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经导管植入的三尖瓣边对边钳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481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经导管植入的三尖瓣边对边钳夹装置,包括旋转推进操作杆、主体支撑螺纹杆和镍钛合金碟形盘,旋转推进操作杆套在连接推送杆的外侧,连接推送杆通过其下端的圆柱销与下方的主体支撑螺纹杆相连接,主体支撑螺纹杆的外侧套接有旋转支撑机构,旋转支撑机构两侧伸出的连接杆分别与两侧的瓣上针板连接,瓣上针板的下端与主体支撑螺纹杆下端连接,主体支撑螺纹杆的下端两边对称连接安装又向外伸出的瓣下底板,瓣下底板的中部夹装固定有椭圆形镍钛合金碟形盘。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物相容性和示踪性能好,机械支撑力好,有良好的顺应性和形状记忆能力,使用过程对病人造成的创伤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可经导管植入的三尖瓣边对边钳夹装置
技术介绍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心脏瓣膜疾病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常见的瓣膜疾病包括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的功能和结构异常。过去人们对主动脉瓣膜和ニ尖瓣膜疾病的关注程度比较高,新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有效的救治了大量的瓣膜病人。随着人们对瓣膜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三尖瓣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对三尖瓣反流引起的心カ衰竭问题,由于治疗手段非常有限,且效果极差,正在成为目前瓣膜病研究領域的热点问题。三尖瓣解剖结构包括瓣环、瓣叶、腱索及乳头肌。瓣叶由前瓣、后瓣、隔瓣组成,瓣环是三个瓣叶的附着缘。Minale在1990年发现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的三尖瓣环的扩张是不均匀的、在前、后瓣环的某些部位扩大最明显,而隔瓣环基本不变。后有国内学者统计 后瓣环可较正常扩大80%,前瓣环可扩大40%,隔瓣环因受室间隔的限制仅可扩大10%。所以说,三尖瓣膜关闭不全主要在前、后瓣环有明显的扩大,实际上只对前、后瓣膜环进行成形,不处理隔瓣环,也是ー种策略。Minale提出的选择性三尖瓣环成形术也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该手术就是在前后瓣叶及前后瓣交界将瓣叶根部切开,选择扩大最显著的瓣环部位进行折叠缝缩,最后将剩余的瓣环与瓣叶连续缝合,完成解剖和功能的重建。因此认为,对三尖瓣前、后瓣叶进行适当的干预,同样也能达到纠正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目的。目前,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处理仍以三尖瓣环成形术为主,三尖瓣瓣膜置換术不仅容易引起传导阻滞,远期效果差,且机械瓣还涉及到术后抗凝等诸多不便,故临床上应用较少。与ニ尖瓣膜关闭不全的的治疗方法不同是,三尖瓣膜关闭不全治疗方法较多,但是在目前,还没有任何ー种方法被公认为最理想的方法。近年来出现的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正在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能否使用微创的方法治疗三尖瓣膜关闭不全,是个崭新的课题,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愈合快,病人容易接受,可以在病变早期进行干预等特点,决定该技术必将是ー种革命性的治疗方法。进行三尖瓣边对边的微创介入修复,需要植入ー种钳夹装置,该装置设计要求一方面需要避免对瓣膜功能的影响,另ー方面,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内皮化,避免血栓的形成。随着经导管对ニ尖瓣膜的前叶和后叶进行边对边修复技术的成熟,设计出符合三尖瓣前叶、后叶解剖特点的钳夹装置,进行经导管三尖瓣膜前、后叶修复,使一孔瓣,变成两孔瓣,纠正三尖瓣膜反流,是完成可行,可以想象效果是理想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微创技术在病变发生的早期就可以进行干预,控制病变的进展。特别是随着材料的进步,研制出镍钛记忆合金钳夹装置完成可行,使用装置可以明显的减少该技术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经导管植入的三尖瓣边对边钳夹装置,结构简単,生物相容性和示踪性能好,机械支撑力好,有良好的顺应性和形状记忆能力,使用过程对病人造成的创伤较少。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经导管植入的三尖瓣边对边钳夹装置,包括旋转推进操作杆、连接推送杆、主体支撑螺纹杆和镍钛合金碟形盘,所述的旋转推进操作杆套在连接推送杆的外侧,所述的连接推送杆通过其下端的圆柱销与下方的主体支撑螺纹杆相连接,所述的主体支撑螺纹杆的外侧均匀布置有螺旋形突起,所述的主体支撑螺纹杆的外侧套接有旋转支撑机构,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两侧伸出的连接杆分别与两侧对称布置的瓣上针板的中下段相连接,所述的瓣上针板的下端与主体支撑螺纹杆下端连接。所述的瓣上针板与主体支撑螺纹杆的连接处两边对称连接安装又向外伸出的瓣下底板,所述的瓣下底板的中部夹装固定有椭圆形的镍钛合金碟形盘。所述的旋转推进操作杆的下端中间布置有一个圆形突起,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的中间上端开有ー个燕尾缺ロ,所述的燕尾缺ロ的尺寸与圆形突起相配。 所述的主体支撑螺纹杆的下端连接有球状头部。所述的旋转推进操作杆可在连接推送杆的外侧上下滑动,所述的瓣上针板可绕着其与主体支撑螺纹杆的连接点旋转。所述的瓣上针板上与瓣下底板相对的侧面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圆形卡扣,所述的瓣下底板的内侧面上布置有与瓣上针板上的圆形卡扣相对应的圆孔。所述的转推进操作杆、连接推送杆、主体支撑螺纹杆、旋转支撑机构、瓣上针板和瓣下底板采用镍钛合金材料制成。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经导管植入的三尖瓣边对边钳夹装置,其结构简单,具有以下优点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支撑;②足够的机械支撑力,能在瓣膜夹合的早期克服瓣膜活动导致的部分张カ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和形状记忆能力,可以压缩后经输送鞘管释放;④具有良好的示踪性能,方便通过X线透视或者超声引导下定位。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镍钛合金碟形盘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配套的输送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ー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ー种可经导管植入的三尖瓣边对边钳夹装置,包括旋转推进操作杆I、连接推送杆2、主体支撑螺纹杆3和镍钛合金碟形盘8,所述的旋转推进操作杆I套在连接推送杆2的外侧,所述的连接推送杆2通过其下端的圆柱销与下方的主体支撑螺纹杆3相连接,所述的主体支撑螺纹杆3的外侧均匀布置有螺旋形突起,所述的主体支撑螺纹杆3的外侧套接有旋转支撑机构4,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4两侧伸出的连接杆分别与两侧对称布置的瓣上针板9的中下段相连接,所述的瓣上针板9的下端与主体支撑螺纹杆3下端连接。所述的瓣上针板9与主体支撑螺纹杆3的连接处两边对称连接安装又向外伸出的瓣下底板7,所 述的瓣下底板7的中部夹装固定有椭圆形的镍钛合金碟形盘8。所述的旋转推进操作杆I的下端中间布置有一个圆形突起11,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4的中间上端开有ー个燕尾缺ロ 10,所述的燕尾缺ロ 10的尺寸与圆形突起11相配。所述的主体支撑螺纹杆3的下端连接有球状头部6,所述的瓣上针板9上与瓣下底板7相对的侧面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圆形卡扣5,所述的瓣下底板7的内侧面上布置有与瓣上针板9上的圆形卡扣5相对应的圆孔71,所述的转推进操作杆I、连接推送杆2、主体支撑螺纹杆3、旋转支撑机构4、瓣上针板9和瓣下底板7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制成。实施例I(a)先建立三尖瓣膜关闭不全动物模型健康实验山羊40kg左右,穿刺股静脉,通过股静脉将输送长鞘送入到达右房,将体外塑型成半月形的冠状动脉指弓丨导管通过输送长鞘送过三尖瓣膜,半月形的指弓I导管头段勾住三尖瓣腱索,从指引导管中送入泥鳅导丝,穿过腱索,退出指引导管,沿输送长鞘12送入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圈套器从造影导管中送到三尖瓣下,拉出已经穿过腱索的泥鳅导丝,稍用力,拉断腱索,退出鞘管。同时右心室安置临时起搏动电极,给予180次/分起搏2周,经胸彩色多普勒、造影、心导管、解剖等检查证实模型建立成功。(b)钳夹装置的植入过程取成功建立三尖瓣关闭不全模型的实验羊,穿刺股静脉,进行右房造影,确定三尖瓣的位置,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经导管植入的三尖瓣边对边钳夹装置,包括旋转推进操作杆(1)、连接推送杆(2)、主体支撑螺纹杆(3)和镍钛合金碟形盘(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推进操作杆(1)套在连接推送杆(2)的外侧,所述的连接推送杆(2)通过其下端的圆柱销与下方的主体支撑螺纹杆(3)相连接,所述的主体支撑螺纹杆(3)的外侧均匀布置有螺旋形突起,所述的主体支撑螺纹杆(3)的外侧套接有旋转支撑机构(4),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4)两侧伸出的连接杆分别与两侧对称布置的瓣上针板(9)的中下段相连接,所述的瓣上针板(9)的下端与主体支撑螺纹杆(3)下端连接,所述的瓣上针板(9)与主体支撑螺纹杆(3)的连接处两边对称连接安装又向外伸出的瓣下底板(7),所述的瓣下底板(7)的中部夹装固定有椭圆形的镍钛合金碟形盘(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刚军姜海滨吴刚勇王霄夏阳陈景开陈满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