移动的距离之比,得出矫形率,确定矫形过程中,外固定器连接调整杆19每天调节的距离例如测得的外固定器连接调整杆19的调节距离为60mm,凹侧骨面生长的移动的距离为20 mm,得出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矫形测量尺,包括量角器(7)和直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尺包括滑槽直尺(2),测距直尺(3)和长度直尺(8),所述长度直尺(8)的左部与量角器(7)的底边连成一个整体,所述量角器(7)的底边圆心处固定一个滑动导向螺栓(4),所述滑动导向螺栓(4)与滑槽直尺(2)上的横向滑轨(5)活动连接,所述滑槽直尺(2)的尾端通过旋转螺栓(6)与测距直尺(3)的上端部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形测量尺,包括量角器(7)和直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尺包括滑槽直尺(2),测距直尺(3)和长度直尺(8),所述长度直尺(8)的左部与量角器(7)的底边连成一个整体,所述量角器(7)的底边圆心处固定一个滑动导向螺栓(4),所述滑动导向螺栓(4)与滑槽直尺(2)上的横向滑轨(5)活动连接,所述滑槽直尺(2)的尾端通过旋转螺栓(6)与测距直尺(3)的上端部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矫形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直尺(8)以量角器(7)的圆心为零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矫形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量角器(7)和直尺的材质是塑料、有机玻璃或者钢材。4.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矫形测量尺测量凹侧骨生长距离确定矫形率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下肢矫形尺在术骨(9)的X光片上画出关节走行线(21)、近侧解剖轴线(10)和远侧解剖轴线(11),两条解剖轴线相交于角度旋转中心点B点,夹角为α ; 步骤二,将术骨位于凸侧骨凸点、凹侧骨凹点和角度旋转中心点B点相连线画一条等分线(12),凸侧骨面和等分线的交点定为A点,凹侧骨面和等分线的交点定为C点,等分线(12)和外固定器连接调整杆(19)的交点定为D点; 步骤三,以B点为中心,用矫形测量尺的量角器(7)测出角α的角度; 步骤四,将近侧外固定架(22),远侧外固定架(23)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和桃,唐佩福,刘利民,彭爱民,李刚,夏洪菁,
申请(专利权)人:夏和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