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圆环链的自动编结方法及编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圆环链的生产主要采用手工操作、冲床冲压成形编结。生产时,手工将毛坯棒料放入模腔,经压弯、挂环、再压弯进行编结。这种方法的缺陷是1.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伤事故频繁。2.毛坯棒料尺寸在弯曲变形部位径向尺寸减小,材料内部结构有撕裂缺陷和趋势,影响链环抗拉强度。3.接口缝隙不均匀,影响焊接质量。4.接口端头易产生错位。5.受压表面产生挤压伤,影响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金属圆环链自动编结方法及编结装置,将现有手工生产方式提升为自动化生产方式,有效解决了当今生产中工人劳动强度大,伤手事故频繁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并可使链条无限长地编结。按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案,金属圆环链自动编结方法包括a、定位机械手伸出,其手指将已经进入工位的毛坯棒料夹住;b、第一次成型主弯链机构拉动毛坯棒料的两端,使毛坯棒料的两端绕芯模弯曲成U形棒料;c、第二次成型左侧弯链机构推动U形棒料的左端,使左端进一步绕芯模弯曲至与U形棒料的底部平行;d、第三次成型右侧弯链机构推动U形棒料的右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圆环链自动编结方法,其特征在于,a、定位:机械手(1)伸出,其手指(4)将已经进入工位的毛坯棒料(8)夹住;b、第一次成型:主弯链机构拉动毛坯棒料(8)的两端,使毛坯棒料(8)的两端绕芯模弯曲成U形棒料(18);c、第二次成型:左侧弯链机构推动U形棒料(18)的左端,使左端进一步绕芯模弯曲至与U形棒料(18)的底部(19)平行;d、第三次成型:右侧弯链机构推动U形棒料(18)的右端,同时使左侧弯链机构复位,使右端进一步绕芯模弯曲至与U形棒料(18)的底部(19)平行,并使U形棒料(18)的左右两端相对,形成链环(20),然后右侧弯链机构复位;e、取链环:芯模中的上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圆环链自动编结方法,其特征在于,a、定位机械手(1)伸出,其手指(4)将已经进入工位的毛坯棒料(8)夹住;b、第一次成型主弯链机构拉动毛坯棒料(8)的两端,使毛坯棒料(8)的两端绕芯模弯曲成U形棒料(18);c、第二次成型左侧弯链机构推动U形棒料(18)的左端,使左端进一步绕芯模弯曲至与U形棒料(18)的底部(19)平行;d、第三次成型右侧弯链机构推动U形棒料(18)的右端,同时使左侧弯链机构复位,使右端进一步绕芯模弯曲至与U形棒料(18)的底部(19)平行,并使U形棒料(18)的左右两端相对,形成链环(20),然后右侧弯链机构复位;e、取链环芯模中的上芯模(6)与下芯模(7)相互上下分离,机械手(1)的手指(4)带动链环(20)向上摆动,再向后退回,将链环(20)从芯模中取出;f、翻转链环上芯模(6)与下芯模(7)闭合,机械手(1)向下摆动,同时绕其轴线旋转90°,使链环(20)成垂直状,并使该链环(20)的开口方向与隔开一个的链环的开口方向相同,再向前送进,将链环(20)垂直送入闭合的芯模凹槽中,等待下一个毛坯棒料(8)送入;然后,g、回转复位机械手(1)的手指(4)松开,并退回,再反方向旋转90°复位;完成一个工作循环。2.一种金属圆环链自动编结方法所用的编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沿其轴线前进与后退的、还可以绕其轴线转动的机械手(1),在机械手(1)的端部有可以张开与闭合的手指(4);可以上下分离与闭合的上芯模(6)与下芯模(7);主弯链机构,包括一滑块(12),在滑块(12)上连接弯链主油缸(10)的活塞杆,及左弯链机构中的左弯链油缸(14)与右弯链机构中的右弯链油缸(11),左弯链油缸(14)的活塞杆与L形左弯链杠杆(15)的中部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