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调光器,属于荧光灯电子调光器领域。包括双向可控硅Q4、双向触发二极管Q5和贮能定时电容C3,双向可控硅Q4一端连接电源线,另一端与可调光电子镇流器串联。其特征在于:双向可控硅Q4控制端通过双向触发二极管Q5设置连接可调电流充电电路,双向触发二极管Q5和可调电流充电电路的公共端设置储能定时电容C3。通过双向准恒流电路作为电流可调充电电路给固定电容充电进行双向可控输出相位的控制,输出电压的相位受输入电源电压的影响也仅仅为0.39%到3.9%,光感不易觉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定时精度高、使用电源电压范围广、自身损耗小,能适应多种电源系统和多种照明电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ー种通用调光器,用于调节电子镇流器驱动的荧光灯,LED电源驱动的LED灯及其它相关照明电器的发光亮度,属于电子调光器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技术,ニ线双向可控硅调光技术多用于白炽灯泡的调光,由于节能环保的要求,白炽灯泡正迅速退出电照明领域。自从Philips推出用于荧光灯的Advance menklO系列的双向可控硅调光器和相应的可调光电子镇流器以来,双向可控硅调光器在调光精度和应用范围方面得到了改进。最常用的双向可控硅调光技术如图I所示,主要电子开关双向可控硅Ql通过滤波电感LI、保险管Fl、机械开关SI、电光源LAMP,串联到供电电路中形成主回路。电容Cl与电阻Rl串联后,与双向可控硅Ql并联,双向可控硅Ql的控制极通过双向触发ニ极管Q2接 到由可调电阻RPl和贮能定时电容C2构成的RC定时电路中。该RC定时器的时间常数决定了双向可控硅Ql的导通角。改变可调电阻RPl的值就改变了双向可控硅Ql的导通角。由于流过可调电阻RPl的电流近似正比于电源的电压,所以当电源变化时,双向可控硅Ql的导通角也随之变化,并且电压越高,导通角就越大,电光源就越亮,这与亮度稳定的要求相违背。如图2所示电路为Philips等公司为解决这ー问题而提出的改进电路。改在由贮能定时电容C2与可调电阻RPl构成的RC定时电路中,加入了一个高电压的双向触发ニ极管Q3。该双向触发ニ极管Q3在这里可以等效成两只反向串联的稳压管,用于隔离电源电压变动和RC定时电路,使得可调电阻RPI在给贮能定时电容C2充电时,充电时间基本不受电源电压的影响。从而使双向可控硅Ql的导通角也基本不受电源电压的影响。但是,由于调光器工作在正弦交流电,在正弦波的相角较小时,双向可控硅Ql上的瞬间电压也较小。要想让双向触发ニ极管Q3早些开始工作,以有利于双向可控硅Ql导通角的稳定,就要求连在该触发管和双向可控硅Ql第二极的限流电阻越小越好。Philips的产品该电阻选在IOK Ω左右。但该电阻的功耗与电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其不足之处是,当输入电压变化时,联接在触发管与双向可控硅Ql第二主端子之间的电阻上的电流变化很大;当转入电压很高且该电阻阻值不大时,该电阻上的功耗随电源电压的增加而平方倍的増加,损耗会非常大,所以这个电路虽然能让调光器在一定的范围内输出稳定的导通角的电压,但还是不能工作在变压系统下,比如当电源电压从120V变到277V时。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时精度高,使用电源电压范围广,自身损耗小的通用调光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通用调光器,包括双向可控硅Q4、双向触发ニ极管Q5和贮能定时电容C3,双向可控硅Q4的两端设置串联的电阻R4和电容C5,双向可控硅Q4 —端通过滤波电感L2连接电源线,另一端与可调光电子镇流器串联,其特征在于双向可控硅Q4控制端通过双向触发ニ极管Q5设置连接可调电流充电电路,双向触发ニ极管Q5和可调电流充电电路的公共端设置储能定时电容C3。通过可调电流充电电路给贮能定时电容C3充电实现双向可控输出相位的控制,实现定时精度高,适用于范围广的电源电压。其中优选方案是所述可调电流充电电路包括一整流全桥BR1、M0SFET三极管Q6、稳压ニ极管ZDl和可调电阻RP2,整流全桥BRl的ー个交流输入端接在双向可控硅Q4的第二主极上,而另ー交流输入端接在贮能定时电容C3上,整流全桥BRl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串联的电阻R2和稳压ニ极管ZD1,电阻R2和稳压ニ极管ZDl的公共端设置连接MOSFET三极管Q6的栅极,MOSFET三极管Q6的源极设置串联的电阻R3和可调电阻RP2,MOSFET三极管Q6的漏极连接整流全桥BRl的正极。 当稳压ニ极管工作时,其稳压值基本不变,若选用电压为12V时 Vgs=3V, ISmax=5. 0mA, Ismin=O. 5mA,Rmm = m — 3Γ =1. 8K,Rnmx=」一=18K, _ 5mA0.5mA V -2V -V流过稳压管的电流为j^^ R2取10M,4.-P当Vin=35V 吋/=2. 16uA IQM当Vin=424V 时4=-;——~=41.06uA。m" IOM所述可调电流充电电路还可以是包括一整流全桥BR1、双极三极管Q7、稳压ニ极管ZDl和可调电阻RP2,整流全桥BRl的ー个交流输入端接在双向可控硅Q4的第二主极上,而另ー交流输入端接在贮能定时电容C3上,整流全桥BRl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串联的电阻R2和稳压ニ极管ZDl,电阻R2和稳压ニ极管ZDl的公共端设置连接双极三极管Q7的基扱,双极三极管Q7的发射极设置串联的电阻R3和可调电阻RP2,双极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整流全桥BRl的正极。本技术的通用调光器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双向触发ニ极管设置由整流桥、MOSFET三极管和稳压ニ极管等组成的双向准恒流电路作为电流可调充电电路给固定电容充电进行双向可控输出相位的控制,MOSFET三极管也可以用双极三极管代替,由于给固定的贮能定时电容充电,并以充到固定电压作输出相位的定时,所以输出电压的相位受输入电源电压的影响也仅仅为O. 39%到3.9%,光感不易觉察。本技术定时精度高、使用电源电压范围广、自身损耗小,能适应多种电源系统和多种照明电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I为
技术介绍
中基本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
技术介绍
中现有改进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I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I的可调电流充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可调电流充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SI、机械开关Q1、Q4、双向可控硅L1、L2、滤波电感F1、保险管LAMP、电光源Q2、Q3、Q5、双向触发ニ极管Q6、M0SFET三极管Q7、双极三极管R1、R2、R3、R4、电阻RP1、RP2、可调电阻C1、C5、电容C2、C3、贮能定时电容BR1、整流全桥ZD1、稳压ニ极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ー步描述实施例I :如图3所示,包括双向可控硅Q4、双向触发ニ极管Q5和贮能定时电容C3,双向可控硅Q4的两端设置串联的电阻R4和电容C5,双向可控硅Q4 —端通过滤波电感L2连接电源线,另一端与可调光电子镇流器串联,双向可控硅Q4控制端通过双向触发ニ极管Q5设置连接可调电流充电电路,双向触发ニ极管Q5和可调电流充电电路的公共端设置储能定时电容C3。如图4所示,可调电流充电电路包括一整流全桥BR1、M0SFET三极管Q6、稳压ニ极管ZDl和可调电阻RP2。整流全桥BRl的ー个交流输入端接在双向可控硅Q4的第二主极上,而另ー交流输入端接在贮能定时电容C3上,整流全桥BRl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串联的电阻R2和稳压ニ极管ZDl,电阻R2和稳压ニ极管ZDl的公共端设置连接MOSFET三极管Q6的栅极,MOSFET三极管Q6的源极设置串联的电阻R3和可调电阻RP2,M0SFET三极管Q6的漏极连接整流全桥BRl的正极。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可调电流充电电路给贮能定时电容充电进行双向可控输出相位的控制,实现定时精度高,适用于范围广的电源电压。由于MOS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调光器,包括双向可控硅Q4、双向触发二极管Q5和贮能定时电容C3,双向可控硅Q4的两端设置串联的电阻R4和电容C5,双向可控硅Q4一端通过滤波电感L2连接电源线,另一端与可调光电子镇流器串联,其特征在于:双向可控硅Q4控制端通过双向触发二极管Q5设置连接可调电流充电电路,双向触发二极管Q5和可调电流充电电路的公共端设置储能定时电容C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成,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龙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