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气管切开窦道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8305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气管切开窦道支架。该可调节气管切开窦道支架包括由两个相互配合的弧状壳片紧密扣合形成的横截面为圆形的一端为内口(5)、另一端为外口(6)的一管状壳体(1),和设于所述管状壳体(1)近外口端外壁上的调节所述管状壳体横截面大小的手柄(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优点在于:可防止气管切开窦道缩小愈合,利于再次置管进行通气及护理;利于尽早拔除患者气管切开套管,使患者尽早发声;可适度放宽气管切开套管拔管的适应症,利于尽早恢复患者本身的气道防御功能及会厌功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由于会厌功能障碍导致胃内容物返流误吸的发生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气管切开窦道支架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部分重症患者在进行气管切开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可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功能,这时临床医生会考虑尽早拔除气管切开套管,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会厌功能障碍导致胃内容物返流误吸的风险,并使患者尽早发声。由于气道防御功能及会厌功能的恢复晚于呼吸功能恢复,患者很容易因拔除气管切开套管面临再次置管行机械通气和护理的风险,而气管切开套管拔除后,气管切开窦道会很快缩小愈合(临床观察最快可在48小时内完全闭合),气管壁挛缩、瘢痕形成,对再次置 管会形成很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气管切开窦道支架,用于气管切开套管或插管拔除后放置于气管切开窦道处防止其缩小愈合,以便于第二次及以后不定期地进行通气抢救或气道管理时可直接通过该支架将气管切开插管插入气管内。本技术所提供的可调节气管切开窦道支架,包括由两个相互紧密配合的弧状壳片形成的横截面为圆形的一端为内口、另一端为外口的一管状壳体,和设于所述管状壳体近外口端外壁上的调节所述管状壳体横截面大小的手柄。所述手柄可通过分别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气管切开窦道支架,包括由两个相互紧密配合的弧状壳片形成的横截面为圆形的一端为内口(5)、另一端为外口(6)的一管状壳体(1),和设于所述管状壳体(1)近外口端外壁上的调节所述管状壳体(1)横截面大小的手柄(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曦白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