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使用的垫片,属于骨科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由骨质疏松导致的膝关节不均匀沉降为发病基础的常见的老年退行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关节疼痛、畸形、僵硬、功能障碍等。根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所累及的部位及范围,可分为内侧间室型、外侧间室型、髌股型及全关节型,其中,内侧间室型占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74%。内侧间室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常伴有下肢力线改变、内翻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其机制主要是通过高位楔形截除胫骨,以矫正下肢力线,减少内侧间室的负荷,从而达到缓解骨性关节炎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胫骨高位截骨的方法是将胫骨近端截除一个三角形骨块,再以接骨板固定。此方法的缺点为损伤大,出血多,胫骨完全断裂,不能早期负重,截骨板费用高,发生神经损伤、截骨处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多,常常不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随着骨科治疗技术的深入发展,研究认为胫骨平台内外侧不均匀沉降是引起内侧间室间隙变窄继发膝关节力线内移、膝内翻畸形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根据“膝关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可吸收垫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垫片(1)和顶杆(2),垫片(1)为平板,顶杆(2)为直杆,垫片(1)自前端向后端的厚度逐渐增加,形成楔形,垫片(1)的后部宽度大于垫片的前部宽度,垫片(1)的前端和后端均为圆弧形,垫片(1)后端中点和前端中点连线为轴线的两侧垫片形状对称相同,垫片(1)的上板面表面和下板面表面有凸起的倒刺(3),倒刺(3)的前端尖锐,垫片(1)的后端面上有顶杆孔(4),顶杆孔(4)自垫片(1)的后端面向前上方倾斜穿过垫片(1)的本体,顶杆(2)孔的前端开口位于垫片(1)的上板面,顶杆(2)穿过顶杆孔(4),顶杆(4)的前端与胫骨平台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可吸收垫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垫片(1)和顶杆(2),垫片(1)为平板,顶杆(2)为直杆,垫片(1)自前端向后端的厚度逐渐增加,形成楔形,垫片(1)的后部宽度大于垫片的前部宽度,垫片(1)的前端和后端均为圆弧形,垫片(1)后端中点和前端中点连线为轴线的两侧垫片形状对称相同,垫片(1)的上板面表面和下板面表面有凸起的倒刺(3),倒刺(3)的前端尖锐,垫片(1)的后端面上有顶杆孔(4),顶杆孔(4)自垫片(1)的后端面向前上方倾斜穿过垫片(1)的本体,顶杆(2)孔的前端开口位于垫片(1)的上板面,顶杆(2)穿过顶杆孔(4),顶杆(4)的前端与胫骨平台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可吸收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为多个,它们的前端厚度均小于小于2mm,后端的高度从2mm逐渐增加到2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可吸收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的长度为30-40mm,垫片(1)的宽度为20-50mm,垫片(1)的两侧边为直线或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可吸收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上板面表面和下板面表面的凸起倒刺(3)分别沿着多条圆弧线排列,多条圆弧线的圆弧弧度相同,多条圆弧线从垫片(1)的后部向垫片(1)的前部平行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可吸收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上板面表面和下板面表面的凸起倒刺(3)的尖锐方向朝向垫片(1)的后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可吸收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上板面表面和下板面表面的凸起倒刺(3)的尖锐方向交错朝向垫片(1)的后端和前端。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可吸收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上板面表面和下板面表面的凸起倒刺(3)的尖锐方向交错朝向垫片(1)的后端、前端、两侧和其它方向。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泽,陈伟,侯志勇,冯琛,张柳,弓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