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324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电机,包括转子、定子绕组和壳体,所述转子和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外涂有纳米类钻转子散热涂层、所述定子绕组外涂有纳米类钻定子散热涂层,所述壳体上外涂有纳米类钻壳体散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转子、定子绕组及壳体上各外涂对应的纳米类钻涂层,实现电机由内到外的热量传递,能够实现电机的快速散热,实现电机的长时间运转,延长其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ー种散热电机
技术介绍
近来随着许多用于散热、磁盘驱动等应用的风扇和驱动电机安装在电子装置中,在某种程度上因为对高速数据传输速率和高散热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需要高速电机操作。高速转动的电机是ー种符合这种需要的解决办法。然而在这种电机中,较大电流流入电机电枢的线圈,从而线圈产生大量的热。因为用于线圈的铜线具有容许的温度限制并且热影响轴承寿命,所以这些热可能使电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大打折扣。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机是ー种符合电机操作需要的解决办法,该结构应用于轴流风扇的一个示例是经由在容纳线圈的叶轮罩的上表面上的通孔向轮罩内提供外部空气。然而在该结构中,经由通孔流入叶轮罩内的空气有限。通过该有限的气流,仅能从风扇的线圈散去有限的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电机的快速散热,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了ー种散热电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ー种散热电机,包括转子、定子绕组和壳体,所述转子和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外涂有壳体散热层,所述壳体散热层为纳米类钻材料制成的涂层。所述的壳体散热层的厚度为10-20 μ m。所述转子外涂覆由纳米类钻材料制成的转子散热涂层,其包括转子传导层和转子散热层,所述转子传导层涂覆于所述转子上,所述转子散热层涂覆于所述转子传导层的外表面,所述转子传导层和转子散热层的厚度分别为ι- ο μ m。所述定子绕组外涂覆由纳米类钻材料制成的定子散热涂层,其包括绕组传导层和绕组散热层,所述绕组传导层涂覆于所述定子绕组上,所述绕组散热层涂覆于所述绕组传导层的外表面,所述绕组传导层和绕组散热层的厚度分别为1-10 μ m。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转子、定子绕组及壳体上对应外涂由纳米类钻材料制成的散热层,实现电机由内到外的热量传递,能够实现电机的快速散热,实现电机的长时间运转,延长其使用寿命O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ー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壳体;2_转子;3_转轴;4_定子绕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ー步地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壳体、转轴,及设置于壳体内的转子、定子绕组。其中壳体上外涂有壳体散热层,壳体散热层的厚度为10-20 μ m,壳体散热层的材料为涂层E剂,主要成分为碳类纳米填料,醋酸酯类,金属氧化物,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比如下碳类纳米填料30-40,醋酸酯类25-35,金属氧化物30_40。 其中转子上外涂有转子散热涂层,其包括转子传导层和转子散热层,转子传导层涂覆于转子外表面上,转子散热层涂覆于转子传导层上,各层的厚度均为1-10 μ m,转子传导层的材料为纳米类钻涂层A剂,纳米类钻A剂的主要成分为碳类纳米填料,醋酸酯类,烷烃,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比如下碳类纳米填料5-15,醋酸酯类35-45,烷烃45-55。转子散热层的为纳米类钻涂层C剂,纳米类钻C剂的主要成分为碳类纳米填料,丙烯酸聚合物,芳香烃,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比如下碳类纳米填料25-35,丙烯酸聚合物35-45,芳香烃25-35。如图3所示,定子绕组外涂有定子散热涂层,其包括绕组传导层和绕组散热层,绕组传导层和绕组散热层的厚度分别为1-10 μ m,绕组传导层外涂覆于定子绕组上,绕组散热层涂覆于绕组传导层上。绕组传导层的材料为纳米类钻涂层A剂,纳米类钻A剂的主要成分为碳类纳米填料,醋酸酯类,烷烃,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比如下碳类纳米填料5_15,醋酸酯类35-45,烷烃45-55。绕组散热层的材料为纳米类钻F剂,纳米类钻F剂的主要成分为碳类纳米填料,硅烷树脂,氧化镁粉末,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比如下碳类纳米填料35-45,硅烷树脂35-45,氧化镁粉末15-25。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ー种散热电机,包括转子、定子绕组和壳体,所述转子和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外涂有壳体散热层,所述壳体散热层为纳米类钻材料制成的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电机,其特征在干, 所述的壳体散热层的厚度为10-20 μ m。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散热电机,其特征在干, 所述转子外涂覆由纳米类钻材料制成的转子散热涂层,其包括转子传导层和转子散热层,所述转子传导层涂覆于所述转子上,所述转子散热层涂覆于所述转子传导层的外表面,所述转子传导层和转子散热层的厚度分别为1-10 μ 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电机,其特征在干, 所述定子绕组外涂覆由纳米类钻材料制成的定子散热涂层,其包括绕组传导层和绕组散热层,所述绕组传导层涂覆于所述定子绕组上,所述绕组散热层涂覆于所述绕组传导层的外表面,所述绕组传导层和绕组散热层的厚度分别为1-10 μ 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电机,包括转子、定子绕组和壳体,所述转子和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外涂有纳米类钻转子散热涂层、所述定子绕组外涂有纳米类钻定子散热涂层,所述壳体上外涂有纳米类钻壳体散热层。本技术通过在转子、定子绕组及壳体上各外涂对应的纳米类钻涂层,实现电机由内到外的热量传递,能够实现电机的快速散热,实现电机的长时间运转,延长其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2K5/02GK202651950SQ201220319959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牛志刚, 王峰 申请人:英杰惠能(北京)能源新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电机,包括转子、定子绕组和壳体,所述转子和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外涂有壳体散热层,所述壳体散热层为纳米类钻材料制成的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志刚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英杰惠能北京能源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