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手术治疗颅内三叉神经痛用的减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830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术治疗颅内三叉神经痛用的减压环,所述的减压环为纵向开口的海绵环,其横截面形状呈“C”形,开口缝隙为0.1~3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手术治疗颅内三叉神经痛用的减压环,用于在脑颅手术中将脑干处压迫颅内神经的血管分开并隔离,使血管的搏动不再扣击神经根部,大大缓解了病人的痛苦。减压环的使用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使得手术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具有使用方便、清洁、缓冲性好、同比质量轻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手术治疗颅内三叉神经痛用的减压环
技术介绍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是ー种痛如刀割般的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后,女多于男。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时患者甚至连ロ水也不敢下咽,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而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引起三叉神经痛有多种原因,其原因之ー是三叉神经受到了脑血管的压迫,导致了有规律的疼痛。治疗三叉神经痛主要有药物治疗、伽玛刀治疗、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和射 频热凝治疗这几种方法,但对于受到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来说,微血管减压手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外科治疗技术,已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标准方法。微血管减压术是在显微镜下将脑干处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和蛛网膜条索拨开并隔离,使血管的搏动不再扣击三叉神经。一旦责任血管被隔离,产生刺激的根源也同时被隔离,三叉神经痛就立即消失了。目前常用的减压隔离材料是用絮状物(如从心脏外科用的涤纶补片撕下的纤維)在手术现场根据患部情况做成一定大小的隔离垫层,以产生缓冲作用。此种方法的缺陷是现场做的减压垫片形状有一定的随意性,缓冲作用无法标准化,操作相对复杂,花费时间偏长。李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术治疗颅内三叉神经痛用的减压环,其特征是:所述的减压环为纵向开口的海绵环,其横截面形状呈“C”形,开口缝隙为0.1~3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郯志清沈新元吴文华吉亚丽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